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陪母親戰勝癌症時:我突然想大喊,活著真TM好!

播放GIF

沒有人繞得過生死,對死亡的認知就是對生命的認知。

通常,人們會覺得死亡對於每個家庭、每個經歷它的人而言,是悲傷、痛苦和無法挽回的喪失。

但是,死亡帶來的痛感,有時或許是一劑成長的催化劑。

當我們確信那一天終會來臨,並坦然接受的時候,思考我們有限的生命應該用來做些什麼,就成了當務之急。

關於這個話題,書單團隊裡的95後小夥伴小九,親歷親人病痛,意識到了責任和使命,意識到愛的重要,從而努力去活出自己。

在這個意義上,死亡或許是世上最好的發明。

—— 書單君

「我準備好了」

眼淚一顆一顆地落下來,保羅用輕柔而堅定的聲音,清楚明白地說:「我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的意思是,他準備好了可以撤除呼吸輔助設備,準備好注射嗎啡,準備好去世了。

1977年出生的保羅·卡拉尼什,35歲時被查出肺癌,37歲時離開人世。

患癌兩年期間,他重返斯坦福大學的工作崗位,完成住院醫生生涯,獲得教授資格,女兒卡迪出生。他思索死亡的意義,寫下了這本《當呼吸化為空氣》。

今天,書單君把這本書推薦給你,捫心自問:與死神狹路相逢,有誰能夠真的準備好了與之交手呢?

作為醫生,保羅見過死神從他手裡搶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見過屍體解剖之後軀殼的消逝。只是這一次,被救治的主角不是別人,而是保羅自己。

這本薄薄的書,沒有淒厲的絕望,沒有劇烈的抗爭,沒有哀愁悲嘆,只有一個中年男人的萬千心事。癌症正在侵略保羅的軀體,癌細胞吞噬了他的意志。可是他卻在書中寫道:


你永遠無法到達完美的境地,但通過不懈的努力奮鬥和追求,你能看見那無限接近完美的漸近曲線。

我想保羅之所以說出這句話,也許是為了告訴我們,和上帝比賽輸贏從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雖將死,但仍前行。

< 即便我生命垂危,但只要沒死,我依舊活著 >

我們這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

假如有一天醫生告訴你,你(家人)得了癌症。生命只剩下10年、5年、3年、1年時,你會怎麼辦?

當你真正需要面對這一切時,你會如何做選擇?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也許我們會認為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保羅說,不要問「為什麼是我」,答案是:為什麼不是我。

在沒有得癌症之前,因為工作的重擔,保羅的婚姻開始亮起了紅燈,身體和體重急劇下降,背部酸痛,還有間歇性發作的嚴重胸痛。

在一次旅途中,保羅倒在火車長椅上無法動彈。保安請求他離開時,他痛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這是保羅第一次絕望地意識到自己可能快死了。


確診為癌症後,妻子露西決定陪伴在保羅身邊,挽救了他們之間亮起紅燈的婚姻。最讓人感動的是,妻子露西在浴室的鏡子上寫下了一行字:「我餘生每一天都想和你一起待在這裡。」

可是比起死亡,保羅更害怕的是自己離開人世之後,妻子無依無靠。他希望露西可以再嫁。可是露西卻選擇和保羅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終於他們決定要一個孩子。他們要繼續活著,而不是一無所事,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患癌期間,保羅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一邊接受藥物治療,一邊強忍著病痛帶來的折磨,重返手術台。甚至在查出癌症的9個月後,他仍然像個戰士一樣,天天做手術到凌晨。

比起恐懼帶來的折磨,保羅更喜歡向死而生。

尼采曾說:「生命體本質的特徵,就是不懈抗爭。」

書中最令人心痛的地方是,當保羅以為一切都回歸正軌時,癌細胞卻在悄無聲息地轉移。此前幾天,他還在手術台上挽救別的生命,一站就是30多個小時。

幾個月後,保羅的右肺出現了全新的腫瘤。這時,他知道人生中最後一次為他人做手術的時刻來臨了。

當他脫下白大褂,洗完手,收拾完東西開車回家那一刻,我彷彿看穿了這個中年男人的心事。

接下來,保羅的健康一去不復返。在放療過程中,他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體重急劇下降。

他不能去參加醫學院的畢業典禮,女兒卡迪出生時,他只能依靠輪椅的支撐才能走到婦產科。

虛弱的保羅甚至沒有力氣去擁抱剛出生的卡迪,但他的內心卻因為女兒卡迪的來臨而釋放出熾熱的光芒,他的人生因為卡迪的到來而變得圓滿。

播放GIF

我無法前行。我仍將前行。

迎接死亡是人生來就應該承受的苦難,這是既定的命運。

就在卡迪8個月大的時候,保羅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離世之前,保羅已經準備好了與死神進行最後一次正面交鋒,往後的日子他要沉睡很久。

