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低利率時代,如何保衛我們的財富?對話建行個金部孫娜、中郵理財吳姚東

  意見領袖丨新金融聯盟NFA

  今年以來,隨著各家銀行陸續降息,存款利率已經全面進入“2時代”。理財產品的收益也隨之降低,而股票、基金這兩年的表現更是一言難盡。
  很多人都感到困惑,低利率還會持續多久?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應該怎麽做理財投資才能保值增值?
  針對大家關心的話題,本期《雨珊會客廳》邀請到中國建設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孫娜、中郵理財董事長吳姚東進行對話。

  新金融聯盟打造的高端人物訪談欄目,主要針對國內外金融市場熱點事件、前沿話題,邀請金融界資深專家,分享真知灼見。

  本期嘉賓: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 孫娜

  現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在零售銀行、財富管理、數字化經營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發展邏輯和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

  中郵理財黨委書記、董事長 吳姚東

  經濟學博士,2013年至2019年,歷任招商證券黨委委員、總裁助理;博時基金總裁、黨委副書記;方正證券副總裁、執委會委員,曾獲201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國基金業20周年“優秀基金管理公司及管理層”獎。2019年12月至今,任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現兼任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第四屆主任、北京資產管理協會副會長。

  主持人:

  新金融聯盟秘書長 、金融城CEO 吳雨珊

  曾就職於國內頂尖財經媒體,歷任高級記者、金融版主任。長期致力於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的觀察和研究,公開出版相關文章及書籍逾100萬字。曾出版著作《變革二十年——交通銀行與中國銀行業嬗變》《開發性金融創世記》。

  低利率時代,如何保衛我們的財富?

  訪談實錄

  主持人:本期《雨珊會客廳》邀請到兩位資深專家進行對話,一位是服務了億萬客戶的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專家,建設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孫娜,孫總好。

  孫娜:雨珊好。

  主持人:一位是橫跨券商、基金、銀行理財三界的資產管理專家,中郵理財董事長吳姚東。吳董,您好。

  吳姚東:雨珊好。

  低利率時代到來了嗎?

  主持人:歡迎二位。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下降很厲害,一年期存款才1.65%。你們覺得,這樣的低利率還會持續多久?換句話說,我們是不是已經進入了所謂的低利率時代?

  孫娜:利率的確是老百姓很關心的事。怎麽來看低利率,我覺得還是要回歸利率的本身。它要解決什麽問題?利率本身是資產的價值表現。對客戶來講,利率其實就是產品的收益是多少。對國家來講,它是貨幣政策使用的重要工具和通道。所以,利率低與否,與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密切相關。

  從全球來看,80年代後,歐美等國家采取的叫零利率、負利率政策。所以,從國外角度來講,的確是低利率時代。

  對我國來講,央行采取的貨幣政策是以我為主,並沒有跟隨西方的政策。它依據的是一個黃金法則,盯住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從高速發展到了高質量發展,GDP的增速相對進入到比較平穩的階段。從利率上比較,有所下調,但我們並沒有采取零利率和負利率。

  從目前情況來看,趨勢上利率是有所下調。跟其他國家比,我們並沒有采取負利率,這也是對老百姓財富的一種保護。

  利率下調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意,因為我們需要把資金引入直接融資市場,便於推動經濟的高速發展。所以,我覺得,不能盲目地談是不是就是低利率時代,還要客觀回到國家發展大勢中來看。相比全球來講,我們的利率對百姓來講還是可以有信任感的。

  主持人:好。吳董,您怎麽看這個問題?

  吳姚東:孫總講得非常好。主要是現在中國經濟增長髮生了變化,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這是新的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形成需要依靠內生驅動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過去靠房地產、基建、出口、高投資的模式發生變化,未來需要靠內循環、產業結構升級、消費帶來一些新的變化。但新的經濟轉型階段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當經濟轉型後,增速下降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利率影響最大的一個是經濟增長,一個是貨幣政策。從長期來看,長期利率的中樞下行是一個趨勢性的現象。

  利率下行是否有可能逆轉?

