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康復可以複製!腦梗塞腦血栓語言康復治療

語言康復也應儘早開始,在患者意識清醒、病情平穩後就可進行。由於患者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和病痛,脾氣往往容易急躁。所以,醫護人員和家屬要細心觀察病情,主動了解患者的需要,如大小便、吃飯、喝水等等,不能對患者的發音有絲毫的嘲笑態度。

根據不同的失語類型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運動性失語。能理解別人的話語,卻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較為多見。對它的康復鍛煉應從簡單到複雜,從「不」、「喝」、「吃」、「渴」等單音字到「不行」、「喝水」、「吃飯」等單詞,會說的辭彙多了,再練習簡單的語句,他人說上半句,患者接下半句,慢慢過渡到說整句話;熟練後再訓練複雜的句子,然後可讓患者讀簡單的文章。訓練方法可靈活多變,如看圖說話、複述句子、抬物說字、指字說字等等。

感覺性失語。患者有說話能力,但不能理解別人的話意,可以在訓練中反覆使語言與視覺結合,如給患者盛好飯,告訴他「吃飯」;反覆將手勢與語言結合,如讓患者「洗臉」,並用手做洗臉的動作,慢慢地患者就會把語言與表達的意思聯繫起來。

命名性失語。即看到實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給他看,並說出名稱和用途;訓練應從易到難,從常見的物品如「杯子」、「鑰匙」、「筆」、「腕」等開始,到較少見的物品;同時還要注意反覆強化已掌握的辭彙。

對失語患者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其領會慢而冷落;要不斷與他說話,鼓勵他自己多練習說話。

臨床上發現主側(單手拿工具側)癱瘓時,絕大多數要發生語言障礙,至今對中樞性語言障礙雖尚無特效療法,但通過其語言康復鍛煉其效果也是肯定的。一般來講對原先智商高、文化程度高的病人,無論對聽力、理解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上效果都較好。

訓練的方法 ①語言的動作訓練,重點是練習舌的活動功能和發音肌群的動作;②發音練習,先用簡單的詞,如同嬰兒學語言一樣,可以先教爸爸、媽媽、狗、貓咪或一、二、三、……;③朗讀一些簡單的句子,如報刊上的大標題、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等,吃飯、去上班…;④教他原先熟悉的歌曲、小調等這樣一方面可鍛煉語言功能,另一方面還可喚起語言的記憶。總之,語言康復鍛煉要先易後難,結合實際生活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這裡要求家屬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地反覆進行,每天至少三次, 每次半小時。另外,也要注意給病人一定的鼓勵措施,特別是要使他看到自己的進步,以增強配合康復鍛煉的信心。

針灸療法 常用穴位有:增音、強音、腦清、內關、廉泉、上廉泉、通裡等。每日一次,20次為一療程,配合語音康復鍛煉可增強療效。

經過積極的康復鍛煉一年以後,雖然已告一段落,但並沒有終止,還需繼續進行維持鞏固鍛煉,增強體力並使殘肢發揮出最大的功能。若要恢復工作需到醫院作功能鑒定,根據智力與肢體功能恢復的程度,提出可恢復何種工作及工作量等的建議。若因年齡較大或恢復程度不理想時,雖然不能去參加工作,也應讓他參加一定量的家務勞動,這樣做一方面可得到繼續康復鍛煉,同時在精神上也是一種安慰。配合二次研發成功的腦梗塞中藥治療更理想。

語言訓練中的注意事項:

A、訓練過程中勿急躁,要尊重病人,不恥笑,循序漸進,講話要慢,視其理解力,表達力,適應力漸漸增加內容。

B、注意與病人感情交往,利用拉家常,或根據病人愛好,投其所好地交談,如養魚,養花,戲劇及文學等,如此增加病人思維語言的能動性。

C、病人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及訓練,會有一定的進步。進步對病人本身是個飛躍,此時病人情緒高,喜歡語言練習。但語言的恢復是很慢的,經過2-3周病人出現情緒低落,原來能講的話也不說了。這時要抓緊思想工作,消除畏難情緒,重新樹立信心,做提高毅力的訓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