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拒絕「側切」分娩前你需要做哪些準備?產後如何護理?

臨到生產,很多準媽媽怕生產痛,怕被側切。那麼怎樣的情況才需被側切?準媽媽如何才能不被側切?側切後又該如何護理呢?

需側切的情況

產婦陰道狹小,會陰彈性差,或伴有水腫炎症等癥狀。

不側切後果

易造成產程延長,胎兒在產道停留時間過長,出現窒息等難以預料後果,還易出現會陰撕裂現象。

會陰裂傷分度

一度裂傷:無需縫合,可自行癒合;

二度裂傷:撕裂深度達皮下軟組織和肌肉,但不傷及肛門和括約肌,簡單縫合即可。

三度裂傷:皮下軟組織受傷,肛門及括約肌均出現斷裂,需及時縫合處理避免術後感染,易造成大小便失禁。

四度裂傷:裂傷直達直腸粘膜,陰道與直腸相通,縫合處理術後護理不當,極易造成感染並出現尿失禁併發症,同時影響二胎及X生活。

胎頭大,胎兒位置不正,產婦用力不當,胎兒在產道遲遲不娩出。

不側切後果

如上,同時自然撕裂傷口不規則,有的呈鋸齒形,容易增加縫合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傷口癒合難道。

高齡產婦,尤其指35歲以上並伴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等有各種身體健康隱患的產婦

不側切後果

因為身體素質方面,在順產過程中為減少產婦體力消耗,多實施側切,如果不側切易使產程過久,導致產婦體力透支,最後增加分娩難道,醫生還需同時搶救孕婦和胎兒。

分娩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如胎心不規律,羊水過少,羊水渾濁等,為儘快結束產程,進行側切,加速使胎兒娩出。

什麼是側切

側切是指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在會陰部剪開一道斜形切口,基本長度在1cm左右,使胎兒快速娩出。

如何減少側切幾率

孕期加強運動,增強身體素質;

在最佳生育年齡懷孕生子;

在妊娠32周左右,可進行會陰按摩來增加會陰彈性和鍛煉肌肉組織(可自行網上搜圖,這裡易被和諧);

孕期合理飲食,合理增長體重,保持胎兒正常大小;

按時孕檢,保持羊水,胎盤條件,胎兒位置發育等正常;

生產過程中正確用力,不隨意大喊大叫;

術前與醫生溝通好,因為側切是有指標的,同時也要隨時做好被側切準備,相信醫護人員是為你好。

側切產後護理

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流,變成了後來的大肚子。正如我順產7天開始穿醫生建議的產後恢復的,衣服,出了月子少了27斤,順產胯骨特別寬,用後感覺回去了不少。像沒生過寶寶的,還是比較開心的!希望能幫到沒生過寶寶的寶媽。產後6個月就是女人重塑身材的黃金時間。自我管理的好,預防婦科病。

?

無論受了多少苦多少累,在聽到你的寶寶哇哇大哭的一瞬間,就什麼都忘記了,所以男人,要好好愛惜那個願意為你生孩子的女人,她們真的真的很偉大!

祝所有準媽媽順產順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