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斯克的現實與夢想 亞洲首次試Model 3高性能版

Model 3 Performance應該是馬斯克最快的作品了。

您先別著急去找P100D和Roadster 2的鑰匙,也別著急把Falcon火箭和Dragon飛船架起來,我這裡說的“快”,是指從馬老闆發推特開始到產品真實出現的間隔。

5月20日,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CEO在推特上發了一句言:特斯拉的雙電機、全輪驅動的Model 3 Performance要來了。

還沒等夠一個月,6月17日,第一台Model 3 Performance就已經下線了。

對於習慣了跳票的吃瓜群眾來說,這一速度令人愕然,這麽快的背後,到底是市場的“變態”還是技術的“扭曲”?

3個月後的舊金山,我們找到了一台加滿了全部可選項的Model 3 Performance,來把一切小秘密翻個底朝天(具體產品規格和售價,請參加文末附錄)。

好開不好開?

99%的讀者其實都隻關注這個問題,我放在最前面講。

OK,現在請各位再讀一遍上一段那一句話,在你一口氣讀完這句話的時間裡,Model 3 Performance已經足夠完成兩次0-100km/h的加速。

特斯拉官方公開的0-96km/h加速時間為3.5秒,而馬斯克本人也表示,在使用更好輪胎的情況下,速度可以到達3.2秒左右,在特斯拉已經上市的車型當中,這一數據表現僅次於P100D車型的Model S/X。

但P100D車型在準備起飛之前,還需要先手動在中控螢幕上點開狂暴模式,並且經受一次“狂暴模式可能對電池產生不可逆的損傷”的靈魂拷問。

而Model 3 Performance上的操作就簡單多了:踩下油門,越深越好。

如果是試駕在此之前的特斯拉性能車型,那麽到這裡就該敲回車換行了,由於尺寸和重量的緣故,Model S/X的性能著重號隻點在了直道加速幾個字下面。

而M3p小了,輕了,一切都不同了。

真正能感覺到M3p變小帶來的變化,其實並不是通過外觀尺寸感知的,而是通過身前的方向盤,M3p的方向盤直徑明顯小於S/X,同步收斂的粗細也讓人的握持感好了很多,適當增大的阻尼讓方向盤變得更穩,而一旦決定了要移動,車輪跟進的速度卻又毫不拖泥帶水。

在之前看到M3p的動力構架的時候,我還隱隱為M3p擔心,與Model S/X不同,M3p的後軸同普通版一樣為一台永磁同步電機,而高性能的AC感應電機被放在了前輪,但特斯拉正好利用車身重心靠後的特點,將M3p的前後軸重量分布調教到了50:50的狀態,駕駛感更接近於傳統全輪驅動車型而非前驅車型。

更為重要的是,M3p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包也讓整車的重量下降到空前接近同尺寸燃油車的水準,M3p的車輛淨重1847千克,可以與之對比的是,寶馬現款M3的車輛淨重1460千克,車重的下降讓懸架和刹車等環節的表現都能因此聯動收益。

不過,馬老闆之前承諾過的空氣懸架並沒有在當前的M3p身上出現,也許很多喜歡古典性能車的人對於這種傳統的韌性更為癡迷,但也要同時“享受”大輪轂傳遞過來的垂直顛簸。

在美國1號公路沿海的一段單車道山路上,M3p的操縱配上近乎奢侈的動力給予駕駛者隨心所欲的暢快體驗,或許很多人還堅守者運動車就應該是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和排氣的呼嘯,但誰又能說這種無聲之中說來就來的貼地飛行不開心呢?

駕駛者之車的List裡,從今多了台電動車。

好認不好認?

我沒做過統計,但我堅信對於日常公路上使用的性能車來說,99.99%的情況下車輛並不會處於高性能狀態。那為什麽還要買它呢?

為了吸睛、為了個性、為了炫富、為了滿足內心的幻想,因此“好認”是一切改裝和高性能豪車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那麽,M3p好認嗎?

