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購買美國大豆數量遠遠不夠?專家:中方已顯示最大誠意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聰】自中美兩國元首上月達成貿易戰休戰的共識以來,中國已分批採購了總共270萬噸的美國大豆,但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的採購量以及採購時機對解決美國市場面臨的由大量收成和貿易摩擦帶來的巨大庫存作用有限。

中糧集團和中儲糧19日宣布,按照G20期間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根據中國國內的市場需求,已於近期分批購買了美國大豆。兩家企業均未提供採購美國大豆的數量以及交易額。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張曉平20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從美國農業部出口報告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目前應該已經採購了270萬噸當季大豆。但是,由於美國大豆今年創紀錄的收成以及貿易戰帶來的滯銷,導致美國豆農面臨巨大的庫存,中國這幾批採購無法幫助解決美國市場面臨的壓力。

“中國重新開始進口美國大豆是一個積極的行動,讓美國行業備受鼓舞,但目前市場反應平淡,因為,對於豐產和貿易摩擦造成滯銷而帶來的巨大庫存而言,這個採購量和採購時機對美國市場的作用有限。”張曉平說。他表示,“後續有無採購計劃無從得知,我們當然希望後續有更多的採購量。”

另據外媒報導,由於採購量不能滿足美國市場的預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價格20日跌至三周以來的最低位。美國時間周四凌晨,交易最活躍的期貨報價每蒲式耳8.96-1/2美元,為上月底以來的最低價。此前,因預期中美貿易休戰可能重啟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價格曾一度在12月3日升至8月9日以來的最高位每蒲式耳9.23-3/4美元。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重新開啟進口美國大豆是中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實際舉措,是對中美雙方通過磋商解決貿易爭端表現出的最大誠意,但是中方採購多少大豆必須根據中國國內的需求來定。“中國不可能把所有美國大豆都買了吧?美方不能無理要求中國這樣做。”陳鳳英說。

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對《環球時報》表示,“我們不要忘了,美國大豆庫存壓力主要是貿易戰引起的,而發起貿易戰的是美國不是中國。中國沒有義務去幫美國政府解決美國豆農的問題。”馬文峰說,下一步中國是否會採購更多美國大豆,主要看中國國內的需求以及美國大豆的價格,但是如果美方繼續貿易戰,這肯定是對美國農民沒有好處的。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3170萬噸大豆,佔美國總出口量的60%,交易額達到122.5億美元。但是自今年7月美國開始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以來,中國也對自美國進口的大豆徵收25%的關稅,基本停止了從美國進口大豆,並開始從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進口大量大豆。

據國家統計總局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總共進口了大約7001萬噸大豆,同比下降2%。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只有約792.83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5.23%。而從巴西進口的大豆達到5849萬噸,佔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83.55%。

據馬文峰介紹,中國對進口大豆的需求下降主要是因為在中美貿易戰後,為了減少對進口大豆的依賴,中國開始調整飼料配方,減少使用大豆。此外,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的大豆也以相對便宜的價格以及順暢的運輸和通關程式,滿足了中國大量的需求。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推特上宣布,他已批準美國農業部開始發放新一輪農業補貼。美國政府此前宣布,為幫助美國農民應對貿易戰帶來的衝擊,將提供總共120億美元的補貼。川普在推特上表示,他是在兌現保護美國農民應對“外國不公正的貿易報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