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少人年紀輕輕卻一口爛牙,罰抄這「愛牙八條」100遍!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牙疼了,吃不好,睡不好,脾氣都會變差!

PLUS君發現,放眼全國,牙口有問題的人數量不在少數。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5歲兒童齲患率為70.9%,12歲兒童齲患率為34.5%。與10年前相比,5歲和12歲兒童齲患率分別上升了5.8個和7.8個百分點。

我國中年人口腔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第四次流調數據顯示,在35-44歲的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7%,尾牙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比10年前上升了10.1%。

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920諧音「就愛你」,愛你們的PLUS君在此奉上「愛牙八條」,做到這八條,牙齒再不好,就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第一條:每天有效刷牙兩次!劃重點,有效!

同樣是每天刷兩次牙,有的人牙齒狀況仍不樂觀,因為他們可能在做無用功。什麼叫有效刷牙?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東風西院區牙體牙髓科主任楊雪超表示,首先要刷夠時間,也就是三分鐘以上;其次就是要採取正確方式,刷牙要採取巴氏刷牙法。

巴氏刷牙法要領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壓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畫圈,每個部位反覆畫圈5次以上,前牙內側需將牙刷豎放,牙齒的各個面均應刷到。

事實上,很多人長這麼大,都不會刷牙。有的人一個地方反覆「玩命刷」,生怕刷不乾凈,殊不知過度機械磨合可能會導致牙齒的缺損;有人認為牙膏越貴越好,使用的量越多越好,其實,每次擠牙膏覆蓋正常牙刷頭約一半即可。

現在使用日韓牙膏也成為年輕人的潮流,楊雪超表示,一定要根據口腔情況選擇牙膏,不需要過度追捧進口牙膏。目前市面上的牙膏有防蛀牙膏、針對牙齦炎症的中草藥牙膏以及抗過敏牙膏等,如果是牙齒易過敏,卻選擇了中草藥牙膏,效果會適得其反。

播放GIF

第二條:倡導使用含氟牙膏,但孩子最好6歲後

含氟牙膏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嗎?人體攝入微量的氟能夠保護牙齒,幫助牙齒增加抗酸能力,減少齲齒的發生概率。

但對於小孩子來說,情況要略複雜一點。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用含氟牙膏?有的專家推薦3歲有的推薦6歲,楊雪超說這主要根據小孩子的自控力和他的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來決定,他更傾向於推薦6歲開始使用成人牙膏。

他說,「孩子如果自控能力差,那可能無法把刷牙的泡沫吐乾淨。要是不小心吞食過多泡沫,可能會造成微量的氟中毒。在極端條件下還可能導致氟牙症。」氟牙症是色素牙的一種,多數牙甚至全口牙出現黃褐色斑塊,同時有線狀、點狀或窩溝狀缺損,凹陷內有較深的染色,最終讓牙面失去光澤。

第三條:健康飲食才能保護牙齒,這些少吃

糖是引起齲齒的「頭號兇手」。如果經常攝入過多的含糖食品或飲用過多的碳酸飲料,就會導致牙齒脫礦,也就是牙釉質鈣磷脫落甚至釉質脫落,引發齲病或產生牙齒敏感。不少家長會讓嬰幼兒含著奶瓶入睡。但牛奶殘渣長時間聚積在牙齒上,容易滋生細菌,最終造成「奶瓶齲」。

楊雪超提醒,要想牙齒健康,就得減少攝入甜食和碳酸飲料,在攝入甜食後要及時漱口、清理口腔。此外,配方奶粉中往往也有不少糖分,會讓寶寶齲齒。因此寶寶喝奶後最好也要漱口。

保護牙齒,也要切忌吃太硬的食物或用牙齒去咬太硬的東西,如看起來很狂很拽的「空口開瓶蓋」。如果在咬東西時牙齒有酸疼的感覺,那說明牙齒表面已經出現隱裂,再咬下去可能就真的裂了,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

第四條:定期口腔檢查,最好半年一次

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發生緩慢,早期多無明顯癥狀,一般不易察覺,等到出現疼痛時可能已經到了中晚期,治療起來很複雜,患者也會遭受更大的痛苦,花費更多,治療效果還不一定滿意。

刷牙時如果出血就意味著有牙齦炎,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發展成為牙周炎。楊雪超提醒,不要等到牙齒、口腔出了問題才看醫生,要養成定期檢查口腔的習慣,兒童最好3-6個月做一次常規的口腔檢查;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主要檢查是齲齒、牙周情況和口腔黏膜的情況。

有些人認為,牙齒爛了只能拔掉。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主任醫師曾雄群提醒,拔牙是處理牙疼最簡單的方式,對患者來說卻不一定是最優選擇。目前對於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患者,完全可以通過根管治療達到徹底治癒病牙,保留天然牙的效果。

第五條:懷孕前一定要先治好口腔疾病,否則麻煩大了!