  主持人:長期利率的中樞下降是一個趨勢性的現象,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低利率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吳姚東:大的趨勢是這樣,但不排除一些周期性的波動,可能跟貨幣政策、跟經濟短期現象有關。利率對老百姓來說,感受最深的可能是存貸款利率、債券利率,以及受之影響的各種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變化。2018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3.5%以上,下降到最近的2.6%。理財的收益率現在也下降到3.5%左右。應該說,從整體上來講,利率的下行對長期增長是有好處的。

  主持人:國際上,包括瑞士、英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都在加息。這些經濟體的加息對我們低利率的走勢有沒有影響?或者說會不會讓它某一天產生逆轉?

  孫娜:國外經濟體的加息是基於他們的經濟遇到的問題采取的措施,他們的貨幣政策主要錨定的是通脹,當前他們通脹壓力很大,必須用加息的手段對衝。

  對我們來講,我國現在CPI沒有什麽問題。我們的貨幣政策是以我為主,不可能根據他們采取的政策盲目跟風,這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來的。並且,他們通脹的壓力加息上去後,很多事情最後會形成外溢,有可能後邊形成整個經濟的滯脹等,後續的影響不一定可估量。這種手段從短暫來看,老百姓覺得收益高了,但也埋下了相應的隱患。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觀察。

  主持人:對。吳董,您怎麽看?

  吳姚東:我補充一下。國外因為貨幣政策在疫情前放鬆,所以造成了通脹的持續高企。他們采取的應急性調整,不符合我們的現狀。

  我們現在整體經濟處於疫情後修複的階段,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形發展、驅逐式前進的過程,三重壓力仍然長期存在。所以,對我們來講,好像基本面不支持利率的大幅反彈。

  但未來因為經濟的復甦動能恢復,信心預期加強,利率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周期性的變化。甚至我們考慮像去年年底,債市收益的大幅調整也會帶來利率的變化。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但不改變長期利率的中樞下移。再舉個例子,現在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趨勢很明顯,大家擔心未來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所以也不排除利率可能會進一步往下走。

  低利率時代是增強資產配置的好時機

  主持人:那麽,不斷下行的利率對個人和家庭財富會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孫娜:怎麽叫家庭財富,其實還是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目前一般家庭的財富,大家都認為是房子、車子、存款,以及理財。改革開放以來,大家積累到現在,有個統計數據,老百姓70%的財富在房地產上,30%的財富在金融資產上。30%的金融資產中,大概有7成在存款上,3成在投資理財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未來有兩個趨勢一定是要改的。在利率相對比較低、絕對收益中樞下行的情況下,老百姓的財富配置一定有兩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多元化。這裡有兩個點。第一點,投資房產的錢可能要回流到金融資產。因為它的增長趨勢沒有了,原先投資這一部分的錢是要回流的。第二點,靠單一儲蓄跑不贏國家經濟的增長,所以儲蓄資產會向投資理財類的產品轉型

  多元資產也是東邊不亮西邊亮。你投資的賽道應該有一個是有成長空間的,如果隻壓哪個賽道,很可能享受不了不同賽道的成長空間。所以,我們建議投資要多元化。

  第二個趨勢,配置。配置是什麽?其實也是兩點。第一點,組合方案要符合本人的特點。你的風險承受度有多高?比如,有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可能權益資產配置就高一點。有人風險承受能力相對差一點,可能配置一些低風險、低波動,偏債、偏理財類的產品。第二點,針對不同的賽道進行不同的配置。比如權益類產品裡,也不能押某一個賽道,比如光押新能源或先進製造。你肯定要配置多賽道,配置不同類型風格的基金。

  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要想讓自己的錢跟得上國家發展大勢,一定要多元化,並且用配置方法來解決,這是我給大家的建議。

  主持人:吳董,您怎麽看?