他主動要求撤除呼吸輔助設備,注入嗎啡等待死亡的來臨。那天,保羅和妻子、家人和朋友,一一道別,隨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妻子露西寫的,露西告訴我們:


保羅臨終的最後一刻,他撫摸了一下女兒卡迪。那句「我準備好了」,極淡又極重,剎那間關照到生之脆弱,死之沉墜。

我想,在保羅離世時,他已經完成了此生的意義。他從家人與朋友身上獲得了關懷和鼓勵,在女兒身上感受到了希望和溫暖。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中,他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毅力,已經化成閃耀的光芒,也給別人帶去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直視驕陽》裡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死亡就像刺眼的陽光,直視驕陽不免帶來痛苦,但躲避並不能讓它自動消失;相反,即使看不見它,它也籠罩著你的時時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驅使著你的行為和選擇。

向死而生,不是活著的人與等候在生命盡頭的死亡之間的一種外在關係,而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死亡已經在場。

只有了解死亡真正的意義,才能更好地活著。

就像保羅,他知道他的身體在都無法前行,但是他的精神和力量會一直前行,陪伴在我們每個人身邊,帶給我們信心和鼓勵。

直到有一天......

我曾經以為這個話題與我無關,直到有一天,癌症發生在我母親身上,醫生告訴我5年的存活率極不樂觀時,我才猶如遭遇雷擊。

看著病房裡日漸消瘦的母親和其他患者時,我突然有很強烈的恐懼。我恐懼明天和意外,更恐懼癌症家屬這幾個刺眼的字。

我不知該如何和母親相處,也不知如何自處。直到有一天,《當呼吸化為空氣》這本書出現在母親病床前,我才嘗試著去讀這本書。

當我看到保羅說到未知的壽命時,內心除了震撼還有慌張:


假如還有10年壽命,那麼就去當醫生,去完成他救死扶傷的使命;如果還剩1年,那麼就去寫作,把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探索寫入書中;如果還剩不到幾天,那就好好陪在家人身邊,珍惜僅剩不多的相處時光。

可是,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壽命還剩下多少。

當我們身強力壯時,從不畏懼死亡。但當我們知道自己生病時,卻對死亡的感受變得極其強烈和敏感。

那天,母親躺在病床上,告訴我她想剃個光頭,讓我陪她去買一頂假髮。

回醫院的路上,她問我:「在有限的生命裡,你最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我答不上來,也想避開這個問題。

走了一程之後,母親開口:


「你看保羅,當別的同學都選擇高薪和沒有壓力的工作時,他卻選擇當一名醫生。因為他想要研究癌症,探索生命的意義,想要拯救病人,和死神作鬥爭。後來他自己得了癌症,還堅守在崗位上給病人手術,還用生命的體驗,寫下了這本書。真是一個活得明白的人啊。」

我突然反問她:「那麼你呢?你這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癌症這兩字你難道不怕嗎?」

母親緩緩開口:「以前我追求家庭美滿,事業能夠幫助更多人,現在也是如此。癌症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並不能取代我的整個生活。」

在母親的眼中,我看不到真正癌症患者的恐懼,反而看出了異常的冷靜和堅強。

就像書中的保羅一樣,他們都沒有自暴自棄,一如既往地投身到自己往常的工作中,不放棄對生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

在保羅和我母親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可貴的東西:理解痛苦,善待痛苦。生活不能一昧地逃離,只能直面恐懼,向死而生。

???

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但終有一天,它會與我們狹路相逢。

癌症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當你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時,還能像個戰士一樣活著,我想這就足夠了。

這讓我想起了母親病房裡的李老師。她才32歲,處於事業巔峰期,但是一次體檢卻意外地查出乳腺癌浸潤性三級,晚期。

這個消息對她來說,簡直像匕首一樣,直刺心臟。但她卻顯得比一般人更為鎮定,原因是她帶的班級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她不能在這個時候倒下。

於是,李老師白天在學校裡教書,晚上回醫院化療。她有一頭漂亮的長髮,但化療讓她頭髮變得稀疏,皮膚變得暗黃。

然而在她臉上,我看不到抱怨和戾氣。她很配合醫生的治療,也很珍惜和孩子們呆在一起日子。

李老師手術那天,醫院裡除了她的丈夫外,還有很多學生和學生家長。

在黑澤明的《生之欲》中,那個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句廢話」的公務員,意識到死亡將至才開始反思人生,在死之前才算是真正地活過一回。

《當呼吸化為空氣》這本書,與其說是引領我們坦然直視「死」,不如說是邀請我們縱身躍入「生」。

因為,死亡是關於自由永不熄滅的啟蒙。

播放GIF

《當呼吸化為空氣》 保羅·卡拉尼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