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一發燒,立馬用退燒藥,這些常見的退燒方式,家長快別用了

寶寶一發燒,寶媽就心焦,心一焦,就恨不得把知道的退燒招數都搬出來。

但是,在心焦之下,寶媽容易病急亂投醫,掉進一些退燒方法的誤區中。

我接診過不少發燒寶寶,本來在家休養幾天就好了,卻被這些誤區坑的多燒了兩天。

誤解①

一發燒,第一選擇就是

同時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現在公認的兒童使用相對安全的退熱葯。於是,有的寶媽只要遇上寶寶發燒,第一選擇就是同時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但是,注意但是!寶寶吃退燒藥,首先的選擇應是使用單一退燒藥。因為,重複使用藥物會造成體溫過低,寶寶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也會增加。

寶媽想讓寶寶早點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單一使用藥物就能退燒的情況下,為了讓寶寶早好一會會,就冒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實在是不劃算。

如果寶寶在服藥後4h內體溫再次升高,出現了明顯的不適癥狀,可以使用第二種藥物。

誤解②

退燒藥打開了

下次還能繼續用


藥物和食品一樣,也是有「保存期限」的。廠家說的保存期限,那是指沒開封狀態下的。一旦藥品開封了,保存期限就會縮短。

一旦開封了,藥品的有效期就只剩下其剩餘保存期限的25%。

有點繞,給大家舉個例子,你這回買的退燒藥,還有一年才過期,但是因為打開了,有效期就只剩下3個月了,若是4個月後寶寶發燒,就不能用它了。

誤解③

超過38.5℃

就必須使用退燒藥

中國發熱指南建議,寶寶的體溫達到38.5℃就可以用退燒藥了,但這不代表,到了38.5℃就絕對、必須給寶寶用退燒藥!

發燒本身不是病,是人體與疾病對抗時的一種表現,體溫高不代表病得嚴重,低了也不意味病得輕。

吃退燒藥,主要是為了緩解寶寶因發燒而產生的不適。因此,只要寶寶精神頭足,吃嘛嘛香,即使體溫超過了38.5℃,也不用吃退燒藥。

但是,如果寶寶曾出現過熱性驚厥,即使體溫沒有到38.5℃,也需要服用退燒藥預防。

此外,如果寶寶出現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煩躁,甚至昏睡、昏迷、嘔吐、抽搐等情況,即使體溫低於38.5℃,也需要儘快就醫。

誤解④

用了退燒藥

寶寶一定會立刻退燒


寶寶吃了退燒藥,但臉蛋還是紅紅的,身體還是燙燙的。寶媽就急了,心想:寶寶吃藥了,為什麼還不退燒?

退燒藥要發揮藥效,一般至少需要0.5~1h,而且藥效發生後,體溫一般下降1~1.5℃。若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寶寶體溫瞬間恢復正常,那我還要質疑這是哪個「江湖神葯」呢。

通常,退燒藥藥效的持續時間是4~8h,藥效過後,體溫還是可能上升的,這都是正常的,寶媽不用太過擔心,按照說明書上的間隔時間,繼續給寶寶服藥即可。

誤解⑤

寶寶發燒了

物理降溫能退燒


有的寶媽覺得「是葯三分毒」,因此遇上寶寶發燒,首先想用物理方式幫寶寶降溫,不行了再用退燒藥,但有的方法降不了溫,還讓寶寶更難受。

● 酒精擦身。其實只是擦拭部分溫度降下來了,寶寶的體溫實際並沒有降下來,而酒精可能會刺激寶寶的皮膚,嚴重時還會通過皮膚進入體內,造成酒精中毒。

● 溫水洗澡或擦拭。安全是安全,但效果不大,只是降低了寶寶的體表溫度,實際體溫沒變。

而且,寶寶發燒時本來就昏昏沉沉,只想睡覺,哪會樂意像「煎餅」一樣被翻來翻去。不過,如果有的寶寶覺得這樣舒服,寶媽可以給他洗洗擦擦。

● 捂汗。寶寶發燒後,體溫本來就高,再給他捂上厚厚一層,熱量散不出,寶寶不僅更難受,體溫還可能會繼續升高,嚴重時甚至會誘發抽搐。

面對寶寶發燒,寶媽需要做的,其實不應該叫物理降溫,而叫提高舒適度。

說白了,就是怎樣能讓寶寶舒服就怎來。熱了,就少穿衣服,開冷氣機,控制室溫在24~26℃。出汗多了,就擦汗,換下汗濕的衣服,及時補充水分。

總之,就是讓寶寶舒舒服服的,才能有精神去打疾病。

誤解⑥

熱性驚厥會燒壞腦子


寶寶發燒時媽媽本來就緊張,有的寶寶還會再弄點大動靜,燒著燒著,竟出現四肢抽動、牙關緊閉、翻白眼、面色發青,甚至口吐白沫等情況,分分鐘嚇死老母親,以為寶寶發燒燒壞腦子了。

在這,我可得先給寶媽們吃顆定心丸:別擔心,這種情況是熱性驚厥,看著嚇人,其實沒啥事。

熱性驚厥就是發燒引起的抽搐,一般在1~5min內自行緩解,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更不會燒壞腦子。一般6個月到5歲的寶寶容易發生熱性驚厥,過了5歲就很少發生了。

如果遇見寶寶發生熱性驚厥時,咱急歸急,千萬別慌,不要去掐寶寶人中,往嘴裡塞毛巾或筷子、壓著寶寶強行限制他活動,這些搞不定驚厥,還容易傷到孩子。

遇上熱性驚厥,

正確的做法是這樣的

· 把寶寶放在平坦柔軟的地方,並保證他不會掉下來。

· 去除靠近寶寶周圍的堅硬或尖銳物品。

· 讓寶寶側臥,頭偏向一邊,鬆開領口和衣物。

· 驚厥過後,儘快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寶寶一發燒,寶媽就急得心發慌。但是,寶寶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發燒正是寶寶在與病菌鬥爭的表現,作為寶寶的最強大後援,大家可得穩住了,別掉進了退燒的坑裡,給戰鬥中的寶寶拖了後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