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話的孩子,都有一個懂得抓住溝通“黃金時間”的媽媽

一天24小時,你有多長時間和孩子相處?

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你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時間又有多少?

相信這兩個問題問完,很多媽媽就會發現其實每天能真正跟孩子對話的時間非常短。而那些惹人羨慕的聽話孩子,實際上,他們都有一個懂得抓住溝通黃金時間的媽媽。

那麽溝通“黃金時間”到底是什麽時候呢?跟著科科一起看過來吧!

1、起床前

很多家長認為,早上叫孩子起床是件苦差事。其實營造一個好的起床氛圍,是形成你與孩子良好溝通的重要起點。

有位聰明的媽媽分享說,她的育兒秘訣中有一條是“一日之計在於晨”。這位媽媽早上從來不會著急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從床上揪起來,而是先安排一系列的儀式。具體做法如下:

預留一些時間,為孩子在睜開眼睛到起床之間預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不要把時間搞得很緊張。

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孩子自然的醒來。比如:打開窗戶,讓空氣和陽光進來。放一些孩子喜歡的歌,輕輕撫摸或按摩孩子的頭頂(據科學研究,這有助於人自然醒來)

給孩子來個美好的問候,比如“寶貝,早上好。”

2、回家後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發現了著名的“首因效應”,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頭腦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家人之間雖然不是第一次見面,但是“首因效應”同樣起作用。

回家,是與家人的“再一次見面”,這一面決定了家人如何判斷你這一天的狀態,並且在接下來的整個晚上,這個判斷都會在腦海裡佔據主導地位,影響著人的情緒和行為。

所以,當孩子剛從外面回家時,最不希望迎接他的是像連環炮一樣的批評和抱怨:

“你怎麽搞的,衣服弄這麽髒?”

“趕快去做作業!”

其實孩子踏進門最希望得到的是爸爸媽媽的歡迎,或是很耐心地聽聽他白天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營造一個美好的進門時光,也是為孩子與你在家裡的溝通,創造一個好的情境。

有兩點做法媽媽們可以參考:

給孩子送上熱情的歡迎,比如“回來啦”,或者是一雙拖鞋、一杯水或是一條溫暖的毛巾。

讓孩子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不要一直問東問西。

3、入睡前

其實,在潛意識的研究裡,入睡前是僅次於入睡狀態的最佳時間,能夠妥善運用這個時間與孩子交流,最容易讓你想灌輸的信息進入孩子的潛意識。

所以在孩子入睡前,可以單獨和孩子在一起,說說百無禁忌的親密話。媽媽們記得此時要認真聆聽孩子說話,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積極與渴望。這樣的態度和帶動,孩子就會慢慢學會跟媽媽分享擔憂和希望。

善用黑夜的氛圍和睡前的身心狀態,是與孩子真情交流的絕佳方式。

4、遊玩時

父母和孩子做一些彼此都喜歡的的活動,的確是最容易增進親子感情的。如果能發掘一些孩子既害怕又喜歡,需要有人陪伴一起參與的活動,那就更能創造好的效果。

具體做法可以參考如下:

挑選活動

盡可能列出孩子與父母喜歡一起做的事情,並且時間盡量在30-40分鐘左右。然後讓孩子挑選,比如一起騎車去兜風,放風箏、玩遊戲、做蛋糕、拚圖、下棋等等。

定好時間

跟孩子約好時間,就不要輕易爽約,如果一旦有突發事件,一定要及時跟孩子解釋原因,並立馬進行改期安排。

做半小時完美家長

在平常,因為孩子不會做每件事都是正確的,所以和孩子相處也無法保證都是愉快的。

但是在跟孩子一起玩的這半個小時左右時間內,爭取做一個完美家長,不要挑剔孩子任何問題,並且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感受,多肯定和讚美孩子,多保持與孩子身體的親近。

5、矛盾中

當家長和孩子鬧矛盾時,尤其是孩子犯錯惹家長生氣時,孩子常常會刻意躲著父母,不與爸爸媽媽做正面接觸。所以要化解矛盾,就必須創造一個能融化彼此的溫馨時光。

在這個時間內,家長和孩子可以無所顧忌把心門打開,不會有講錯會遭殃的心理負擔。另外彼此都要遵守一些規則:不說氣人的話,不翻舊账,而且要坦誠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並且最好可以說說以前一起做過的有趣或難忘的事,這樣的安排對於挽救危機中的親子關係非常有效。

另外,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和孩子的矛盾是個麻煩事,一旦化解了矛盾,往往都能讓親子關係和溝通更上一層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