楊雪超說,孕期和哺乳期本身就是口腔疾病頻發的危險時期。常有女性朋友在懷孕期間,出現牙齦出血,也有人在孕期被發炎的智齒折磨得死去活來。更麻煩的是,牙周致病菌還可能到達身體其他部位,口腔細菌可通過血流進入胎兒體內,它們能引發系列免疫炎症反應。

一旦懷孕期間牙齒出問題,平時可以常規解決的問題就變得很棘手:孕期不能照X光、不能打麻藥也不能拔牙。懷孕期間接受複雜的口腔治療,可能會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楊雪超就遇到過不少這樣的孕婦,有個準媽媽懷孕4個半月突然智齒髮炎,痛得死去活來,然而當地醫生們都不敢處理,最後楊雪超很小心地給她做了根管治療。

因此,楊雪超提醒,女性在備孕期就應主動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口腔內的疾病或隱患,「帶著健康的口腔迎接寶寶」。

第六條:孩子口腔健康,家長要切實負起責任!

對於孩子的口腔健康,很多家長都重視不夠。這裡PLUS君重點說說兩個最常見的誤區。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無需刷牙。其實,嬰兒出生之後,家長就應每天用軟紗布或軟毛牙刷為孩子擦洗口腔;牙齒萌出後,可用紗布或軟毛刷輕輕地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齒;當多顆牙齒萌出後,家長可用指套刷或軟毛刷為孩子每天刷牙 2 次,並確保清潔上下頜所有的牙面,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

對於3-6歲的孩子,家長開始教孩子用最簡單的「轉圈法」刷牙。廣醫口腔兒童口腔科主任曾素娟強調,每次孩子刷完牙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再刷一次。當孩子6歲-8歲時可以自己刷牙,但仍然需要家長監督,以保證刷牙的效果。

很多家長還認為,「孩子乳牙總是要換的,壞了就壞了。」真是大錯特錯。曾素娟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壞處:齲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癥狀;齲病長期得不到治療可造成兒童偏側咀嚼,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乳牙承擔著引導恆牙正確方向萌出的功能,如果齲壞了還會影響恆牙的正常發育萌出;牙齒萌出的過程和頜骨、面部發育的過程相關聯,極端情況可能會造成孩子大小臉的情況;齲齒不治療極容易形成感染灶,若不阻斷,會引發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

此外,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孩子就不願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影響全身正常生長髮育。有研究表明,齲齒的孩子生長速度遠不如正常小孩。

所以PLUS君也再強調: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乳牙患齲,都應該帶孩子到專業醫院接受治療。

第七條:為適齡兒童進行窩溝封閉最有效防蛀牙

現在蛀牙的孩子真是太多了!PLUS君從廣州市衛計委了解到,廣州市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達56.11%,齲均3.04顆,已成為學齡前兒童口腔常見病。「六齡牙」是萌出時間最早的恆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強大,也最容易發生齲病。

窩溝封閉是預防恆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窩溝在口腔中大牙上面,凹凸不平像個磨盤一樣,有利於把食物充分嚼碎。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部位裂隙比較深,容易積聚致齲的細菌且不易清除,一旦細菌侵入,就能逐漸損壞整個牙齒。

窩溝封閉是將封閉材料塗佈於牙面的窩溝點隙,阻止致齲菌及酸性代謝產物對牙體的侵蝕,無痛、無創傷、操作簡單、費用低廉,可最大程度預防青少年齲齒,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主要齲齒乾預措施之一。

從2011年開始,廣州在小學生群體中開展兒童六齡齒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實施7年多來,該項目為適齡兒童提供口腔檢查104.6萬人、實施窩溝封閉59.9萬人、封閉牙齒178.2萬顆(人均2.98顆)。

第八條:牙齒缺失應及時修復,否則變醜醜醜!

廣醫口腔東風西院區修復科副主任黃江勇說,牙齒具有咀嚼食物、輔助發音和維持面容形態的功能。如果牙齒缺失後不及時修復,鄰牙就會往缺牙處傾斜,兩邊牙齒縫隙增大會容易發生食物嵌塞導致牙齒齲壞;對著的牙齒也會伸長,影響下頜運動,導致顳下頜關節出現彈響、疼痛、張口受限等問題。缺牙多也會影響咀嚼效率,影響腸胃消化系統。

前牙缺失還會導致發音不準、面部形態發生變化,全口牙喪失後,咀嚼十分困難,面容明顯蒼老。

目前常規的缺牙修復方式有三種:活動假牙、牙齒搭橋以及大家比較熟知的種植牙。到底選擇哪一種,醫生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具體分析,提供相對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記者】黃錦輝 李秀婷

【通訊員】李耀文 彭傑

【校對】馮志堅

【作者】 黃錦輝;李秀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醫療~廣東健康頭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