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容易衝動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謂衝動情緒,是指行為人情緒表達強烈、不穩定,易產生敵對情緒和攻擊行為的一種心理特徵。

我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愛衝動的人脾氣一上來,要麼口不擇言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要麼做出一些不恰當的事,讓自己事後悔恨。

一般來說,多數愛衝動的人也知道這樣不好,只是因為對情緒的認知不足,因而在控制情緒方面顯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變的不那麼衝動,也變成一個情緒溫和的人呢?今天,志林哥哥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忍一忍",以緩衝法控制心中怒火。緩衝就是當你心中生起怒火時,首先強忍下來,不作認何反映,等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過頭來考慮和外理這件事情。這個時候,也許會有許多效果,說不定是一場誤會,說不定事情並沒有當時想的那麼糟糕,說不定找到了比較好的解決辦法。人們常說的"製怒"是林則徐的座右銘。正是因為林則徐能很好的製怒,緩衝自己的情緒,才成為一代名臣。一位哲人說:緩衝是平息衝動的好辦法,當你生氣時,便在心裡從一數到十,才開口說話;如果怒不可遏,再數到一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當離到一件要不順心的事時,一衝動就想到這樣,要那樣,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想起來,就會為自己的想法、行為感到好笑。因為衝動時的理智是大打折扣和,往往做出的行為不是適當的,等冷靜下來,讓大腦再做出反映,那效果就不一樣。

學會沉默以對。情緒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種生理上的喚醒,這就是情緒的雙因素理論。這種特性決定了,當我們遇到一件事的時候,最先啟動的就是我們的情緒,等過了幾秒以後我們的理智才開始起作用,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把這個時間差稱之為理智空白期。

在理智空白期,我們整個人會被情緒完全控制,假如不加應對的話就會變的很衝動,從而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怎麼應對呢?

最好的策略是沉默以對,並在心裡默念幾個數。有的人認為理智空白期一般會持續6秒,所以可以從1默念到6。當然,具體念到幾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等自己的理智空白期過去,等自己的理智開始起作用,這個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從而做出一些合適的決定和行為。所以,暫時的沉默並不是為了忍而忍,而是給自己恢復理智的時間,是一種智慧。

"退一退",用退讓法緩解衝動情緒。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當你感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沖情緒時,你可以採取退讓的思維方式。矛盾都有兩個方面,一個巴掌拍不響,想一想發生這起衝突的客觀原因是什麼,主觀原因是什麼;自己在這起衝突中有那些地方是不對的,應該負什麼樣的責任,也就是自查自糾。瑞就是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想如果我是他,離到這樣的事也許會像他那樣的激動,做出不當的舉止來。經過這種退讓思維方式,就可以在衝突一時無法解決時,緩解衝動情緒。

轉移關注點。即使我們恢復了一點理智,在強烈的負面情緒作用下,我們也只會去關注事情當中讓自己氣憤的一面,而不能全面的看待問題。很多人就是這樣,雖然也是在思考,但想的都是消極的、負面的東西,所以越想越生氣,反而讓自己變的更衝動。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就是從對方的言行當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一個點,也就是說,不管當時你是多麼的討厭對面的一個人,也要強迫自己去尋找,在對方的言行當中,有哪一個點確實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