答案拆分來看的話,至少你在正面是看不出來M3p和任何一輛Model 3的區別的,究其原因的話,可能是馬斯克覺得沒有幾輛車能一直呆在M3p前面吧。

即便你日後遇到的M3p不是紅色,也請對這副碩大的紅色刹車卡鉗留意片刻,如果你對20寸的大輪轂也不敏感的話,這應該是你在車側能夠一眼區分出M3p的最佳辦法,視野稍稍擴散,你一定也會發現卡鉗環抱的刹車盤也跟著變大不少,這些都是M3p跑得快也能停得快的安全保障。

如果你是那種可以明察秋毫,用眼睛數錢的主,那麽可以嘗試一下目測M3p的懸架高度,M3p相對普通車型懸架高度下調了1厘米,保證了車輛的重心更為低穩。

當你如願被M3p甩到身後的時候,你應該會留意到與車身形成撞色的碳纖維擾流板,這一設計曾短暫在老前臉的Model S時代使用過,如今重見天日頗為不易。

估計是為了避免Model 3用戶和Model S用戶互相猜忌(Model 3長續航版的電池容量要高於Model S入門的75kWh),Model 3全系都沒有採用之前S/X以電池容量為主的型號標定方法,如今高性能來襲,居然連祖傳的P字禦賜高性能徽章都沒能戴上。

Dual Motor(雙電機)Logo之下,一條紅色的橫杠默默地表示這是一輛高性能版的M3p,話說這不會特斯拉中國行從什麽紅繩之類的傳說中吸取到的設計靈感吧?

最後,狂踩油門時記得低頭看一眼,你看到那性能版專屬的金屬踏板了嗎?

好用不好用?

上面寫的部分,相比大家甚至照片就能完全想象出來,這一部分,重點講講很難靠腦補來感知的體驗。

先忍住去看大螢幕的衝動,特斯拉這次給全輪驅動版及性能版兩種動力規格的Model 3提供了白色內飾,切記並非所有白色內飾的車型都是性能版,雖然圖上看起來白色的部分都像是一種材質,但當你坐在柔軟的白色皮革座椅上的時候,你會清晰地發現手中摸到的前側白色部分更像是大理石的手感。

Model 3的冷氣機出風口已經被人誇了無數次,整個出風口是由橫向和縱向兩個槽體組成的,對人的出口主力出風,而向上的風口用來協調吹風的方向,這個設計是保障Model 3未來感和太空最大化的重要功臣,正是它讓Model 3的內飾水準整體超越了當前產品一個時間斷代。

其實特斯拉是很不想讓你看螢幕的,看看這個視野吧,除去方向盤的上沿會出現在駕駛員面前之外,你會獲得一個前所未有的寬廣視野,而這並不僅僅是螢幕取消的功勞,電動車專有的短車頭、快速下滑的車頭曲線、寬闊的擋風玻璃對此亦有貢獻。

在特斯拉的理念中,在行車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指標包括速度和地圖,這也是行車狀態下整個螢幕最為重視的兩大部分,速度出現在螢幕左上角,供眼睛餘光隨時取用,地圖則佔據了右側最為寬廣的區域。

把所有的設定都放在螢幕裡難道不麻煩嗎?畢竟,一台台國產“智能電動車”已經真情實感地用本色演出告訴我們一個沒有靈魂的中控螢幕能有多麽難用。

在Model 3的車機螢幕上,如果說有領先的地方,我認為並不是一個創意或者一個功能能夠概括的,背後是軟體行業的產品思維與汽車產業的模仿思維的本質不同。

由於Model 3將S/X的螢幕數量進一步縮減,同時中控螢幕的物理尺寸實質上縮小了,故而Model 3的UI必須做到更為清晰和高效,總體使用感覺中,從主界面發起任何功能的設定調整都不需要手指點擊超過3次以上的操作,同時各種互動元素的布局位置都清晰易辨。

“主動性”是特斯拉在Model 3上盡力減少互動層級的軟體邏輯,在S/X的UI上,特斯拉用儀表螢幕解決導航細節,用中央大屏解決路徑規劃,但在Model 3上只有一個區域顯示地圖,特斯拉則用路況所需來動態調整顯示布局,當車輛接近出入匝道等路徑變化點時,鳥瞰視角會放大至路線細節,而駛離之後則回歸巨集觀視圖;同樣,當任意狀況下調節了座椅、後照鏡或者方向柱等事關駕駛姿態的部分時,車機會主動問詢並提醒車主保存駕駛位置,這就跳過了車主發起設定和尋找目錄的繁瑣。

“多能性”是特斯拉在Model 3上盡力減少操作干擾的硬體邏輯,除去螢幕之外,整車的“傳統”互動硬體硬是被特斯拉縮減為方向盤兩側對稱的兩個撥杆和方向盤上對稱的兩個滾輪,特斯拉盡可能地針對不同的場景為其準備了對應的功能,需要它們多能、直觀同時易於操作。從UX的互動模式上講,特斯拉賦予了這些硬體在不同場景下不同的應用層功能,當車輛調整後照鏡時滾珠功能對應為四向調節,而在方向柱調節時左右兩側又分別變為上下和長度伸縮,通過軟體的變化,讓硬體在無需用戶改變習慣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完成功能。

