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骶髂關節正骨手法

三步定位診斷法:第一步:神經定位診斷;第二步:觸診、檢查診斷定位法;第三步:X線頸椎照片定位診斷;

頸椎正骨四步十法:1 仰頭搖正法 ;2 低頭搖正法;3 側頭搖正法; 4 俯臥搖肩法; 5 側向搬正法; 6 挎角搬按法; 7 俯臥衝壓法(旋轉分壓法);8 側臥推正法;9. 牽引下正骨法;10.反向運動法。

胸椎正骨法五法:1 單向衝壓法;2俯臥雙向分壓法;3 俯臥旋轉分壓法;4 肋骨平推法;5 俯臥定向捶正法;

腰椎正骨法10法:1 雙手重疊直接衝壓法;2雙手間接分壓法;3 俯臥牽抖衝壓法; 4 俯臥牽引兜肚法; 5 俯臥搖腿揉腰(背)法;6 坐式旋轉搖扳法;7側臥搖按法;8 俯臥按腰扳腿法;9 抱膝滾動法;10背晃法;

骶髂關節正骨手法

骶髂關節正骨手法:

骶髂關節呈耳狀面,周圍有較穩固的韌帶連接,是屬微動關節,一般較穩固不易發生錯位。但有嚴重外傷史的頑固性腰痛患者也可發生錯位,應重視骶髂關節的檢查,以防漏診。經產婦因懷孕多致骨盆韌帶鬆弛,也較易患骶髂關節錯位。

常用的骶髂關節正骨手法有如下:

1.按骶扳髂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骼骨前旋的骶髂關節旋轉式錯位者。患者側臥位,貼床一側下肢屈髖屈膝,離床一側下肢向後伸直,術者立於其後,一手抓扶其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根按於其骶椎中部囑患者放鬆腰臀部,術者用爆發力,雙手同時一推一拉進行扳按,可重複2~4次。此法亦可於俯臥位進行(圖76)

2提臀撞正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骶椎點頭的滑脫式錯位者。患者仰臥,雙下肢併攏伸直,術者站於其足部床上,雙手同時握住其雙踝部,將其雙髖屈曲90°從床上提起,使其臀部離床約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發生撞擊,先輕擊,適應後可加大撞擊力。此法不宜用於有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圖75)。

3.仰臥旋髖按壓法:適用於骶髂關節旋轉式錯位,糾正「陰陽腳」。術者一手握緊「陰腳」踝部,另手托扶膝部,將此下肢做屈髖屈膝位的旋髖動作,「陰腳」旋髖由內向外,活動2~3下,將髖旋向外屈位時(將膝關節轉向同側肩部外側),助手固定「陽腳」髂骨及大腿部,術者雙手同時將其「陰腳」大腿向外上方用力按壓2~3下(衝壓使髂骨後旋複位),隨即將其腿向下牽抖1~3下「陽腳」複位時,不用做內收肌群手法,屈髖屈膝和牽抖法同「陰腳」,但旋髖方向不同,而是由外向內旋,衝壓方向將患者膝部屈向對側肩部按壓2~3下(衝壓使髂骨前旋複位),隨即向下牽抖此法可重複2~3遍。(圖77)

4仰臥內收肌松解手法:將「陰腳」屈曲作「4」字狀(「4」字試驗陽性),術者將拇指按壓於內收肌群的恥骨附麗處(可免彈撥時,骨膜牽張劇痛),另手揉捏、彈撥其痙攣的內收肌群,由上而下,3~5遍,緩解肌痙攣。此法適宜於仰臥旋髖按壓法之前施術。

