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方面調整孩子睡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比你想的更迫切

書上說「人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睡眠中度過的」。小編覺得這話說的沒毛病,因為小編有時為了出稿,半夜三更才睡,基本上感覺整個人就是漂浮狀態,時而興奮,時而迷糊,簡直就是精神錯亂。生活中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這個人長期不睡覺,或者睡覺極為不規律,毫不誇張的說,就可能會對身體的各項基本功能,造成致命性的摧毀。

嬰幼兒的睡眠超乎你的想像,睡眠時長達到三分之二。特別愛睡的嬰兒,每天睡眠時間可長達19~21個小時。有人就問了,孩子睡那麼長時間不餓嗎?回答是餓,但是,就孩子目前的體質與發育狀態來說,孩子不能不睡,因為睡眠與吃飯、呼吸一樣的重要。又有人問了,嬰幼兒不睡覺對他們有什麼傷害嗎?孩子不睡怎麼調整?5個方面調整孩子睡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比你想的迫切。

對正在處於發育高峰的嬰幼兒來說,睡眠更具有促進各個器官生長髮育的特殊意義。嬰幼兒的睡眠其實就是嬰幼兒早期發育中大腦的基本活動,同時也是反映嬰幼兒神經系統功能,從無到有,從有到成熟具體演變的敏感指標。因此,就像小編開頭所說越小的嬰兒睡眠需要的時間就越長。而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嬰幼兒體格生長速度和腦力智力發育,使嬰幼兒出現行為異常。

1.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這樣獨立的意識有利於孩子快速安靜的入眠,而這種獨立意識需要家長慢慢引導培養,不是三天就養成的,因此家長在引導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和恆心。另外,要想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習慣,寶爸寶媽的態度必須明確,該睡覺就得睡覺,不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在拖延的過程中,孩子的意識逐漸養成,再想更改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了。換句話說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寶爸寶媽對孩子真正的愛的表現,你們說是不是呢?

2. 幫助孩子制定並督促孩子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給他制定時間,並提醒和幫助孩子在規定睡覺之前提前完成其他事項,做好睡覺準備,時間一到,立刻上床睡覺。如果是特別小的孩子,可適當的配合和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用固定的行動,如:關燈、換尿不濕、吃奶、親吻他的小臉蛋、講小故事等,每天用固定的動作,孩子會有一個反應時間,等習慣一旦養成,你做這些固定動作的時候,條件反射一樣孩子就明白,是要睡覺了。

3. 白天睡覺最好不要超過3個半小時。很多時候,孩子夜裡不睡覺,都是因為白天睡太多了的緣故,如果想改變現狀,就得需要寶媽配合做一些調整。在白天的時候睡眠的時間控制在3個半小時以內,這樣孩子夜間會更容易入睡。

4. 教會孩子分辨白天和黑夜。《生命時報》曾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指出,睡眠期間室內環境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尤其是可以改變褪黑素分泌,同時縮短體內褪黑素在夜間的持續作用。因此,孩子睡覺的房間,室內光線白天和晚上要有明顯的晝夜分別。白天小睡也不必掛上窗簾(或者隻關紗簾),不需要刻意製造完全黑夜的環境;夜間睡眠則需要關燈,整個都是黑夜的環境。

5. 臨睡時不宜亢奮。很多年輕寶爸寶媽喜歡夜裡睡覺前和孩子玩一會,但是孩子臨睡前不要玩耍得過度興奮,或者讓孩子過於疲勞。因為過度的興奮和疲勞會造成腎上腺素濃度增高,以對抗機體產生的興奮和疲勞,孩子反而難以入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