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友來信:為什麼我沖泡的白牡丹不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初夏的午後,有點困。

泡了一杯新上的白牡丹,縈繞在花香裡,清醒著昏昏欲睡的神經,準備跟周公對抗一番。

來了一個茶友,是位大叔。他問,我泡的白牡丹,為什麼不香啊?

看了看自己正在喝的花香四溢的白牡丹,再對比茶友的問題,真是很同情他呀。

擁有了這麼優質的高山白牡丹,卻不懂得沖泡,暴殮天物啊......

這位大叔的情況,可不是個案。

新茶白牡丹上架之初,相信有很多茶友都在嘗新,然而,並不是每個茶友,都能把白牡丹泡得香氣繽紛如逛百花園的。

今天這篇文章,村姑陳想寫得小白一點,給入門級的茶友,分享一下自己泡白牡丹的經驗和技巧。

白牡丹沖泡技法第一式:燙壺溫杯

燙壺溫杯,這是功夫茶泡法的第一式。

它又有一個新名字,很美的很香艷,叫「白鷺沐浴」。

但是,「燙壺溫杯」比較直接,不管是用胡建國語,還是北京官話,講出來,一般人都能聽得懂。

不比文藝範兒的「白鷺沐浴」,用胡建地瓜腔一說,大部分人可能聽不懂,還要多重解釋,太麻煩。

所以,利於傳播的「燙壺溫杯」,代替了高大上的「白鷺沐浴」。

下裡巴人終於戰勝了白富美。

跑題了。

燙壺溫杯,很簡單,就是用燒沸的水,把蓋碗,公道杯,品茗杯,都燙洗一遍。

這一步驟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沸水殺菌,可以保證衛生。

第二,燙熱了蓋碗之後,馬上稱五克白牡丹投進去,蓋上蓋子,上下搖晃三下,然後揭蓋,聞香。這叫聞「乾茶香」。

白牡丹乾茶的香氣,被這熱熱的蓋碗一蒸,毫香和清淡的花香馬上便能被蒸出來。

就像舊時秦淮河的名妓,喜歡把茉莉花插在鬢邊一樣。

當喝了酒,茉莉花被酒引上來的熱汽一蒸,那花香愈發妖嬈、愈發濃鬱,隨風能香傳好幾十米水路。

另外,如果茶不好,有雜味,也能通過聞乾茶香的時候聞出來——提前聞出雜味,放棄喝有雜味的茶,正好保護了自己的腸胃。

第三,燙壺溫杯之後,利用蓋碗中的餘溫,能讓白牡丹茶葉得到一個短暫的清醒的過程,好似把一個沉睡的人喚醒。

等到真正沸水沖泡白牡丹的時候,便能有更好的狀態,表現出更好的香氣來。

白牡丹沖泡技法第二式:沸水沖泡

沸水沖泡,這是把白牡丹泡得好喝的第二個要領。

有個茶友跟村姑陳說,哎,新白茶很嫩,不能沸水泡的,沸水會把新白茶燙死了。

這位茶友真是極有愛心的人。

但是,新白茶,尤其是高山白茶,它生活在氣溫較低的高海拔山區,它的防禦能力是很強的。

首先,它的芽頭有厚密的白毫外衣,這件外衣不僅禦寒,還能有一定的防水作用。

其次,它的葉片為了抗寒,為保護自己,也生得較厚,表層細胞尤其比一般的茶葉要厚。

故而,它雖然嫩,卻並不怕沸水。

並且,高山的白牡丹擁有極好的桂馥蘭香,香氣多元,香型多樣,身體裡的香氣,有花香,有毫香,有竹葉香,有草藥香....