  吳姚東:孫總講得非常好,我高度認同。低利率是加強居民資產配置的好時候。因為利率的本質是帶來資本利得,無論對債市還是股市,都孕育著繁榮和機遇,特別對銀行理財來講。因為長期利率的下行,債券、信貸利率的下行,對理財的投資收益率有影響。投資固收類的、現金類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下行。所以,我們對客戶的投資預期也要做調整。

  其實這個時候,大家的存款收益在下行,投資固收收益也在下行,相應來說,居民的風險偏好也要相應的上升或者變化,從而帶來多元化的需求。

  主持人:可是現實中,低利率到來時,居民的風險偏好沒有上升反而在下降。據統計,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了11.9兆。既然利率這麽低,為什麽大家還在瘋狂的存錢?

  吳姚東:這是一個悖論,低利率帶來了風險偏好下降,還是風險偏好下降帶來了低利率?我覺得背後還是要回到經濟的基本面、大家的心理預期和行為習慣。

  孫娜:我讚同吳總說的。其實今年存款增長這麽好,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第一個,貨幣政策。M2的增速相對還是比較高的。貨幣政策是為了支持經濟發展,通過支持實體經濟,然後錢到老百姓手裡,這是一塊量的增長。

  第二個,預期管理。老百姓其實還是很穩健的,我們的儲蓄率全球最高。證明了什麽?其實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大家感覺錢放在自己手裡最踏實。

  主持人:對,儲蓄率高是我們的傳統。

  孫娜:對。在大家對未來可能看不懂的情況下,他就會把波動性的資產回流。這次理財回流量也是比較大。但是,長期趨勢是不變的。在這種情況下,隨著相關部門政策的頒布,市場的信心慢慢是會回來的。我認為,大趨勢是不變的,只是一個短暫的回流。大家有避險情緒,不是常態化的行為。

  低利率環境下如何配置資產?

  主持人:其實有避險情緒是正常的,我特別讚成剛才兩位專家所提到的,現在正是居民更新財富管理的理念、增強資產配置的機遇。從財富管理的視角來看,到底怎麽樣的配置才是科學的,能稍微具體講講嗎?

  孫娜:我們一直服務個人客戶,大家認為我的收益,好像就是說能看到的是買的產品能拿到的收益。其實他不知道這個產品背後的收益構成邏輯,我覺得是三塊。

  第一塊,市場大勢的β。整個大經濟面的增長,不管是股市還是債市,β是高的。如果對我們國家充滿信心,它一定是堅定的,只不過會有波動性。

  第二塊,資管機構管理能力帶來的α。我們優選不同的賽道,優選不同的資產,帶來的收益就是α。

  第三塊,我覺得是百姓最缺的、正確的投資理念γ。為什麽這麽說?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為什麽?基民其實有三件事做得不夠,沒有把基金給你帶來的錢保持住。第一個,頻繁換手。第二個,根本沒辦法長期持有。第三個,盲目自信,認為我買的東西是最好的,我也不用去找專家。這是我們現在投資理念上要解決的問題。有數據證明,我們客戶的成熟度在這方面需要認真提升。

  有數據顯示,國外成熟的市場,通過專業的持續陪伴,在高波動時能穩住心去持有,會帶來平均3%的收益。這3%現在看來是確定性的收益,相當於三年期的存款,所以是很可觀的。

  老百姓在這個過程中的確需要專業機構去幫他。第一個把大勢看好,第二個優選產品,第三個遇到困難時持續陪伴,這也是銀行服務客戶渠道應有的職責。

  按照這個角度,我們會把第三點做好。第二點,我們會去優選好合作夥伴。可能老百姓的錢將來第一個要堅定投資中國,要相信國家長期基本面的不變。第二個,作為專業機構來講,選好的產品,把α賺到。我們做好陪伴,在客戶最艱難時陪他渡過去。其實投資是反人性的,我們怎麽陪伴他,能把反人性做好獲得γ,我認為,這是我們可能會做的。

  主持人:好,謝謝。吳董,您怎麽看?

