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84隻股股價已超5178水準!什麽才是真正的“核心資產”?

繼去年的中弘股份之後,本周又有一家公司觸發“面值退市”——*ST雛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即將離開A股。

今年以來,兩市已有10隻股票暫停上市,6隻股票退市(不包括*ST雛鷹)。但與此同時,部分績優白馬股卻在連創新高。截至7月31日,有184隻個股的股價已經超越了5178點時的水準,其中38隻漲幅超100%。

近三年來的A股,是“少數股票的牛市,多數股票的熊市”,而這些“少數股票”主要是中國的核心資產。在多數基金經理看來,未來最重要的就是“核心資產”,資源將進一步向龍頭集中。在存量經濟下,A股的馬太效應將越來越明顯。

機構 “抱團”核心資產

近兩年來,大家習慣性地把一批各行各業的龍頭上市公司稱之為核心資產。

一般而言,核心資產應具備所處行業景氣度較高、公司為細分行業龍頭、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具有核心競爭力、品牌優勢突出、基本面穩健、主要依靠內生增長等特徵。

目前來看,包括外資在內的幾乎所有機構投資者都越來越“抱團”於核心資產,而這些價值龍頭核心資產的業績及股價表現在過去幾年都相當突出,給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A股核心資產相對於大盤的堅挺走勢,自2016年左右出現。

從市場指數來看,自2016年至今,上證50指數的累計漲幅為20.32%,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漲幅為2.8%,中證500指數的累計漲幅為-35.63%,呈現出市值越大股價漲幅也越大的特徵。

從機構持股來看,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自2016年以來,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的50隻股票明顯跑贏市場,而公募“抱團”的消費股,在過去15年的長線年化平均收益率高達29%,被證明是A股長期表現最好的一批股票。

中金公司指出,這些優質龍頭公司表現優異,一方面與中國經濟基本面結構轉型、新老分化有關,另一方面也與A股投資者結構近年持續機構化、國際化有關,A股的表現特徵也在逐步改變。

基本面類因子影響增強:對超額收益有較高解釋度的因子在2016年左右出現逆轉性變化,基本面類因子如ROE、盈利增長、估值等解釋力較強,投機類因子作用大幅下降。

大盤藍籌股長時間跑贏:2015年底以來,大盤股跑贏小盤股的趨勢已經持續約3年半,為2005年以來的歷史最長紀錄。

中小盤股估值溢價收窄: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對大盤股估值長期享有溢價,然而2016年以來,中小盤指數相對於大盤股的估值溢價已經收窄到歷史最低水準。

成交越來越向龍頭集中:2018年,成交量前1%的A股合計佔到市場成交量的15%,是2009年以來最高;成交量後30%的A股佔市場成交的比例是6%,是2009年以來最低。

數據顯示,A股市值正在逐步向核心資產集中,績差股邊緣化的趨勢則逐年突出。

數據來源:wind 截至7月31日

哪些股票是核心資產

尋找核心資產至關重要,但它的概念內涵卻非常模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底哪些股票才算是核心資產呢?

國盛證券認為,本輪核心資產的上漲,核心驅動力是增量資金推動,而外資是最重要的邊際增量。從相關性來看,外資的入場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核心資產的超額收益。因此,外資的持倉可以作為核心資產的重要參考。

數據顯示,北向資金的核心持股均為細分子行業龍頭,盈利穩定。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於消費、醫藥、信息技術等。

數據來源:wind 截至7月31日

從公募基金的角度看,其倉位也在向核心資產集中。過去3年,公募重倉持股呈現出明顯的集中化趨勢,行業分布向食品飲料、金融地產、家電集中,TMT和周期板塊倉位普遍下滑。此外,公募在“核心資產”股票的配置比例也在不斷抬升。

數據來源:wind 截至7月31日

也有人認為,雖然核心資產指的是真正有競爭力、有成長性、有龍頭地位的公司,但並不等於規模大、市值大的公司,也並不一定以消費板塊為主。未來真正的核心資產,應是可以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產能,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公司,或者可以依靠品牌溢價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的公司。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薑超近日發表文章認為,未來在存量經濟佔比增加的情況下,那些能夠持續投入資金來鞏固市場地位的食品類龍頭企業,或是持續投入研發創新提高產品品質的周期和科技類龍頭企業,才是中國真正的核心資產。

在光大證券看來,消費是真成長,科創是政策所向。個股的長期超額收益,可能來自於兩個維度:一是宏觀的周期趨勢,二是微觀的壟斷勢力。壟斷造就護城河,周期決定護城河的成色。中國已經進入勞動稀缺、資本過剩的新格局,意味著消費和科創是長期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消費佔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決定了消費的比較優勢,科創則是未來十年政策持續發力的大方向。

此外,中泰證券下半年看好的兩大方向,一是科技成長,二是核心資產。中泰證券篩選出了38隻核心資產股票,篩選標準包括:行業龍頭或者市值已經過千億;市值排行全球前列,且PEG低於國外龍頭企業,存在市值重估的空間;資產負債率小於同行業;ROE顯著高於同行業;無商譽減值風險。

近期市場對核心資產、消費白馬等“抱團”討論激烈,因為當前公募基金對必需消費的持倉已接近歷史上三次“抱團”的高點。

目前來看,機構一致預期“核心資產”抱團還不會終結,原因有三點:盈利預期還在、沒有系統性高估、增量資金偏好。

從歷史比較緯度,核心資產階段性遇到波折的可能性在於此後整體核心資產業績連續低於預期、與新興成長方向業績形成剪刀差。抱團本質上是對盈利的抱團,起於盈利增速提升,終於盈利預期扭轉。

值得注意的是,據興業證券分析,外資對核心資產標的操作手法整體可概括為三步:一、底部吸收大量優質底倉籌碼;二、浮動籌碼會隨著股價上漲,估值較高,適當做一部分盈利兌現;三、待股價、估值等回歸合理性,再度吸收籌碼。這樣循環往複,逐步掌握定價權。

編輯:常佳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