為了讓方向盤兩側的撥杆更少,本次Autopilot也從S/X的單獨撥杆變成了排擋杆上的一個功能,向下方連續拉動兩次開啟AP,向上抬起一次取消AP。

關於Autopilot,當前M3p完整提供了和S/X一樣的全規格AP 2.5版硬體,由於試駕車軟體依然在8.1版本,因此效果和目前國內的S/X沒有實質區別,按照特斯拉緩步更新,18個月一大變的狀況,2019年的AI芯片加上V9之後軟體的組合才或許能讓AP的體驗發生質變。

即便拋開一切智能化不談,M3p也是一台更實用和更舒適的特斯拉,例如:

前備箱的太空更大;

車門、座椅後方有了更多的存儲太空;

後排座椅的傾斜角度比S有更好的人體工程學。

但依舊沒有見到座椅通風和無線充電,同時特斯拉一貫簡陋的中央扶手箱也沒出現什麽太好的改觀,另外由於尾箱設計的力臂問題,估計M3p日後也不太可能出現電動尾門供選裝。

雖然電動車總被吐槽裡程焦慮,但其實以往大排量小尺寸的運動車在單次續航上也佔不到什麽便宜,隔壁家的C63就經常被調侃“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加油站的路上”,但由於電動車的結構優勢,M3p並沒有相對普通版的Model 3增加太多額外的能耗,官方宣布的續航依然達到了310英裡(約500公里),在我們兩天多相對動感的駕駛過程中,車輛的能耗也保持在了20kWh/100km之下,日用狀況應該會降到更低。

M3p是一個研究起來有很多理念的新事物,但又絕對沒有陷入新概念的傳播中而不能自拔,就像M3p的APP+鑰匙卡組合一樣,改變巨大,卻潤物無聲,顛覆傳統,卻渾然天成。

馬斯克的現實與夢想

對於M3p,國內外媒體之前近乎一致的評價為這是一輛處於“前沿”的車輛。

但前沿未必意味著領先、突破、一馬平川,很多時候也意味著孤獨、迷茫甚至矛盾重重。

M3p,是在天平中軸上跳舞,是在海天相接處衝浪,兩側處境迥然,卻需照顧周全。

M3p,一邊是現實,特斯拉需要造出一款價格更能被消費者所接受的大銷量的電動車,特斯拉需要Model 3爭取盡可能多的客戶,這樣才能用更多的利潤在支持公司的健康發展;一邊是夢想,馬斯克對於物理第一性原則有著近乎偏執的信仰,他夢想的每一款產品都應該在性能上有著對傳統作品的絕對優勢,正所謂“特斯拉不造慢車”。

Model 3 Performance,做到了。

M3p,一邊是現在,特斯拉需要給熱愛駕駛甚至是樂於挑戰賽道的人製作一輛電動車,除去動力形式之外,這輛車在懸架、轉向加速刹車外不容給自己放鬆任何要求;一邊是未來,馬斯克想要通過這樣更為熱賣的產品來實現自己對於自動駕駛數據的積累和技術的演練,或許排擋杆拉下兩次之後,眼前的世界就可以和司機無關。

Model 3 Performance,正在努力做到這一點。

一次採訪邁凱倫集團COO Jonathan Neale的時候,他說當他自己這一代人討論汽車的時候,想到的是換擋的感覺,是發動機的轟鳴,是踩下油門和刹車的激情,而當他女兒這一代人討論汽車的時候,想到的是掏出手機點開APP,車就自動來到車主的面前。

Model 3 Performance及其家族,或許正在努力嘗試加速承擔起這樣跨越代際的傳承和變遷,但這個速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就像我已經不敢相信,從在Fremont見證第一輛Model 3交付,到如今在Fremont開著Model 3 Performance穿街過市,隻過了僅僅一年。

附1:

本車選裝了目前Model 3 Performance能夠選擇的全部配置,總售價為81000美元(大約56.2萬人民幣),包括64000美元的全輪驅動長續航版Model 3車身,1500美元的白色內飾,2500美元的紅色車漆,5000美元的高性能選裝包,5000美元的Autopilot高級駕駛輔助及3000美元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未來開放)。

附2:

截止發稿前一小時,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開始發售中續航版本的Model 3,基礎售價僅需45000美元(大約31.2萬元人民幣)。

本文為騰訊汽車揭秘特斯拉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更多特斯拉獨家資訊,請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