這些香氣裡,有許多花香是高沸點的,只有沸水才能令其釋放,如果不用沸水泡它,這些高沸點的花香就無法釋放出來,讓我們聞不到,也喝不到。

或者可以聞到一部分和喝到一部分,卻無法享受盡興。

總歸是很遺憾的。

想來,這位說白牡丹泡得不香的茶友,應該是指香氣比較淺淡,達不到村姑陳說的種程度。

這便是水不夠沸的緣故了。

白牡丹沖泡技法第三式:快出水

快出水,這是村姑陳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了。每次講到沖泡,一定會講到快出水。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朋友泡的茶湯不夠香,不夠淳和,儘是苦味和澀味,都是慢出水惹的禍。

快出水,是指沸水注入後,五秒出湯,七秒出凈大部分茶湯的一種沖泡方式。

快出水的好處是,沸水不必與白牡丹接觸過長過久,不會悶壞白牡丹,不會讓白牡丹釋放出過多過量的物質到茶湯裡——過量了,可不就味道重,苦澀了麽?

就像熬中藥,醫生說,放三碗水,煎成一碗。結果煎藥的人臨時有事走開了,回來的時候,三碗水煎成了半碗,這葯自然就更加濃烈,更加苦澀了。

另外,出水慢,茶葉長時間悶在蓋碗裡,會讓白牡丹的芳香分子,過度揮發——悶的時候就揮發掉了一部分,等出湯的時候,聞起來就不怎麼香了,那嬌柔的花香,被悶泡折損了。

SO,村姑陳一直提倡快出水,這樣,才能讓白牡丹、春壽眉這些以清鬱清鮮花香見長的白茶,在蓋子上和茶湯裡,綻放出原汁原味的花香。

也只有盡量練就快出水,我們才不會喝到苦澀的茶湯。

對身體健康更好。

白牡丹沖泡技法第四式:投茶量要準確

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度量衡?因為各國有各國的標準,太亂了。

必須要統一。

同理,要泡出花香盈盈的好茶湯,投茶量也要統一。

投茶量,在村姑陳這裡,標準的是110毫升配5克乾茶。如果蓋碗超出了 110毫升,那就等比例增加茶葉的投茶量。

而很多時候,茶友們會按自己的喜歡好來決定投茶的數量。

比如前段,就聽說某地的某位在大師泡茶,隨便拿隻蓋碗,隨便抓一撮扔進去,就開始泡了。這實在是任性得驚天動地。

這樣隨隨便便地投茶,怎麼能喝得準確呢?

醫生開藥,尚且要問問體重,根據體重來決定藥量。咱們泡茶雖然不如醫生開藥,有嚴格的標準,但基本的標準還是要有。

否則,隨便投茶,只能喝到不標準的茶湯,或者過濃,或者過淡,或者過苦,或者,過澀。

反正,不是這款茶最好的狀態,最好的香氣和口感。

在村姑陳這裡,110毫升蓋碗配5克白牡丹乾茶,泡得香氣清新脫俗,各種香型輪番登場,像逛皇帝老兒的禦花園似的,移步換景,一處一種香氣,別提多美了。

而那位隨便抓茶泡的「大師」,後來據說泡出了很苦澀的茶湯。

所以,這位說把白牡丹泡得不香的茶友,應該是投茶量太少,茶量少了,香氣自然就弱了。

難怪不香。

結 語

白牡丹,是香氣極好的一款白茶。

每次喝到尾巴上,它的香氣還是幽幽而存的時候,便會想起那位極愛梅花的老林,想起他寫梅花的佳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句詩,用在2019年的白牡丹新茶身上,真真是極適合。

每一衝的湯水,香型都在變化,滋味也都在變化。可不就是「疏影橫斜水清淺」麽?

而湯水裡,當蘭花香、玉簪花香、苦楝花香、洋槐花香、水石榕香、夜來香輪流湧起,花香沉底,水中含香,香氣落水,這不就是「暗香浮動」麽?

這樣香的茶,如果被泡得不香了,還真的是沖泡方法上出了極大的問題。

還是多練習沖泡技巧吧。

光看是沒有用的,得多練習,多泡多喝,慢慢就掌握要領了。

老蘇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