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反思券商2018年A股年度策略:中信大勢研判基本失誤

  來源:神秘原力

  2018,誰家年度策略最靠譜?

  -----反思各券商2018年A股年度策略

  昨天,一則《新財富》關於投票人資格申請的通知正式揭開了2018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季的序幕。

  自帶光環的策略分析師

  所有行業裡,股票策略分析師無疑是最難做,最有技術含量的職位之一。影響市場的因素太多,即使長期邏輯準確,也不一定能看對短期市場波動。投資經理看錯了市場,堅守或者偷偷的止損即可。如果運氣好騎上牛股,誰也不在乎你原來的市場看法如何,看錯做對經常成為交易高手們炫耀的經歷。策略分析師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星期都要評判大勢,制定操作策略,白紙黑字,立即兌現。啪啪打臉是經常的事,事後怎麽自圓其說,更考驗策略分析師的水準。厚道的策略分析師在下年的年度策略會上回顧年初看法的得與失,圓滑的則避重就輕。

  策略分析師難做,但自帶光環。一旦看對了市場趨勢,尤其是抓住市場的轉捩點,往往能一舉成名。當年安信的“白袍巫師”程定華,號稱擁有金手指,最著名的論斷莫過於“三根陽線改變信仰”。更近的則是高喊“5000點不是夢,黨給我智慧給我膽”的任澤平,雖然是國泰君安前首席巨集觀分析師,卻搶著乾策略分析師的活。

  金秋檢驗季

  “溫故而知新”。每年3季度正是回顧年初大家怎麽看市場,反思年度投資策略的最好時機。在《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之前,我們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算算帳,掰一掰,回顧一下各大券商研究所的年度策略。如果按照他們年初的策略和邏輯,春季種植A股,到了金秋季節,我們是否有所斬獲,支付的傭金是否有回報呢?

  前不久,Wind根據研報的總量,深度研報數量和研報的總閱讀量排出了上半年Wind平台各券商策略團隊TOP10(見附表1)。我們綜合這3個排名,分析了3個排名至少有1項排名在TOP10的共18家券商的年初策略報告。由於沒有在公開場合找到東海證券的2018年度策略報告,所以這次回顧分析沒有包括東海證券。

  納入回顧分析範圍的券商策略團隊包括:安信,中金,申萬,光大,天風,聯訊,興業,中信,海通,東北,山西,中銀國際,東方,中信建投,廣發,華泰,招商。

  評估要點

  研報數量只能說明產量,那品質如何?如前所述,策略分析師的工作不容易,預測市場更多像算命。所以,我們在評估預測的準確性的同時,也考察其分析的基本邏輯。如果預測市場較準,分析邏輯卻未被證實,那大概率是蒙對的。預測準確性高,分析邏輯客觀實際,行業配置得到市場證實,則最佳。

  券商年度策略報告大部分在上年的11月份,12月份就發布,是策略分析師最為重視,思考最為深度,預測時間長短合適的深度研究報告,最能評判策略分析師的研究功底和市場預測能力。

  判斷準確性主要考察兩方面維度,一是對市場指數走勢,節奏的判斷,二是行業,風格表現的推薦及預測。分析邏輯考察三方面內容,一是盈利增速,巨集觀經濟等基本因素,二是金融,財政等外部政策因素,三是資金面,風險偏好等交易層面因素。

  表1和表2是A股主要市場指數和申萬一級行業2018年截至到7月20日的市場表現,時間過半,可以大致檢驗策略分析師們2018年的年度策略。

  表1:主要市場指數年內漲跌幅(年初至2018-07-20)

  數據來源:WIND

  表2:申萬一級行業年內漲跌幅(年初至2018-07-20)

  數據來源:WIND

  安信,光大,中銀國際,興業,中信建投名列靠譜榜前5名

  我們從Wind,券商公眾號等管道找出上述17家券商的2018年度策略報告。綜合回顧,安信,光大,中銀國際,興業和中信建投的市場判準確性較高。如安信旗幟鮮明看好創業板指數。摘錄其市場節奏的判斷:“上半年先躁動後調整,下半年經濟或超預期,流動性邊際改善,股市機會好於上半年”。

  這5家券商分析邏輯的共同特點是清晰簡單,不複雜化,不糾結,整體貼近市場的真實演繹。

  行業和主題配置策略各有斬獲。如光大證券的行業配置策略幾乎囊括了上半年表現較好的行業,對創業板和周期股的行情的預判,令人印象深刻。

  綜合評估,安信證券一枝獨秀,評為5顆星,其他4家4顆星。詳見下節的摘要和點評。

  除了上述5家整體較為優秀,其余券商策略觀點和邏輯只能算中規中矩,缺乏亮點。一些報告流於形式,從2017年簡單外推,過於平庸,不敢做出大膽的預測。

  當然,大膽是要付出代價的。2018年鮮明唱多,至少在年度策略紙面上看多的券商代表包括海通,中信,中金等,至少從目前看是看反了(具體點評見下下節)。

  回顧各家年度策略,有一個大的共識是,經過2017年價值投資大年的洗禮,2018年大家都強調盈利的重要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利率水準和無風險收益率不支撐沒有業績增長基礎的估值提升。這一點目前為止是得到檢驗的。

