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宜家真要在天貓或亞馬遜上開店了嗎?

外媒最近報導宜家將推出在線銷售平台,並打算在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上賣家具。這部瑞典老爺車開始擁抱新式生活了。

這不是宜家首次嘗試電商,它之前在歐洲就有官網的在線管道,後來在2016年秋天在上海開通了官網銷售,不過這次在第三方平台上賣貨,對它是全新的體驗。幾點看法:

1,宜家是強管道還是強產品?我覺得是強管道。宜家的核心我認為是,通過強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一站式、自助式的體驗購物來最大化路邊攤薄成本。開在市郊的宜家店本身就是一個強線下流量入口,而且這些流量有一部分是沒有明確購物目標的,這是它厲害之處。現在國內電商拚命想靠內容延長用戶的在線時長,以期在“逛”中產生(衝動)消費,這點宜家早就在線下做到了。

至於宜家的商品,國內外的消費者認知上可能有偏差:宜家在歐洲是一個平價快消的形象,當人上了點歲數,手裡有錢了開始追求附加值和身份認同感後,一般會轉向各垂直品牌;而國內一直把宜家捧得比較高,強設計感、強品牌形象無疑,但產品品質(或性價比)我覺得並不出眾。

2,宜家現在的基本業績情況是,營收增長緩慢,但在線部分增速快,且同比利潤在下降,因為重點投入了對接在線訂單的分撥中心(分撥中心與門市是兩套體系)。此外,中國區營收增長雖快,但與歷史數據比也放緩了。

這時候組建電商,一來說明宜家對在線管道有較強的營收期待,而不只是一個對其強勢線下管道的無關痛癢的補充;二來它對自己的官網管道還不滿意,需要亞馬遜或天貓給它導流。

但現有的在線購物又難以形成宜家門市那種衝動購買的消費者動線;而且接了第三方平台後,物流該如何選擇?宜家在國內以前用過亞馬遜等第三方的物流,後來又要自建物流。宜家中國的在線配送收費(30公斤以下9.9元,300公斤以內的本市89元)已經比歐洲便宜了幾乎一個匯率,但它面對的是一個全國包郵、免費上門安裝的殘酷的國內環境。

宜家歐洲出租給消費者的貨運自行車,挺好,可能並不適合中國環境與習慣,圖來源:知乎

3,當然,第三方在線管道對宜家有一定價值。另外一個潛在合作方向是:智能化。比如即將在北美上市的一款宜家智能百葉窗,將支持蘋果HomeKit、亞馬遜Alexa系統來控制。與阿里或亞馬遜合作,對宜家產品理念往智能家居方向發展有幫助。

[一千二百字]不是每篇文章隻寫1200字,是用最簡介的文字和最直接的邏輯說清一件事

Mr.Key喜歡研究商業邏輯與公司財務,關注電商、零售、雲計算、互聯網金融、數字娛樂、海外市場IPO等

你也會在雪球專欄、老虎證券、富途證券、新浪創事記、虎嗅、鈦媒體、今日頭條、搜狐新聞上看到[一千二百字]的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