  吳姚東:我覺得,最好的配置理念在三個方面。

  第一,對客戶來講,你要做資金規劃,用部分錢做長期投資才能帶來比較好的長期回報。

  第二,要知道你的風險偏好,始終保持理性。在股市,大家最怕非理性的股價,高點買入低點拋出,盡量避免這種反向的操作。

  第三,要注意配置。在你的資產裡,現金、存款、固收、股票,甚至更高風險的商品衍生品之類的投資,要有一個均衡的配置。或在產品裡,你要根據風險偏好,選擇不同風險偏好的產品。比如有些產品是純固收的、純現金的,這可以帶來相對穩定但又比較低的收益。如果需要風險高一點,你可以選擇固收+的、混合類的理財產品,這樣可以在控制一定風險回撤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取得高收益的機會。

  所以,整體來看,老百姓還是要樹立兩個理念。第一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投資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你既要懂經濟的基本面,還要看得懂行業和企業的變化,因為這是構成投資的底層資產,還要懂市場的情緒、投資者的行為,你還需要時間積累,做擇時配置,這是件非常複雜的事。第二個,要有長期主義的觀念。老是帶著短期博弈想法做投資,往往得不償失。

  資產配置三步曲

  主持人:我挺讚同您剛才說財富管理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最近聽一位專家講,做了很久的投資者教育後發現,最好的投資者教育不是將投資者培養成為專業投資者,而是讓他了解普通人是不可能獨立完成專業的投資任務的,他應該去找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找投顧機構。建行有這麽多的客戶,出售這麽多的產品,你們怎麽去幫助客戶做財富管理的規劃、谘詢、顧問的工作?

  孫娜:這件事情,首先說我們是永遠在路上。隨著老百姓的財富需求增長,對機構要求的提升,我們也在改進自己。投資是一個專業的事情,每個獨立的個體是很難去完成的,他一定要依靠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

  我們能不能成為老百姓最信任的專業機構,把我們的客戶經理、顧問培養成最專業的人?建行做了這麽幾項,現在也在做積累,按照這個角度去推進。

  為了把大勢看得更好一點,合作夥伴能甄選得更好,我們總行成立兩個委員會,一個叫投決委,一個叫代銷委。我們會同市場上的專業機構和專家,協助一起看大勢,然後通過內部培養專業人的視野,把最好的合作夥伴選過來。優選最好的合作夥伴,也就是把最專業的人選到我們平台上,給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專業有了,怎麽能把最後一公里給到客戶?

  主持人:這個最難了。

  孫娜:對,這是最難的。我們現在大概想用鐵三角的模式解決。第一個角是財富顧問。財富顧問是選擇的好的產品、對投資的大策略做翻譯和教練,把它的邏輯變成客戶經理能看得懂、能看得明白的。

  第二個角,真正給客戶服務的客戶經理。我們每年對他們進行全面的輪訓,包括資質和實戰的訓練,並且每年都有相應的課時要求。我們認為必須提升服務客戶的這一撥人的專業性,這是我們下的功夫。

  第三個角,我們幫助這些客戶經理,按照總行的邏輯去落地網點負責人。人是有惰性的,我是不是按照你的配置要求去做,必須要有相當於監督者,日常就是網點負責人。

  這就是鐵三角的構成。顧問是教練,用最強的專業性來支持你。當你遇到特殊困難,我都可以陪談,幫你對客戶進行一個全面的洞察。網點負責人是領隊,讓你按照教練教的去落實。最終實踐的其實是客戶經理。

  建行大概是這麽一個角度來做,我們期待著用這種新型作戰單元,把想要的配置方式、系統工具,落地給客戶。其實說白了,做最準確的洞察,做最合適的配置,選最精準的產品,然後長期陪伴,這是我們現在想去做的事。

  主持人:你們的機制創新確實不錯,聽起來很靠譜。從投資者的角度,假如我是建行的一個普通客戶,我去你們的網點或者APP上能得到什麽服務?

