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科普 | 6個小技巧助你遠離高血糖

每個糖尿病患者總有幾個控糖小竅門,幫助控制血糖穩定,但這幾個降糖誤區,你是不是也知道呢?

無糖的產品對血糖沒有影響

打了胰島素,就可以隨便吃了

吃得少,血糖就能控制平穩

只有吃起來甜的食物才會引起血糖波動

……

這些控糖誤區,不僅不利於你的血糖控制,還可能傷了你的腎臟。正確的控糖技巧需要糖友和腎友們學習起來!

技巧1:食物放溫涼後再吃

土豆、蕃薯、山藥、豆類、大米、根莖蔬菜等食物中含有一種叫做「抗性澱粉」的營養成分,能夠延緩餐後血糖上升及調節腸道健康,已經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中發表的論文,有學者把煮熟後的米飯,在4℃冰箱冷卻24小時後再加熱,發現米飯中的抗性澱粉增加了150%以上,吃了以後更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和維持血糖穩定[1]

技巧2:減慢進食速度

吃飯快的人吃飽時,比吃飯慢的人攝入的食物更多,胃腸道消化吸收的量也更多,餐後血糖也會上升更快。

日本學者對7,275人進餐速度和血糖情況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糖尿病學雜誌》[2]。結論顯示,吃飯快的人,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準明顯高於吃飯慢的人(7.48% VS 7.36%),體重也會更高。

減慢進食速度,不僅可以維持適宜的體重,更有助血糖的穩定;居家吃飯時,每餐飯的時間要不低於20-30分鐘。

技巧3:餐後30分鐘適當運動飯後運動,可以降低餐後的血糖水準[3]。很多人有飯後午睡或久坐的習慣,往往發現血糖水準更容易「超標」。

試試餐後30分鐘後適當散步、站立、動動手腳,效果一定非常明顯!

密蘇裡大學和杜克大學等聯合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在規律運動8周以後可以使HbA1c降低0.66%。

技巧4:不選加工過於精細的食物稀粥、爛飯、軟麵條比饅頭、米飯、乾拌面好消化,但升血糖的速度也更快,容易造成血糖較大的波動[4]

糖友和腎友們在選擇食物時 ,寧吃乾、硬的食物,不選軟、爛的食物。

技巧5:先吃菜,後吃飯吃飯時,先吃幾口菜[5],再用米飯或饅頭等主食搭配蔬菜一起吃,盡量保證每餐搭配一個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像西蘭花、胡蘿蔔、韭菜、白菜、娃娃菜、油菜、甘薯、茄子、雞毛菜等。

技巧6:少量多餐

最後一點,有條件的糖友和腎友,儘可能做到少量多餐,每天3-5餐,能夠更好的控制血糖。

正餐時吃到七分飽,兩餐間加些牛奶、水果、蒸蕃薯片等等(備註:需要隨餐服用降糖葯和每餐都使用胰島素的糖友,以三餐為主,加餐不宜過多) 。

糖尿病和腎病在飲食的選擇上往往是矛盾的,食物的選擇種類要更多的考慮保護腎臟,但飲食小技巧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大家快學起來吧!

不要相信哪一種食物能夠降血糖,也不要盲目相信市面上的無糖產品,管好飲食、用好葯、再加點運動比什麼都好使!

參考文獻:

[1] So年 S, Witjaksono F, Ridwan R. Effect of cooling of cooked white rice on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and glycemic respons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24(4):620-625.

[2] Ohkuma T, Fujii H, Iwase M, et al. Impact of eating rate on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glucose tolerance status: the Fukuoka Diabetes Registry and the Hisayama Study[J]. Diabetologia, 2013, 56(1):70.

[3] Oberlin D J, Mikus C R, Kearney M L, et al. One Bout of Exercise Alters Free-Living Postprandial 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4, 46(2):232-8.

[4] 王大會, 張惠君, 呂穎,等. 米飯及米粥對糖耐量異常患者餐後血糖的影響[J]. 現代實用醫學, 2011, 23(4):393-394.

[5] 李曉華, 趙泳誼, 關向東. 不同進餐順序對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0):240-241.

你可以點下面的小程序

只需1分鐘

了解你的腎功能還剩多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