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H1VC/PE數據曝光:募投同比腰斬,誰是最活躍機構

文 | 劉夢晗

來源 | 投中研究院

一、基金募資持續滑坡,美元基金募資動力強勁

自2018下半年始,中國VC/PE市場基金募資出現明顯滑坡,新成立基金及募集完成基金數量及規模持續走低。然而美元基金逆勢而上,2019年上半年,多支大額美元基金接連完成募集。憑借美元基金在投資退出上的獨特優勢,更多機構傾向於採用人民幣和美元雙幣種基金進行募資和投資,美元基金頗受資本青睞。

1、完成募集大幅滑坡機構募資兩極分化嚴重

2019上半年,VC/PE募集完成基金共271支,同比下降51.69%,募集總規模544.38億美元,同比下降30.17%。雖然大部分機構面臨募資難題,但頭部優質機構依舊能獲大量資金。在募集完成的271支基金中,12支基金募集規模超十億美元,數量佔比雖不足1.5%,但募資總額卻高達308.08億美元,佔2019上半年募資總額的56.59%,基金募資兩極分化愈發嚴重。

2、多支大額美元基金接連完成募集

2019上半年,雖然美元基金僅完成募集13支,但單筆基金募資均值高達11.48億美元,多支大額美元基金接連完成募集。其中,規模最大的為TPG亞洲資本,完成第七期基金的募資,超額募集超46億美元,此外,45億美元的華平中國二號基金、25億美元的德弘資本首期基金也相繼完成募集。

從下圖所列基金LP類型來看,主要資金來源以投資機構、企業投資者為主。由於當前市場監管趨嚴,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募資渠道受阻,此類金融機構LP難以持續資金供給,佔比僅10%左右。

3、2019上半年重點VC/PE機構募資情況

4、機構普遍降低目標募集規模預期

2019上半年,共計419支基金進入募資階段,同比下降33.17%;目標募資規模達1019.56億美元,同比驟降76.06%。自2018下半年開始,基金募資難度日益加劇,機構普遍降低規模預期,千億級產業基金集群減少,目標規模顯著下滑。從細分基金類型來看,2019上半年基金類型分布相對較廣,但依舊集中於成長及創投型基金。

5、美元基金份額日益擴大

2019上半年,在進入募資階段的419支基金中,依舊為人民幣基金佔主導地位,而美元基金緊隨其後,數量49支,佔全部基金數量的11.69%,而同比2018上半年,美元基金數量佔比僅4.47%,由此可知美元基金的市場份額日益擴大。在中國整體基金市場募資難的形勢下,美元基金募投退優勢顯現,市場對美元基金信心更加充足。

從下圖所列基金LP類型來看,開始募集基金已獲悉的LP類型中,企業投資者數量佔比最高,保持在40-60%之間,其中上市公司佔比20%左右,成為基金主要的募資渠道之一。

二、創投市場發展降溫,長租公寓重燃戰火

2019上半年,由於募資難持續加劇,可投資金缺乏蓄力,導致VC/PE機構投資節奏放緩,投資邏輯更加注重對項目的盈利模式和業績情況等指標的考量,加強風控管理,並更多以聯合投資的方式進行風險分散,創投市場總體投資風格趨於保守謹慎。

1、創投市場發展整體降溫

2019上半年,創投市場並未延續2018年的活躍態勢,融資交易活躍度顯著下行,交易規模腰斬,市場分化現象愈發明顯,創業項目資金爭奪形勢激烈。2019上半年創投市場情況具體如下:融資案例數量共計1910起,同比下降50.52%;融資總規模達232.04億美元,同比下降54.46%;融資均值達1214.87萬美元,同比下降7.98%;億美元級別大額交易案例39起,同比減少45.07%。

2、創投市場細分輪次情況

從創投市場細分輪次來看,2019上半年,項目投資依舊集中於早期的天使輪至A輪區間。其中,從融資數量來看,A輪融資案例數量共計899起;天使輪融資案例數量共計384起,早期項目(種子輪至A輪)融資案例總數量佔比達70.52%。

3、創投市場細分領域投融資情況

2019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的投資熱點集中在IT及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健康等領域。其中,IT及信息化融資案例數量最多,共計315起;醫療健康融資總規模最大,達37.87億美元;房地產-長租公寓領域融資均值最高,達7141.5萬美元。

4、長租公寓領域重燃戰火

2019上半年,創投市場行業風口逐步消退,但依然有熱點湧現——曾因哄抬資金搶房源、租金貸、甲醛門等各種亂象而日漸降溫的長租公寓,近期重燃戰火,蛋殼公寓和自如相繼完成5億美元融資,榮登融資規模榜前三,並使長租公寓成為創投市場融資均值最大的行業。隨著長租公寓市場優勝劣汰進程推進,加之國家多項政策助力,市場將不斷規範完善,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5、創投市場重點融資案例

