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肥和健身有什麼區別?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段子:有個胖子聽說健身能減肥,去是跑去健身房苦練數月,終於就變成了一個,呃,強壯的胖子(開個玩笑,請各位體型比較豐滿的朋友不要太計較)!

那麼現實中會不會發生段子裡說的這種事呢?小弈很認真的告訴你,會!

為什麼呢?

因為減肥和健身實際上是兩回事,用健身的方式去減肥,誰也不敢保證減肥的效果(這裡指的是可能會有用,但也可能沒用)。

那減肥和健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從本質上來說,減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減少身體的脂肪(尤其是皮下脂肪)含量的過程,也就是說減肥的本質是減脂。這裡要特別說明,有些人說減肥的時候,眼中只看體重。實際上減肥和減重是兩回事,尤其是那些想把肥肉練成肌肉的人,最後他的體重可能不降反升。因為同樣體積,肌肉的重量是脂肪組織的五六倍。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難理,但其實脂肪是我們人類儲存能量以備萬一的重要物質,人類是有「一有機會就儲備脂肪」的本能的。因此減肥其實是一個和本能對抗的行為,想減肥的人常常吐槽說「好難啊,想放棄」「啊,又肥回去」之類的,其實那才正常。

不論選擇什麼方式,一般減肥的核心思路都是一樣的,就是製造能量的「收支逆差」,即減少能量的攝入,增加能量的支出,讓身體得到的能量沒有失去的多,以此來逼迫身體把脂肪拿出來消耗。而減少能量攝入,無非就是吃少一點(甚至不吃,當然小弈是不建議這樣的);而增加能量支出,無非就是增加代謝活動,一般也就是多做運動。這也就是一般人總結的,少吃多動。至於為什麼很多人的少吃多動往往沒什麼效果,這個問題我們下次再討論。

我們再來看看「健身」……

健身的目的是什麼呢?那當然是增加肌肉,讓肌肉變得結實嘍!而為了追求健美的效果而控制體脂率,那都是附帶的(當然,對很多健身的人來說,健身就是為了帥,這好像也沒毛病)。所以健身的核心指導思路是,通過不同的鍛煉動作調動不同的肌肉,通過反覆的練習,讓肌纖維代償增長,以達到鍛煉某些肌群的目的。

這裡要辟一下謠,所謂鍛煉就是讓肌肉纖維斷裂再重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動不動就纖維斷裂重組,你以為你是網路小說主角啊!我們鍛煉之後肌肉的酸痛實際上是乳酸等代謝產物堆積引起的不適感,而恢復的實際則是這些代謝產物慢慢被身體清理掉了而已。另外,肌肉纖維的數量其實是固定的,也不會因為鍛煉而變多,只能是變粗。

從飲食上,健身的人最主要的要求是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這是肌肉增加必須的物質基礎。否則只是鍛煉但不補充營養,人只會越練越瘦弱。以前容易獲得的優質蛋白一般是肉類,高優質蛋白的同時飽和脂肪含量也高,不過現在可以選擇的補充優質蛋白的手段已經有很多,這裡就不累述。

綜上所述,減肥和健身,目的不同,飲食要求也不同(實際上,同樣是要做運動,減肥和健身所做的運動也不同),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事情。

最後補充一句:減肥和健身,這兩者實際上都是非常複雜而且專業的分支學科,小弈在這兩個領域也說不上特別專精,所以今天只是做個小科普。大家了解一下大概就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