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息肉,到底切還是不切?切了就一勞永逸嗎?

胃息肉很難察覺,

90%的患者沒有任何癥狀,

通常做檢查時才會被發現。

胃息肉,切,還是不切?

1、什麼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突出於胃壁表面的「肉疙瘩」,由胃粘膜異常增生而來。

較小時常無明顯癥狀,一般都是在胃腸鋇餐造影、胃鏡檢查時偶然發現。

當胃息肉合併胃炎等其他疾病時,則可能表現出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不適癥狀。

在胃鏡報告上,常常被描述為「黏膜隆起」。

胃息肉一般多發生於胃竇,少數也可見於胃體上部、賁門和胃底。

一般而言,我們會將胃息肉分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非腺瘤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約佔胃息肉的80%,一般不會發生癌變。

這類胃息肉是良性的,息肉較小,一般很多年都不會增大;

有些是由炎症刺激而長出來的,炎症有所好轉時會自動消失。

腺瘤性息肉又稱化生性息肉,佔胃息肉的10%-25%,癌變率較高。

一般體積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存在一定的癌變風險。

2、胃息肉需要切除嗎?

胃息肉大部分屬於良性的腫瘤,但是長期潛伏在身體也會有危害。

因此,通常建議患者做手術切除。

但若患者考慮不切除,也是可以的,只需要定期監測,留意胃息肉的變化。

到底要不要切除,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與胃息肉的大小、形態和數目有很大的關係。

①如胃息肉直徑小於1厘米,且數目較少,可先定期監測。

②如胃息肉直徑在1~2厘米之間,通常認為可切可不切,但是如數目較多,則建議切除。

③如胃息肉直徑大於2厘米,則不論息肉多少、類型、有蒂無蒂,則應該做病理檢查,用顯微鏡來觀察判斷是否癌變,再決定切除與否。

一般而言,息肉的大小與癌變幾率呈正相關,即息肉越大,癌變率越高。

3、胃息肉切除後會複發嗎?

胃息肉切除術後,並不是代表一勞永逸,還是存在複發的可能性,要定期做胃鏡複查。

如果非腺瘤性息肉複查後,沒有複發,基本就可以視為不會複發了。

但存在一些多發性胃息肉,這種息肉切除之後可能還會複發,甚至會長出更多,但只要息肉本質是良性的,也不必太過擔心。

需要警惕的是惡性胃息肉,如果切除術後又複發、增大,就要採取進一步的治療措施。

溫馨提示:如果有胃息肉的相關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交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