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強直性脊柱炎:低水準炎症促進骨骼生長

供稿:葉玉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風濕免疫科)

異位骨形成和脊柱融合是導致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疾病加重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顯示炎症與AS新骨形成相關,但明確機制尚不清楚。現在,新證據顯示,Wnt蛋白通路參與了炎症介導的骨形成。

目前,AS中炎症和異位骨形成的關係主要有兩個學說,一個是未知的刺激因子激活炎症反應,驅動骨分解代謝,隨後導致過度反應性骨形成;另一個是炎症和骨形成是獨立的兩個過程,同一種刺激因子分別激活了炎症反應和基質細胞。

為了探討這些理論的潛在機制,研究人員劉輝等人構建了細胞的體外培養體系,模擬局部異位骨形成的細胞微環境。這一體系可以讓研究者用不同水準的TNF混合以及匹配不同來源的骨前體細胞,以明確炎症強度是否與骨形成有關。

低濃度TNF持續刺激的單核細胞的條件培養基可以誘導幾種Wnt蛋白的表達並促進新骨形成。持續高濃度TNF刺激的單核細胞的條件培養基誘導Wnt拮抗物Dickkopf相關蛋白-1的表達,從而抑製骨形成。在同樣的體外培養體系,利用基因敲除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經典和非經典的Wnt信號途徑均參與了新骨形成。

Wnt蛋白表達與新骨形成的相關性被兩種AS動物模型進一步證實,這兩種模型分別為改良的膠原蛋白誘導的關節炎模型和蛋白聚糖誘導的脊柱炎模型。在這些動物模型中,阻斷經典或非經典Wnt信號傳導途徑均可抑製異位骨形成,若同時阻斷兩條途徑,這一抑製效果會被顯著增強。 在這些體內實驗中,未發現骨形成和炎症水準的相關性,但既往AS患者的研究顯示抑製炎症和異位骨形成增加相關。

研究人員稱,促炎細胞因子誘導的骨形成分子的產生是炎症與新骨形成之間的關鍵環節,炎症程度是骨形成的開關。

參考文獻: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2018;14:249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