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日養生,多吃"苦"少食冰 晚睡早起輕運動

夏至一過,意味著氣溫日趨炎熱,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萬物至此皆長大。夏日養生,也要逐漸提上日程。那麼今天,蘇小遊就跟大家聊聊夏日養生的那些事兒。

【飲食篇】

夏天,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大魚大肉或高湯大補,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同時,人們還應適當進食具有清熱、解暑、養陰功效的食物,以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

少喝冰飲 多吃「苦」

夏天養生,飲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講究。不少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喝大量的冷盤、冷食、西瓜、冰鎮啤酒等冷飲,這造成了腸胃功能紊亂,導致腹瀉、腹痛。另外,由於氣溫升高,食物中的各種細菌生長繁殖很快,常溫放置的熟食容易被細菌汙染,即使放在冰箱裡,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還有,炎熱的時候,人們常在空調房裡生活和工作,身體機能往往下降,身體抵抗力會變弱,病菌易感性增強,容易發生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和黴菌性腸炎等腸胃疾病。

清遠市中醫院養生專家陳太日建議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骨頭湯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慾,但要適量,否則傷胃。另外可多吃粥,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飲品。

【日常作息養生篇】

進入夏季,心情變得容易急躁,《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壓抑自己。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心情不好時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緩解一下,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防暑降溫要做好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晚睡早起最適當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艾灸養生作用大

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補水多喝溫開水

夏季氣候熾熱,擠地鐵耗費更大,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費事不喝水。少喝冰水,過涼的飲料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有一些溫熱的水反而更解渴。

【其他注意事項】

夏季適宜柔性運動

夏至過後,氣象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時間在1小時左右。

夏季不宜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容易出現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在運動過程中,出汗過多時,應適當飲用淡鹽水、紅豆綠豆糖水,或吃些西瓜等。

運動後雖很熱很渴,但應控制冷食冷飲,如各種碳酸飲料、汽水、冷凍過的瓜果等,避免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等癥狀。運動後不能立即用冷水洗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頭痛等多種疾病。

睡眠每天保證7小時以上

夏至,顧名思義是夏天的到來。由於氣象的原因,這時候大多數人會出現全身睏倦乏力,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時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這是因為氣溫升高造成人的焦慮和煩躁,在食欲不振和生活、工作壓力之下,這些積累許久的糟糕情緒就會機甲狂潮。

另外,由於夏至氣溫升高,排汗系統也出現變化,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這就使得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如果這時候不及時補充水分,人體的血容量就會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痛頭暈。如果更嚴重的話,隨著水分流失多,體內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還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以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這時候,為了減少頭痛頭暈,還得注意休息時間的調整。養生專家稱,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

內容來源:人民網健康。圖片來源:桑桑、貓圓。圖片來源: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江蘇微旅遊」或聯繫小編電話:025-84600921-8155,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責編:貓圓)


猜你喜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