  另外,大家一般都預測2018年成長股表現佔優,但成長股實際上分化嚴重,醫藥,二線食品,半導體,TMT等表現較好,其他大家普遍看好的5G,新能源,電子,通訊等都表現慘淡。另外,大家幾乎一致預期2018年盈利增速較2017年下降,但依然保持平穩,成長股盈利增速和估值將更加匹配,這些有待全年過後再來評判。從創業板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增速看,相比藍籌股的性價比提升的趨勢並不明顯。

  一些普遍的誤判包括,認為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中盤股將崛起,如天風,廣發。而部分券商策略,如海通,中信等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和金融嚴監管將提高權益資產的吸引力,短期看,這個邏輯沒有兌現。任何一項正本清源的改革對事物本身總是積極正面的,但對短期影響的判斷則考驗分析師的分析能力。

  主題投資策略上看,偏差較大。一些券商認為,2018年是改革大年,主題機會應該有較好的機會。但由於A股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下降,主題投資或者概念板塊沒有什麽亮點,各大券商普遍提及的國企改革,房地產租賃,AI,新能源,5G等都沒有像樣的機會。即使海南板塊概念也頂多算是幾日遊的脈衝行情。2018年炒概念,拔估值不再流行。

  從預測的風險因素看,大家普遍集中在經濟超預期下滑,盈利下降,海外貨幣政策手緊,美股回調,金融監管去杠杆程度超預期,通脹上升等常規的風險點。除了中金提到中美貿易磨檫,都沒有提及這個二季度以來最大的外部負面衝擊因素。現在看來,中美貿易磨檫和信用風險是衝擊市場最大的兩個外生變量,可惜大多數在券商策略在2017年末時沒有預測到。

  預測最準的券商

  第1名:安信證券 ⭐⭐⭐⭐⭐

  點評:年度策略接近完美,上半年創業板指數跌幅最少。年度節奏判斷基本踏準,非常不容易。分析邏輯獨特而又不失客觀合理。風險提示到位。半導體主題投資表現突出。非要挑刺的話,就是推薦的重點行業中除了醫藥,電腦表現較好外,其他都跌幅不小。綜合評定5顆星。

  第2名:光大證券 ⭐⭐⭐⭐

  點評:行業主題策略讓人眼前一亮,非常精準,優先推薦行業表現居前,命中率極高。對創業板行情和周期股行情的判斷精準。市場整體預測沒毛病。分析邏輯前面3點中規中矩,第4點從當前效果看,和預測恰恰相反。同期中信和海通也犯同樣的短期邏輯錯誤。瑕不掩瑜,太喜歡光大的行業配置建議了,綜合評定4顆星。

  第3名中銀國際 ⭐⭐⭐⭐

  點評:市場大勢判斷很準,值得把年度策略報告重讀一遍。全A淨利增速預測全市場最低,還需年底驗證。綜合評定4顆星。

  第4名:興業證券 ⭐⭐⭐⭐

  點評:2017年的探花保持一貫的較高水準。弱化市場大勢判斷,分析邏輯得到驗證。大創新中的半導體和醫藥比較強勢,其他都較弱。可能受貿易戰這個“灰犀牛”事件的影響。最大優點是目前依然堅持年度策略的主要觀點,整體保持了策略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綜合評定4顆星

  第5名:中信建投 ⭐⭐⭐⭐

  點評:簡單致勝。面朝A股,內心的花朵盛開。分析邏輯乾淨,行業主題策略貼近市場真實情況。綜合評定4顆星。

  預測偏差較大的券商

  1.海通證券 ⭐⭐

  點評:把海通證券放第一個並不是海通策略預測最離譜,而是因為海通是2017年新財富策略組第一,市場關注度高。海通策略的邏輯分析和行業策略推薦一直維持較高水準,但遺憾的是2018年方向性看錯,導致上半年股市持續調整時較為被動。這也說明過於鮮明的看多看空,即使分析邏輯沒問題,在A股市場也是要冒很大風險的。2018年海通策略做了很多如國際比較,估值分析等非常有意義的深度研究,是加分項。

  2.中金 ⭐⭐

  點評:風險預測中提及中美貿易摩擦是亮點,體現了中金的國際視野。年底前雙位數的收益還無法證偽,從目前情形看留給的時間不多了。

  3.中信證券

  點評:大勢研判基本失誤,邏輯上外資增配A股繼續,但金融監管加強提升股票吸引力的邏輯得到了反向的驗證。分析邏輯基本是2017年市場情況簡單外推,行業主題策略也是模糊不清,缺乏參考意義。

  附表:

  附表1:其他9家券商策略觀點節略和評級

  附表2:Wind公布的2018上半年券商策略團隊研報排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