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677期)

連某,女,66歲。心悸、失眠二十餘載,近因犬吠受驚,心悸益甚。心悸以早晚、活動、食多後明顯,悸時胸滿短氣,心煩面熱,懊憹不寧,甚則急欲大小便,服心得安片症可得減。

胃納可,噯逆多,大便日三行。面腫於晨,神疲乏力,眩暈耳聾,視物模糊,手足心熱,口乾思冷。望其面頰微紅,舌質老紅,少津無苔。診其脈,沉弦結。觸其腹,鬆軟不痛,當擠掙動。心電圖顯示:頻發性室性早搏。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柴胡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沈x x,女,42歲。始因恚怒傷肝而心胸發滿,不欲飲食。繼而又外感風寒邪氣,往來寒熱,休作有時,伴胸脅苦滿,頭痛身疼。脈弦,舌苔白滑。

此少陽受邪,氣鬱不舒,樞機不利之證。

處方:柴胡12克 黃芩9克 半夏9克 生薑9克 黨參6克 大棗7枚 炙甘草6克

服藥一劑,則寒熱俱減,又服一劑後諸證皆消。

解說:寒熱往來,是小柴胡湯的主證之一,也是少陽病樞機不利,正邪交爭的典型臨床表現。先有惡寒,後見發熱,惡寒時不發熱,發熱時不惡寒,二者交替發作,所以稱之為「休作有時」。臨床凡見到往來寒熱,就應該首先考慮用小柴胡湯治療。(劉渡舟醫案)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102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各家論述

《脾胃論》:以芍藥之酸於土中瀉木為君;飴糖、炙甘草甘溫補脾養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脈弦至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溫、發散陽氣,行於經脈皮毛為使。建中之名於此見焉。

《傷寒附翼》:此肝火上逼於心脾,於桂枝加芍藥湯中更加飴糖,取酸苦以平肝臟之火,辛甘以調脾家之急,又資其谷氣以和中也。此方安內攘外,瀉中兼補,故名曰建。外症未除,尚資薑、桂以散表,不全主中,故稱曰小。

《千金方衍義》:桂本血葯而辛溫散邪,恐其動血,故以芍藥護持榮氣,不能隨桂外泄,得甘草之甘溫,而和寒熱諸邪,薑、棗之辛甘,而和榮衛諸氣,為風傷衛之首方,參入膠飴一味,取稼穡之甘,便為建高職葯,所以寒傷榮之尺中脈微,虛寒之裡氣不足,鹹賴乎此,允為虛羸和解中外之聖法。小建中為諸建中之母,本桂枝湯表葯,藉膠飴之甘溫入脾通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