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資一家合肥本土便利店品牌,今日資本想要什麽?

又一家坐標合肥的便利店受到了資本的偏愛。

鄰幾便利店宣布已經於近日完成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今日資本領投、公司A輪領投方,老股東源碼資本加碼跟投。前後算來,鄰幾便利店已經獲得總金額近3億元的3輪融資。

喜提融資,鄰幾靠什麽?

這是一家你可能聽都沒聽說過的便利店。

鄰幾初次在合肥亮相,也不過是2017年十月份,誕生之初,這家便利店就很神秘。當合肥本土的社區生鮮超市像生鮮傳奇、誼品生鮮已經名聲大噪之時,關於這家便利店,網絡上還搜不到太多的資料。

這家便利店能獲得資本的駐足,首先還是因為它有著足以讓人豔羨的擴張能力。

根據

聯商網

的報導和一些公開的資料,截至2017年12月底,鄰幾便利店在合肥還僅僅只有10家門市,而後隻用8個月的時間,鄰幾在合肥和蕪湖就開出了100家門市。2018年5月,鄰幾兼並了合肥當地的“友門鹿”便利店,再拿下30多家便利店。

截止2019年3月,鄰幾在合肥、蕪湖、馬鞍山共有200多家便利店,是目前安徽省連鎖網點最多的便利店公司。

鄰幾和普通便利店形態其實並無異樣,但在熱食方面,鄰幾做的似乎比其他便利店要多一些。在某種程度上,鮮食決定著一個便利店的毛利。

作為便利店,鄰幾提供早、中、晚、下午茶、宵夜一日五餐,有鮮食包子、關東煮、茶葉蛋、熱狗等即食熱食,還有現磨咖啡、現磨豆漿、冰淇淋和代表著合肥地方特色的豆乾、糯米雞、熱乾面等。 而且其大部分門市為24小時營業製,休閑區也是標配,這一點,北京的很多便利店都難以做到。

鄰幾的創始過程充滿著戲劇性。

這家便利店的創始團隊幾乎全來自於另一便利店企業“十足”的離職高管。幾位離職高管最初創建鄰幾時開出了10家分店,直到2017年12月,創始團隊又力邀原十足董事長劉忠建加盟並出任CEO。

劉忠建的職業生涯本有著超市管理的基因,他本人就是中國第一批便利店的從業者。1998年學校畢業後劉忠建就入職了人本超市,2000年創建便利店十足,並帶領團隊從0到1,開出了1800家店。

鄰幾的轉折就此發生,劉忠建迅速吸引了一批便利店行業的經驗豐富的人加盟,鄰幾也正式邁出了大肆擴張的步子。

根據鄰幾公開的數據,其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6000元,可比門市的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並購的友門鹿的店鋪銷售增長超過35%,鮮食佔比超過了30%,線上銷售佔比超過10%;毛利率達到國內頭部便利店的水準,且已有50%以上店鋪邁過了盈虧平衡點。

對於投資鄰幾便利店,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給出了她的理由:

劉總(劉忠建)和團隊是二次創業了,他們的定位抓得很準,專注在二線城市,猛搞鮮食即食,直營加上收購,密集開店,在局部城市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他們的執行力超強,一起住集體宿舍,睡高低鋪,還每天跑步鍛煉。我相信以他們這樣的創業激情和執行力,去PK日系的便利店,不是很大的問題。

鄰幾便利店喜提3000萬美元融資,“投資女王”徐新則在零售消費領域繼續加碼。

今日資本想要什麽?

可以說,鄰幾是今日資本投出的第一家正兒八經的便利店。

從去年開始,今日資本就加大了在消費領域的布局——去年8月份今日資本參與了同樣在合肥的社區生鮮便利店誼品生鮮的A輪融資,近日還在其B輪的融資中加注。去年11月,今日資本還投資了無人連鎖便利店24鮮便利店。今年1月份,今日資本也已經毫不猶豫地邁進了社交團購領域,參與了鄰鄰壹3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截圖來自IT桔子

正是因為便利店具有著極強的擴張屬性,以本地生活服務為基礎的便利店業態在獲得更多的資本青睞。這個國人已經不陌生的消費業態正在進行著新一場的較量。

虎嗅作者房煜在文章《7-Eleven的慢與中國便利店的快》中寫過,便利店業態在中國還處於生長髮育期,市場廣闊,行業增速令人興奮。數據顯示,在2017年,百貨業態全行業看已經是負增長,商超的日子也不太好過,有人增長有人收縮。唯有便利店,全行業增速高達20%。

“在這樣一個市場,你說要冷靜、要穩住、要控制自己的欲望,確實是比較難。更何況,便利店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個全國品牌(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的便利店品牌),而7-11已經開遍了世界,這會刺激人的征服欲”。

而今日資本投資鄰幾,它想要“征服”的還是二三線城市的市場。

中國本土品牌都會對標的7-11,還有全家、羅森這樣已經較為常見的便利店品牌,依然駐守著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二三線的便利店市場還相當安靜。

行業已經達成了共識——未來,便利店的機會在二三線城市。同時,通過一線城市異塵餘生周邊的二三線城市,也能將便利店後台的供應鏈能力發揮到最大。

但是除了“擴張”,便利店在這兩年的關鍵詞還有“倒閉”。

去年八月,鄰家便利店就進入了倒閉階段。大勢已去的還有全時——2月22日,據第一財經報導,羅森已經計劃收購全時便利店在華東、重慶地區的絕大部分門市,整體規模約近百家店。

鄰家和全時的倒閉都伴隨著P2P泡沫爆雷的背景,並不只是它們的運營問題。但便利店行業顯然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上述房煜文章中還有寫到,從中國零售業其他業態的發展來看,基本規律是先跑馬圈地,發展規模,佔地為王后,再精細治理,一個從大亂到大治的過程,但很可惜,這一套在便利店玩不轉:便利店的核心是單店模型成立,再追求密度,而不是規模。因為追求密度,物流供應鏈和運營成本才劃算。

便利店的模式就是培養出成熟的單店模型,再去複製。所以單店一定要盈利,單店模型一定要成立,這和互聯網思維的流量打法完全相反。但要點在於,一個城市不是一個單店模型就可以通吃,特別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通常來說,一個城市至少要有商圈店、社區店、校園店、交通樞紐店四種模型,但是不同城市還有不同變化,比如深圳還需要有工廠店。

而“在這點上,中國本土便利店,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有序的資本大軍進場之後,中國本土便利店的話題這才剛剛開始聊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