三、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整體投資趨勢下行

2019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投融資整體趨勢下行,從2018下半年開始投資活躍度降低,投資行為延續謹慎態度,投資機構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更加注重對項目盈利模式、業績的考量,導致大額交易減少。

1、私募股權市場投資趨勢下行

2019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整體形勢下行,交易案例數量及規模連續滑坡。在日漸常態化的“募資難”環境下,可用資金急速收緊,中後期投資也變得更加困難。2019上半年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具體情況如下:融資案例數量共計924起,同比下降31.50%;融資總規模達376.04億美元,同比下降36.07%;融資均值達4069.71萬美元,同比下降14.03%;億美元級別大額交易案例127起,同比小幅減少。

2、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各輪次融資情況

從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來看,絕大部分交易類型屬於戰略融資,融資案例共計705起,佔比76.30%,融資總規模達182.10億美元,佔比44.21%。本季Buyout交易方面也表現突出,Buyout交易總規模68.09億美元,均值高達1.70億美元,其中跨境並購8起。

3、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細分領域融資情況

2019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分布在以下20個領域,其中:製造業融資最活躍,案例數量共計165起,同時融資總規模最高,達62.90億美元;而體育行業由於跨境大額交易,融資均值最高,達2.32億美元。

4、汽車行業表現亮眼

2019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汽車行業表現優異,雖融資案例數量僅36起,但億美元級別以上大額融資佔11起,融資均值高達1.2億美元。其中,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網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完成1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軟銀願景基金,成為上半年全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交易事件,本輪融資後車好多集團估值超90億美元。此外,蔚來汽車獲得亦莊國投1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為上半年全行業規模第二大的交易事件。

5、私募股權市場重點融資案例

四、VC/PE機構投資活躍度降溫機構兩極分化加深

2019上半年年,VC/PE投資機構募資難、投資貴的形勢依舊沒能緩解,即便是頭部優質機構,投資活躍度與往期相較降溫不少;與此同時,機構優勝劣汰進程持續,兩極分化格局繼續加深。

2019上半年,國內外共計2298家VC/PE投資機構參與了投資,投資案例數量30起以上的僅3家分別為騰訊、紅杉中國、IDG資本,20起以上的有12家,10起以上的有23家,而僅參與1起投資交易的VC/PE投資機構多達1687家。

VC/PE市場進入新常態,投資機構普遍加強風控管理並關注項目盈利及業績,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與此同時,機構優勝劣汰進程持續,兩極分化格局繼續加深,極少數的頭部機構能夠維持相對較高的活躍度,而大多數中小機構深陷遲滯的運營狀態,募投退各環節進展緩慢,周期拉長。

五、2019H1VC/PE市場政策盤點(6月新增政策)

6月,國家稅務總局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指引》做出了跟進梳理,形成了最新《指引》指引指出優惠事項匯編繼續按照三個階段對企業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分類整理,在內容上展示了支持創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最新成果:

——在促進創業就業方面,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稅範圍已由年應納稅所得額30萬元以下逐步擴大到300萬元以下,增值稅起徵點已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政策已“提標擴圍”,並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政策範圍。

——在鼓勵科技創新方面,一是為進一步促進創新主體孵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免征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享受主體已擴展到省級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的眾創空間;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所得稅政策已推廣到全國實施。二是為進一步促進創業資金聚合,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的單戶授信額度,已由10萬元擴大到1000萬元;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約免征印花稅。三是為進一步促進創新人才集聚,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減征個人所得稅。四是為進一步促進創新能力提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逐步加大,企業委託境外發生的研發費用納入加計扣除範圍,所有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均由50%提高至75%,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已推廣到所有製造業領域。五是為進一步促進創新產業發展,軟體和集成電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適用條件進一步放寬。

數據說明

• 報告中數據來源均為CVSource投中數據。

• “中企並購市場”是指由中國企業作為買方、賣方以及投資標的披露的交易

• 私募基金交易包含了由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的交易,也包含了由金融機構和公眾公司進行的本質是私募股權投資性質的交易

數據未包含交易

• 傳聞的交易或不確定的交易

• 無形資產以及實物資產轉讓

• 基金份額的轉讓

• 新建公司的投資

• 企業內部的並購重組

• 案例數量不包含以名義金額交易或無償轉讓

匯率換算

為剔除匯率的影響,我們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法律聲明

本報告為上海投中信息谘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投中信息)製作,數據部分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本報告隻作為投資參考資料,報告中信息及所表達觀點並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本報告包含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本、數據、圖片、圖標、LOGO等)的所有權歸屬投中信息,受中國及國際版權法的保護。本報告及其任何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於文本、數據、圖片等)在用於再造、複製、傳播時(無論是否用於商業、盈利、廣告等目的),必須保留投中信息 LOGO,並注明出處為“投中研究院”。如果用於商業、盈利、廣告等目的,需征得投中信息同意並有書面特別授權,同時需注明出處“投中研究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