  孫娜:如果您到網點有客戶經理,我們會這樣來做。首先,他會跟您深度溝通,做KYC,也就是了解您的整體情況,所處的生命周、風險偏好等。其實,有些人不清楚自己是什麽偏好,他要專業的人去啟發,去幫助衡量。所以,我們希望客戶經理能幫您理清思路,您處於什麽樣的生命周期,需要怎麽樣的分布。我們幫你洞察好,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看您現有的錢怎麽去配置。我留出一定流動性的零錢,保證生活的需要。如果我有孩子,可能要留出留學的錢。我已經40歲了,我要考慮未來的養老保障。我們要把這些錢分成4筆,第一個是零錢,第二個是追求穩健回報的錢,第三個是追求超越,風險能力承受比較高的錢,第四個是保險保障的錢。

  根據第一步洞察完後,我們把您的錢分到這4類中,再根據您多長時間不用它去給您設計產品,根據相應的期限做匹配。比如說洞察完了,我們會根據您個人的偏好,您對最大回撤的承受,包括錢大概能存續的期間,給您出一個配置方案。

  然後針對配置方案,我們會把專家選的產品進到柯瑞,跟您再溝通。針對您的配置方案,比如說您的權益類和固收類產品比重如何,從已有的產品清單裡幫您去固收裡選多少支產品,權益選多少支產品。我們共同檢視,檢視到最後,我們會對您的账戶進行持續追蹤。我們會定期,比如一個月,檢視您账戶的錢的收益情況和波動情況,以及不同的產品檢視完是不是要做調整。如果您的账戶是三年為期,在期間比如每個月會給您做檢視,甚至在這段時間會進行產品相應的調整。這是您到網點後,我們給您提供的閉環全流程的服務。

  主持人:聽起來很合理、很科學。我有一個問題,能享受到這樣服務的人是普通的投資人嗎?比如,我在你們行只有5萬塊錢,您也給我這麽做配置,可能不太現實?是不是我得有100萬您才給我做這樣的服務?

  孫娜:這也很關鍵,如果在過去,實事求是講,真的沒有這麽多的人力,但是我們現在有數字化。第一個,我們會把這套理念做成工具,4筆錢4步法。其實客戶只要在我們手機APP上,按照要求就可以享受背後專家形成的邏輯,以及相應的服務。

  第二個,我們也會配直營客戶經理。直營客戶經理現在一人管萬戶。我們不是只針對很有錢的人,5萬以下的客戶我們的直營經理也可以提供專業的服務,也是依靠現在的這套邏輯,線上線下同步。

  建行作為國有大行,我們的財富管理一定是普惠的,但現在可能做得還不夠好,剛剛起步,但這個方向是對的。只要方向是對的,堅持走下去,我覺得效果一定會體現出來,對大家的幫助也應該能夠達到。

  發展投顧需要“大膽去試,努力去做”

  主持人:吳董,您怎麽看?最近理財子也都在熱烈地討論,是不是要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雙輪驅動。您對這個問題應該有很深度的思考。

  吳姚東:這個現在是顯學,大家討論得很熱烈,資產管理向財富管理融合是有道理的,肯定是符合規律的。我們是產品製造商,服務財富管理機構,他們也會指導我們。

  現在老百姓選擇困難,你看幾萬隻產品,老百姓怎麽選擇符合他需求、符合他風險的產品。的確要靠財富管理機構做一道篩選,讓產品跟客戶高度匹配。

  作為我們來講,向財富管理轉型,其實有兩層含義。第一個含義,以客戶為中心,滿足財富管理的大趨勢。另一層含義,作為資產管理機構,產品一體兩面。對客戶它是財富管理。對投資機構它是資產管理。

