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 50歲舒馬赫影響F1多深遠?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導

1月3日,七屆F1世界冠軍和紀錄保持者邁克爾·舒馬赫五十歲了。當他依然在為五年前滑雪落下的頭部創傷與病魔戰鬥之際,他的家人邀請全世界熱愛賽車的人們一起重溫他所取得的成就。雖然“車王”已經不再馳騁賽場,但是他給F1這項運動留下了至深的表率作用,甚至改變了一些賽車理念。

從數據上說,七個世界冠軍、91場大獎賽勝利,這兩項紀錄讓舒馬赫成為F1歷史上最成功的車手。當然,舒馬赫不可能提前為自己設計好這樣的成功之路,但是他從進入F1的第一時間起,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一切挑戰。而他的行動,不經意地在他的後輩們的早期賽車意識裡留下難以抹去的影響,一代又一代地延續下去。

作為一名“70前”,舒馬赫在塞納、普羅斯特、皮蓋、曼塞爾的時代中長大,並在90年代初出道時與這些英雄們在賽道上過招。“不惜一切代價”當然不是舒馬赫的專利,塞納就算得上鼻祖之一,他曾為了贏得世界冠軍而兩次把普羅斯特撞出賽道。但,沒有人像舒馬赫那樣把這種精神戰法提升了一個層次。

1994年,舒馬赫在阿德萊德與達蒙·希爾的決戰中撞向英國人,1997年他又在赫雷茲對戰雅克·維倫紐夫時故技重施。兩次的結果並不相同,否則他現在的世界冠軍數量不是六個就是八個。然而這些舉動的背後,真正塑造的是一個賽道硬漢的形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夠得上“惡人”。用流行一點的話來說,舒馬赫用這樣的“氣場”來震懾對手。

很多人可以繪聲繪色地描述2000年哈基寧在斯帕最後一圈對舒馬赫的製勝超越。但鮮有人記得,前一圈當芬蘭人嘗試在同一個地點發起攻擊時,法拉利車手毫不猶豫地把賽車橫向地擠向邁凱倫賽車。兩輛賽車在超過300公里/小時的時速下發生了接觸,哈基寧賽車的鼻翼端板因此受損。好在他及時退讓,才避免了一場勢必非常嚴重的事故。

2006年中國大獎賽上,舒馬赫取得自己的最後一場勝利。他在半濕半乾的賽道上超越雷諾車手費斯切拉時,眼看著意大利人正切向彎心,他卻不減速直接衝了過去,右側車輪軋著露肩和草地,左側車輪剛好在白線上,試圖強行擠過,終於逼得對手讓步。

雖然他在2010至2012年為梅賽德斯效力的第二段F1生涯中沒有錦上添花,但從未卸下這張“面具”。復出第一年在匈牙利,他看到前隊友巴裡切羅在直道上飛速追上,依然把對手推向維修區工作牆。真叫是巴西人足夠膽大並對德國人知根知底,才從毫厘之間衝出,而且避免了碰撞。

阿隆索從氣質上與舒馬赫有著很多的類似,而且他真正在世界冠軍爭奪中擊敗過德國人,並且也曾扛起過法拉利的大旗。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人繼承了舒馬赫的戰鬥精神,常常駕駛並不具奪冠實力的賽車贏得比賽。過去幾年裡,他為邁凱倫取得了超過賽車本身競爭力水準的成績。

然而,如今年輕的維斯塔潘身上,卻有著更多舒馬赫的影子:同樣天賦過人,在賽道上“得寸進尺”,看到其他車手沒有發現的機會,並且敢做他人不敢做的動作。

維斯塔潘從17歲進入F1起,就在向賽道上的對手暗示“別惹我”。當他坐進紅牛賽車後,凶狠的防守成為其個人標誌。為此,國際汽聯不得不修改規則,沒想到荷蘭人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技術而且依舊凶悍。當維斯塔潘進攻時,同樣寸土必爭:2017年在奧斯汀與萊庫寧爭奪第三名,他在最後一圈狠命得切過倒數第二個彎。雖然這讓他受罰,但只有他去探索了這個地帶,而且走出了完美的線路。就是這樣的維斯塔潘,讓漢密爾頓在去年奧斯汀的比賽最後時刻,顧全大局而放棄進攻,寧可為加冕第五個世界冠軍而多等一個星期。

只有21歲的維斯塔潘已經參加了四年F1,經過2018賽季的洗禮後,他在各個方面飛快成長,而且很明顯沒有達到他的極限。這就好像1996年加盟法拉利時的舒馬赫,雖然已經優秀,但仍在雕琢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