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體質測試:你是哪種體質?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但是分不清體質就胡亂吃各種補藥或者喝各種養生降火茶,最終結果只能是……越補越虛,身體越來越差。怎麼快速辨別自己的體質是最當需的任務,你知道自己的體質嗎?快來查一下吧!

1.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又稱正常體質,也是最穩定的、最健康的體質!這類人體態適中、膚色潤澤、嘴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舌淡紅、脈和緩。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即可。

2.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又稱虛寒體質。四肢多不溫,怕涼喜暖,神疲,喜吃熱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沉遲而弱。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泄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濕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運動:動則為陽,靜則為陰,越是少動,越容易陽虛。所以陽虛體質要增加運動。

泡腳:泡腳,這個方法主要針對寒從足底生的癥狀。

穴位按摩:

1)足三裡

排毒養生分體質,陽虛、陰虛、氣虛、濕熱...歡迎對號入座!!中醫認為,足三裡穴為胃經之要穴,能理脾胃、調氣血、具有補虛、健脾的特殊功能。老年人及部分女性在冬天由於手、腳血液循環不良而常出現手腳冰涼的癥狀。如果經常拍打按壓或針灸足三裡,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的氣感效應,能使手指和腳趾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進而使手腳變得暖和起來。

2)湧泉穴

排毒養生分體質,陽虛、陰虛、氣虛、濕熱...歡迎對號入座!!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也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

3.陰虛體質

陰虛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後尤甚,口燥咽乾,目乾澀,眩暈耳鳴,睡眠差,便乾燥,舌紅苔少而乾,脈細數。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運動隻適合做中小強度、間斷性的身體練習,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動靜結合的傳統健身項目。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皮膚乾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

4.濕熱體質

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睏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男陰囊潮濕,女A片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易患痤瘡,黃疸,淋症,火熱等病。你是濕熱無疑了。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等,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化濕或清熱的總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中藥,如濕疹,疔瘡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參、白蘚皮等,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

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如避免居住在低窪,潮濕的地方,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乾厚膩食品、甜品,以及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此外,還應加強鍛煉,多排汗,在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可以適當多喝些薏米紅豆粥。

5.痰濕體質

體胖腹大,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悶脘痞,身重發沉,睏倦,喜食肥甘粘膩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齒痕,苔白膩,脈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腦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對濕環境及梅雨季節的適應能力差。

痰濕體質的患者一般都喜歡吃一些肥甘厚味,這樣會加重脾臟的負擔。所以應戒除肥甘厚味、戒煙酒,不能暴飲暴食和快飲快食。要堅持清淡飲食,多吃點蔬菜、水果。脾虛的患者尤其推薦多吃茯苓、山藥、薏米仁、扁豆、鯽魚等健脾的食物,以利於脾健痰濕可被運化。一些食物如白蘿蔔、冬瓜等,也具有消積利濕的作用。

痰濕體質的患者容易發生腸胃不適、嘔吐、咳嗽、痰喘、痰多、頭暈等。平時在身體不適時可適當服用六君子丸,或者杏蘇二陳丸以健脾化痰。

6.氣虛體質

氣虛通常表現為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中醫理論講,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氣虛多因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手術後及疲勞過度等因素所致。

對於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山藥為補氣食品,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經常食之,非常有益。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7.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處於這種體質狀態者,多見於中青年,以女性多見,性格多孤僻內向,易多愁善感,氣量較狹小。氣鬱體質者的發病以肝為主,兼及心、胃、大腸、小腸。易傷情志及飲食,易產生氣機不暢,如鬱病、失眠、梅核氣、驚恐等,現代研究此類體質易生腫瘤。調理治療宜調暢情志,疏通氣機。

8.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是指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血液運行不暢或內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內阻的體質,常表現面色晦黯,皮膚粗糙呈褐色,色素沉著,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細澀。多因七情不暢,寒冷侵襲,年老體虛、久病未愈等病因而發病,常隨瘀血阻滯臟腑經絡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癥狀,發病傾向:易患症瘕、痛症及血證。應以活血化瘀為總治則,平素注意調護改善血瘀體質防止疾病發生。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又稱特稟型生理缺陷、過敏。是指由於遺傳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狀態的體質,主要包括過敏體質、遺傳病體質、胎傳體質等。特稟體質的人會出現打噴嚏、流清涕等癥狀,是因為衛氣虛損不能抵禦外邪所致。特稟體質常見表現:(1)特稟體質有多種表現,有的人經常無原因的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藥物、食物、氣味、花粉、季節過敏;有的人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皮膚常因過敏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

2)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遺傳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醫所稱「五遲」、「五軟」、「解顱」等。

3)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髮育及相關疾病特徵,如胎寒、胎熱、胎驚、胎肥、胎癇、胎弱等。

中醫認為過敏與肺氣虛有關,治療以益氣固表為主,常用玉屏風散,中藥常用黃芪、黨參、浮小麥等。而某些遺傳疾病多認為與先天腎氣不足有關,治療以補脾益腎為主,用藥多以菟絲子、肉蓯蓉、山藥、茯苓、鹿茸、肉桂等。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