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談上火,話食療,巧治癒

所謂上「火」,實際是中醫所談的一種致病因素,有外感、內生之分。外感「火」、「熱」之邪,其實就是熱邪,只是程度不同。「火」乃「熱」之極也。內生火熱多因陽盛有餘化火,或陰虛火旺,或邪鬱化火,或五志過極,氣機不暢,陽氣不能宣發所致。

外感「火」、「熱」之邪的致病特點有四:

1.「火」為陽邪,其性先上,故火之為病,常見面紅,目赤,發燒,舌邊、舌尖紅腫或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紅腫痛。

2.「火」耗氣傷津,消灼陰液,往往口渴喜冷飲,咽乾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3.「熱」入血分可使血流薄疾,甚則灼傷脈絡,迫血妄行,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4.「火」若侵入血分再鬱結局部使脈絡氣血不通,可發癰腫瘡瘍。故《靈樞·癰疽》說:「火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

內生火熱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由於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失調所產生的病理狀態,它有虛、實之分。實火與虛火的形成機理雖有不同,但表現上往往類似。且因實火可致傷陰耗津,動血的一面又可形成陰虛火旺的虛火或虛實夾雜之證。心火旺可見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痛、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證,心火也有實虛之分。實火多由邪熱內蘊、痰火內鬱或情志所傷,五志過極化火而致。若勞累過度,耗傷心之陰血,形成陰陽失衡,陽氣偏亢則為虛火。肝火上炎表現為頭漲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耳鳴甚至暴聾。「火」也有虛、實之分,因肝陰不足,水不涵木,陰之不足陽之升動可致因肝火亢盛,氣鬱化火亦使然。肺陰不足內熱自生後可見乾咳少痰、氣短、口咽乾燥、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若肺絡受損會見咯血。

對於虛火、實火臨床需四診合參、辨證施治。同時如果我們採取食療方法配合治療,會起到促進療效的作用。

綠豆味甘性寒涼,能解暑熱,除煩熱,還有解毒的功效。可以熬湯、煮粥或做成綠豆糕食用。但注意不宜與中藥同服。

兔肉味甘性涼,有解熱毒、涼血、通便作用。可以紅燒或燉湯。

梨味甘微酸性寒,有清熱潤肺、除煩止渴的功效,對熱病後心煩口渴、尿黃便乾尤為適宜。可生吃或用梨去核塞入冰糖或蜂蜜蒸熟後食用。注意梨汁性寒,便稀者少食。

桑葚味甘酸性寒,有滋陰補血益肝腎的作用。對於陰虛內熱引起的耳鳴、失眠、心悸有輔助治療作用。生食或用50克水煎服。

荸薺味甘性微寒,有清熱解渴化痰作用,適用於熱病的心煩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尿黃者。可以生食也可炒菜,還可以搗汁冷服,對咽喉腫痛尤佳。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清熱又能潤燥,對肺陰不足引起的乾咳、少痰或低熱、咽喉腫痛均有效。用鮮百合搗汁加水飲之,亦可煮食,也可用冰糖一起煮食。

芹菜味甘苦性微寒涼,有清肝火、通利血脈的功效,對頭暈、面紅目赤、牙齦腫痛等有輔助療效。可以涼拌,也可水煎飲。

黃花菜味甘性涼平,有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牙齦腫痛、肝火、頭痛頭暈、鼻衄等。可以炒熟或煎湯食用。要注意鮮黃花菜食用不當可引起中毒。

藕味甘性平寒,有清熱生津、除暑熱、涼血止血作用,另外,還有潤肺止咳作用。用鮮藕生食或搗汁為宜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號哦~,微信搜索:雪妍野生黑枸杞

歡迎拚多多搜索店鋪:小家黑枸杞,更多驚喜等待著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