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互聯網行業報告》:創業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嗎?

寒冬到底冷不冷?數據告訴你答案。

互聯網行業的興衰是創業難易程度的風向標。從2015年以來,互聯網發展進入轉捩點,融資趨向理性。縱觀2018年,並購項目數量下降但交易規模再創新高;IPO勢頭強勁,海外上市成為首選;細分領域中,電子商務行業吸金力強勁,位居融資數量及融資規模Top1。

所以,互聯網究竟還是不是創業、就業的首選行業?創業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嗎?

答案就在投中研究院·《2018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數據報告》。

本期報告導讀

融資市場活躍度回歸理性 電子商務吸金力強

並購市場活躍度降低 交易規模大幅提升

互聯網IPO勢頭強勁 海外上市成首選

2018年互聯網行業熱點回顧

01

融資市場活躍度回歸理性

電子商務吸金力強

自2015年以來,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轉捩點,融資活躍度逐步回歸理性,資本寒冬下,投資機構勒緊錢袋。縱觀2018年,互聯網細分領域中,電子商務行業吸金力強勁,位居融資數量及融資規模Top1。

互聯網融資活躍度回歸理性 規模小幅回溫

2018年,互聯網融資活躍度回歸理性,融資案例數量1085起,較2017年下降2.86%;融資規模小幅增長,總金額達936.17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4.62%。自2015年以來,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轉捩點,融資活躍度逐漸回歸理性,資本寒冬下,投資機構勒緊錢袋。融資規模方面,2018年互聯網行業小幅回溫,細分領域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熱點領域融資活躍。

互聯網細分領域融資數量及規模

互聯網市場重點融資案例

縱觀2018年,互聯網細分領域中,電子商務領域位居融資數量及融資規模Top1。電子商務行業吸金力強勁,融資案例數量448起,融資規模達358.48億美元。在2018年國內互聯網企業獲得VC/PE融資案例TOP10中,電子商務佔據3起,分別是美團點評、美菜網、匯通達,資本市場對電商領域持續保持信心。

2018年國內互聯網企業獲得VC/PE融資案例TOP10

(部門:US&M)

02

並購市場活躍度降低

交易規模大幅提升

綜合前幾年來看,互聯網行業並購交易一直處於增速發展的階段,然而進入2016年後,互聯網行業並沒有延續2015年的火熱,並購市場活躍度逐步回歸理性。2018年,並購交易案例數量小幅下降,交易規模大幅提升。

互聯網行業宣布交易規模暴增

2018年,互聯網行業並購市場宣布交易案例數量345起,較2017年下降9.45%,披露並購金額394.61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02.21%。受世紀華通收購盛躍網絡、美團點評收購摩拜等大金額交易案例影響,2018年互聯網行業宣布並購交易規模暴增。互聯網行業宣布並購交易小幅下降,經歷過2015年的野蠻增長後,資本市場普遍減少非理性投資,互聯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資本競爭環境下的被並購方,為延續競爭力無奈做出賣身選擇,未來的資本整合或許不可避免。

互聯網行業完成並購交易規模創新高

2018年,互聯網行業並購市場完成交易案例數量180起,較2017年下降17.81%,披露並購金額325.88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269.66%。綜合前幾年來看,互聯網行業並購交易一直處於增速發展的階段,然而進入2016年後,互聯網行業並沒有延續2015年的火熱,受資本市場寒冬,經濟下行的衝擊,市場亟待穩定,另一方面可理解為市場正變得更加理性和務實。

互聯網細分領域並購數量及規模

互聯網市場重點並購案例

交易規模Top1:江南嘉捷收購三六零科技100%股權。

360借殼江南嘉捷(601313.SH)回歸A股。360作價504.16億元置入江南嘉捷,交易完成後,周鴻禕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63.7%。作為中概股私有化回歸A股的典型代表,三六零在長達三年的“歸途”中一度面臨諸多爭議,但最終順利闖關,在2018年2月28日以借殼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登陸A股後的三六零,依然需要直面來自業績的壓力。在此前重組方案中,三六零曾作出2017-2020年四年實現扣非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2億元、29億元、38億元41.5億元的業績承諾。

2018年國內互聯網企業重大完成並購案例

(部門:US&M)

03

互聯網IPO勢頭強勁

海外上市成首選

2018年,IPO市場爆發式增長,一半以上中企選擇於港股或美股上市,受港股“同股不同權”政策的利好影響,加上美港股上市周期較A股短,很多互聯網公司紛紛投身美港市場,繼2014年之後,互聯網公司迎來最瘋狂上市潮。

IPO融資數量大幅提升

2018年,有 19 家互聯網中企完成IPO,募資總規模達126.2億美元,與2017年相較,IPO數量增長72.73%,募資總規模增長339.42%。2018年,無論從IPO中企數量上和募資總規模上,互聯網中企IPO漲幅明顯。受港股“同股不同權”政策的利好影響,加上美港股上市周期較A股短,很多互聯網公司紛紛投身美港市場,繼2014年之後,互聯網公司迎來最瘋狂上市潮。

IPO融資案例

交易規模Top1:美團點評港交所主機板上市 募資331.39億港元。

隨著美團點評(03690.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港交所迎來近十年最大互聯網平台公司,美團也成為繼小米之後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企業。從“吃”到“生活”,從外賣到出行、差旅、娛樂、購物,美團構建了“Food+Platform”的戰略核心,並實現了完整的online-offline閉環,形成一個超級平台。

2018年國內互聯網行業IPO企業重點名單

海外上市為互聯網中企首選

IPO上市板塊:3家互聯網中企於國內A股上市,16家選擇於海外板塊上市。2018年, 海外依舊為國內互聯網中企首選的上市板塊。IPO募資方面,港交所上市8家,IPO共募資79.14億美元,位於各版塊首位。2018年,中國證監會對於互聯網行業的IPO監管依然趨嚴,一半以上中企選擇於港股或美股上市。

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