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活下去”到成立維穩組,房地產冬天真的來了嗎?

地產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繼萬科喊出“活下去”之後,近日杭州市一街道辦又成立了“房地產維穩工作長官小組”

據澎湃新聞消息,11月12日,蕭山區蜀山街道辦事處辦公室發布關於“成立蜀山街道房地產維穩工作長官小組”的通知。成立房地產維穩小組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對房地產企業的監管,妥善處理購房者的合理訴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那麽問題來了,房地產維穩小組?這是什麽操作?釋放了什麽信號?吃瓜群眾可能都要一頭霧水了。

杭州蕭山誕生首個地產維穩小組

據券商中國報導,這份“維穩”通知由蕭山區蜀山街道辦事處辦公室發布,全名為《關於成立蜀山街道房地產維穩工作長官小組的通知》。

《通知》顯示,為強化對房地產企業的監管,妥善處理購房者的合理訴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切實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經研究,成立蜀山街道房地產維穩工作長官小組。

長官小組下設1名組長、1名常務副組長和三名副組長,並在長官小組下設辦公室,該街道城建科負責具體的維穩工作。

不過,由於輿論對於“房地產維穩”的反響太過強烈,社會誤讀太多,這個通知目前已經被刪除了

據蜀山街道城管科相關人士表示,其所在的街道房地產項目較多,成立工作小組主要是為了穩定,小組主要是處理欠薪等勞務糾紛,對於降價維權等市場化的事宜主要起到溝通作用

進入10月,蕭山樓市出現部分項目去化不理想、降價等現象。成立房地產維穩小組的蜀山街道前期的高價地較多,但在售項目不多,前期已銷售項目多有維權現象。

房價調整帶來個別“維權”現象

杭州鏈家數據顯示,杭州房價成交均價近四周均穩定在3萬元/㎡,較6月份的3.5萬元/㎡的均價下跌了約15%。

據悉,7月、8月起,杭州市外圍的區縣包括臨安區、富陽區開始出現成交的明顯下降,部分項目出現優惠,第三個出現變化的則是蕭山區。

房價的調整,在一些地區個別建案出現了老業主“維權”的現象。這種現象早些年在國內其他地區其實也出現過。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這種老業主“維權”的現象基本都發生在新房市場,這些建案的投資客佔比相對較高,開發商由於市場不景氣或者回籠資金的需求降價促銷導致了他們房產账面價值的縮水,早先購房者就會找開發商理論。

不過,對於“隻準漲不能跌”這種“維權”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投資都有風險,不動產的特殊金融屬性也不能除外,個別因為價格調整的“維權”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

一位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類似“維權”現象他們壓力很大,如今開發商拿地推盤都是按照政府規定和市場規律進行的市場行為,應該尊重市場規律。他們此前一個建案因為裝修價格標準出現了部門業主要求核價。

該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建案都是精裝修交付,業主認為裝修價格高了,如果最後經過再次測算,裝修成本高於此前定的價格,業主往往也不會補開發商的差價。

如何解讀房地產“維權”?

財經自媒體人齊俊傑評論道,“維權”這種事,只有樓市才會發生。大家都說,股票市場48買的中石油,最低跌到7-8塊了,也沒見老股民去找中石油維權;去年買的新車,今年廠家降價了10%,你也不會去理論;甚至菜場大媽買菜買貴了,也都知道自認倒霉。怎麽就房子買貴了就能維權呢?這搞得開發商壓力也很大,有的開發商甚至說,漲價降價,這都是市場規律,這些房鬧一折騰,根本就沒辦法通過降價快速回款,所以越是艱難的時刻,可能資金鏈越緊張。

事實上,很多房鬧也不好意思直接說自己買貴了,他們總是找一些借口,比如說開發商的裝修不達標準。由於之前簽訂的都是雙合約,也就是購房款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裝修合約,所以他們要求開發商返還的是裝修合約那部分,並振振有詞,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的形象,控訴開發商,裝修不達標,未履行裝修合約,所以要求退款。“我是很遵紀守法的,也尊重契約的,是開發商違約在先。但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麽這種裝修合約糾紛,集中出現在房地產疲軟,新房降價之後。其實結果已經不言自明,一旦樓市漲價,開發商的裝修就全都合格了,業主也全都滿意了,不得不說就是這麽神奇。”

所以,其實房鬧就是政策給慣的,所謂的維權,已經妨害了社會治安,你如果覺得自己是受害者,開發商違反裝修合約約定,裝修品質不達標,請走正規程式,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法律來做最終的判決,該退錢還是重新裝修,應該讓法律說了算。糾結一大幫人,到售樓處去鬧事,這種行為嚴重不可取。但我們各種維穩小組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其實就是在縱容這種行為,好像折騰得越大,我就越有理,你就越不敢把我怎麽樣,這也是全國上下房鬧不止的一個根本原因。

所以我們還是建議,少點維穩,多點法律,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地方政府和司法不要和稀泥,行政治安處罰也不要跟民事訴訟混為一談,甚至有些過激行動,都可以通過刑事案件進行處罰,這樣才能營造一個法治環境。把公平的評判交給法律,而不能是誰人多,誰就有理。此風不可取。

樓市寒冬真的來了麽

伴隨著地產調控不斷更新、去杠杆持續推進等,過冬,幾乎成為房地產行業的共識。

作為多年行業龍頭的萬科將“活下去”作為未來三年的終極目標。多家地產公司對新進人員規模進行壓縮,同時優化組織結構,更有為數不少的房企以各種名目減員裁員。比如一家閩系房企,以優化人員構成為理由,逐漸辭退團隊中本科不是來自985或211高校的雇員……

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地產中介倒閉或者關門潮,但多家中介公司透露,今年成交量的萎縮已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收入。一位大型地產中介資深業務主管透露,他們公司已將開始裁員、降薪、控制費用等方式節流,這次地產的寒冬是他從業近20年來感受最深的一次。

一位排名前五的房企工作人員透露,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持續以及市場調整步入深水區,地產行業昔日的“暴利”再難出現,向“管理要利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節約人力成本。

“今年的年終獎據說要涼涼了。”這位工作人員說。

習慣了大手大腳花錢的地產企業,逐步進入節衣縮食的新階段。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地產行業從業人員,和地產行業關聯度較大的公司也首當其衝。

廣東一家廣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此前的客戶主要都是房地產公司,行業過冬地產公司的預算大幅縮減,甚至一些已經在執行的項目中途叫停。

深圳一位大型地產公司高管表示,眼下整個地產行業普遍比較謹慎,他們公司已經做好了過冬的準備。

來源:21俱樂部綜合自券商中國、萬家房產、齊俊傑看財經、澎湃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