5側臥牽抖複位法:同時糾正「長短腳」和「陰陽腳」。患者取側臥位,「陽腳」在上,「陰腳」屈髖屈膝平放床上,患者雙手緊握床沿以固定上身,術者站其背側。以右下肢是長腳又屬陽腳者為例術者立於患者背側,左手按在髂脊上(發力時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脊前部(發力時促使髂骨旋前),助手做好牽抖姿勢(雙手握緊右踝上部)準備,術者口令「I-2-3」時,二人同時用力完成牽抖衝壓法,術者雙手方向不同,將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達鬆動錯位關節,助手發力向下牽抖1~3下,使關節在動中複位;患者翻身(體位同上述),術者站其前側,雙手放置其髂脊上方、前方,牽抖衝壓時,術者雙手用較強的推力,將髂骨既向下,又向後旋而達「複位」。「長腳」用力輕,牽抖1~3下;「短腳」手法力重牽抖3~5

其他手法參閱胸腰椎正骨手法。

骨盆旋移症的混合式錯位者(同時兼有「陰陽]腳」、「長短腳」和「點、仰頭」者上述手法可綜合應用,由於骶髂關節內面的凹凸不平狀,尤在急性外傷後關節內的無菌性炎症重,或錯位後已有軟組織黏連時,複位難度增大,必要時,可先做局部封閉後,用較重的牽抖衝壓力,才能達到完全性複位。此時,手法後應臥床休息2~3天。

1987年以前,我們診斷骨盤旋移症為骶髂關節錯位(或損傷),以正骨推拿法為主治法的治脊療法,有良好療效。1988年後在國際學術交流中,才以骨盆旋移綜合征作診斷。由於骨盆旋移症包含了三組關節錯位,即腰/骶椎間關節、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部,故診斷和治療都比以前有改進。

研究結果:(1)前兩組關節正骨複位後,恥骨間的錯動可自然還納康復。故正骨推拿手法,是以骶髂關節正骨推拿手法,和胸腰椎的正骨推拿手法兩部分綜合應用;(2)骶椎錯位類型亦與頸、胸腰椎類同,包括腰/骶關節和骶/髂關節的「前後滑脫式錯位」,「左右旋轉式錯位」,「側彎側擺式錯位」和「混合式錯位」。低椎的「傾位(點頭)仰位(昂頭)式錯位」既是腰骶關節錯位,又有骶髂關節錯位。

骨盆旋移症的正骨推拿手法:又稱四步手法,四步是手法操作程式:第一步放鬆手法;第二步:正骨手法;第三步強壯手法;第四步:痛區手法。

放鬆手法(重點在腰臀部,有脊柱側彎者加胸椎部)為正骨做準備,可選搖腿揉腰法既能有效放鬆腰臀部緊張的肌肉和筋膜,又能調整脊柱側彎;強壯手法(腰臀部分筋理筋、辯證點穴調理或捏脊療法),是治療病部軟組織病變和調理整體功能,有助預防複發;痛區手法(腰臀下肢部或腹部),根據肢體受損情況處理加速脊椎病的全面康復過程。

常用的正骨手法(順序:①腰椎②骶髂③全脊,按錯位類型選用如下手法):

1.搖腿揉腰法:糾正胸腰椎的脊柱側彎;

2.側臥搖按法:糾正腰骶關節旋轉式錯位;

3.側臥(俯臥)牽抖衝壓法:糾正骶髂關節側擺式錯位和旋轉式錯位;

4.仰臥內收肌松解手法:解除肌痙攣,為複位手法做準備;

5.仰臥旋髖按壓法:糾正髂骨旋轉式錯位;

6.俯臥(側臥)按骶扳髂法:糾正髂骨前旋錯位;

7.俯臥按腰側扳法:糾正腰骶關節(腰椎間關節)側擺式錯位;

8.抱膝滾動法:糾正腰骶關節滑脫式(骶椎點頭)錯位;

9.俯臥牽抖衝壓法:糾正腰骶關節滑脫式(骶椎仰頭)錯位及腰椎退變、椎間盤突出並發關節各類型錯位;

10.俯臥屈膝按壓法:調理腰骶關節滑脫式(骶椎仰頭)錯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