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天當中最宜養生時辰需怎樣操作?

一天有24小時,在古代這24小時是被劃分為十二個時辰的。亥時(21:00 - 23:00),又稱人定,「人定」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到了該安靜休息的時刻了。

從中醫角度來看,確實有一定道理。亥時三焦氣血正旺,三焦經掌管統領著其他臟腑,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通道。如果人在這個時間段得以休整,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但是現代社會,大家都忙著看電視、玩手機,睡得越來越晚,能堅持在晚上10點前睡覺的都很少。還有很多人一熬就熬到凌晨1點,第二天還照常7點、8點起床上班,尤其是現在悶熱煩躁的夏天。一起來看看中醫角度最合適的養生時間我們該做些什麼吧。

在晚上9至10點 睡前一小時最適宜的活動

1、溫水泡腳

這個時間段腎經較衰弱,泡個腳能增加身體熱量,擴張體內血管,有養腎的作用。另外,泡腳還能促使氣血下行,幫助腳部緩解疲勞。注意泡腳時水溫40度左右最佳,時間不要超半小時。

2、做眼部熱敷

天天對著電腦、手機的人,眼睛很容易疲勞、乾澀。到了睡前,你就可以用毛巾熱敷個10~20分鐘,幫助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環,緩解疲勞。注意溫度以沒有灼痛感、皮膚能耐受為度。

3、盤腿打坐

練習盤腿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盤腿時彎曲下半身,可減少並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上半身,特別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

起床半小時內要做什麼

1、手指梳梳頭

中醫認為,頭部「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的重要經脈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全都彙集於此,通過梳理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醒腦提神、改善頭部新陳代謝的效果。梳頭時除了用手指外,還可用木梳。注意過程中用力均勻,不要硬拉,以免使毛髮折斷、損傷毛囊。

2、揉揉腹部

揉腹是一種通過專業的手法運用於腹部,調理臟腑功能、疏通氣血運行的一種方法。在早上醒後,可以躺在床上做一下腹部按摩。

午休時刻怎麼安排

白天學習工作緊張的人,通過短暫的休息,可以藉此機會放鬆大腦,減輕壓力。普通人可恢復精神,調節免疫力。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更能減緩心律保護心臟。

另外,建議午休睡覺時間最好別超過40分鐘。午休過長,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醒後反而會覺得頭暈、不清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