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胃腸問題到中耳炎,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男,成年。十幾天前「感冒發燒」打針吃藥後燒退,鼻子一直不通並鼻孔灼熱感,2天前開始右耳痛繼而流膿水。舌紅苔白膩。判斷其過食寒涼而積滯化火。果然,患者補充說:發燒和耳痛前一天,都喝了大量啤酒,冰鎮的。。。

通過人體臟器的關聯性,比較能直接而形象地理解中耳炎的前因後果。

鼻和口腔是相通的(吃飯喝水時嗆過的應該能懂),向下經食道至胃,接著是腸子,出口為肛門。

多數人不知道也不易理解的是鼻和耳朵的關聯:耳道的中間隔著一層膜叫鼓膜,鼓膜外即是我們掏耳朵可觸及的部分叫外耳道,鼓膜內的通道叫「咽鼓管「,開口於鼻腔。把鼻孔捏緊嘴巴鼓氣,會覺得耳朵裡動一下,那是氣經咽鼓管衝擊鼓膜。有的人卻沒感覺,可能他的鼓膜已經穿孔。

中耳炎前因後果:胃腸→ 鼻 → 耳

有的人胃腸功能比較好,吃什麼吃多點都不怕。

但是凡事都不要「過」,經常過度消耗,再好的胃腸也要變弱。

胃腸功能弱,懶懶的躺在那不愛乾活,你再給一堆亂七八糟的食物,甚至是冰啤酒。胃腸自然不能充分消化,也不能及時推送廢料(大小便),積滯在胃腸道的食物經過發酵成痰濕,痰濕不能儘快通過大小便排出又化火,如同燒開水往上冒,波及鼻子導致鼻腔組織水腫,鼻腔組織腫大堵住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內積液多了就是分泌性中耳炎,積液也屬痰濕,再化火就成為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炎常見癥狀;耳堵或脹悶感、聽力下降、耳痛、耳流膿(穿孔)。

病症的前因後果清楚了,處理下來就得心應手。

中耳炎處理思路:胃腸是本,鼻是標,耳更是標。

一家之言,姑妄論之。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良好生活習慣是健康之根本,

經絡穴位是最直接的治病良藥。

只是人們已經習慣於吃藥、打針、點滴、手術切除等本末倒置的方式。

關註:不吃藥群體 傳統中醫讓你生活更快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