  所以,未來資產管理機構是不是應該發展投顧業務?其實證監系統很早就開始嘗試在基金、證券發展投顧業務,未來理財子會不會嘗試這些東西?應該說大膽的去試,努力的去做,以客戶為中心,更好地讓投資產品服務老百姓不斷增長的財富需求。

  主持人:理財子做投顧,在政策上好像沒有什麽障礙,理財子管理辦法給予投顧業務的資格,所以最主要的是市場能不能接受。剛才孫總也講到了投顧問題,在海外一些主流的市場,投顧業務佔比是非常大的,但國內沒有發展得很好,包括基金投顧也做得很一般。如果市場要接受它,是不是還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吳姚東:絕對是比較長的過程。投顧對從資管新規誕生的理財子而言,完全是一套全新的體系和一個系統性的重構。做財富管理投顧業務,不亞於製造產品的複雜度,甚至它的體系和人員會更為龐大。所以在這方面來講,對理財子的管理能力是全方位的挑戰。

  孫娜:其實投顧要看他的對象是誰,投顧對象如果是個體的話,對理財子的確壓力蠻大。因為他沒有對客戶的接觸端,現在還主要是靠渠道。但將來隨著理財能力的增強,大膽嘗試應該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它是對私客戶一個一個的顧問,成本是相當高的。

  主持人:所以是不是針對機構客戶先開展投顧業務會更可行一些?

  吳姚東:你說得對。國外的投顧業務,特別是大的基金公司,人員的規模也很大,一般上萬人,多的幾萬人,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投顧隊伍擴充。這是2000年以後發生的新現象,跟美國的養老政策和養老投資模式是緊密相關的。

  國外像養老機構普遍配置的是權益,這種屬性跟基金公司比較契合,加上單账戶的管理,所以孕育了這樣一個龐大的生態。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資產面沒有表現出比銀行和渠道更強的替代性。

  建設隊伍的速度、能力、成本的投入相當大,因為它有規模效應和範圍效應。所以我們希望大膽的試、努力的做。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未來是不是會有一些調整,比如針對高淨值、針對機構,畢竟中國的機構市場也非常龐大,個體工商戶上億戶,小微企業五千萬戶,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上百萬戶,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龐大市場。

  下半年固收產品反彈還會持續嗎?

  主持人:是的,我想再問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談到財富管理,核心的底層是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固收+這幾年還挺火的,固收+去年其實經歷了一波破淨贖回潮,理財子的壓力也比較大。但今年上半年又出現了一個很好的反轉。我看到一個數據統計,固收產品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達到了4.4%,這個反轉是怎麽發生的?您覺得這個趨勢還能持續多久?

  吳姚東:要看它的起點,我們的起點是因為去年11、12月整個債市收益率大幅的上行。去年債市下跌,造成了大量產品的破淨、贖回,老百姓大量的資金從理財流向存款。但今年以來,整個理財公司積極地調整策略,淨值在恢復,市場的情緒也在逐步地平複。

  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的下調,也激發了投資者提升對理財投資的需求,這樣使得債券的配置增加,使得整個債券的收益率出現了下行。首先是高等級的信用債、銀行二流、中短期,高等級的品種收益率,信用利差的收窄。其次它在逐漸蔓延,這是2月發生的情況。4月發生的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就從中短期到長期,從高等級到低等級,幾乎所有憑證和信用債收益率都在大幅的下行,給理財產品的收益帶來迅速反彈的好機會。所以,可以看到,上半年理財的產品收益率、固收的收益率還是不錯的。

  從下半年來看,長期利率特別是國債利率到了一個歷史相對低位,進一步往下走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上半年信用債挖掘,債券收益的修複,使得再去找超額收益的機會也很難了。所以,我覺得大概率下半年理財產品不會有上半年那麽高的收益率了,會回到一個正常的水準。

  主持人:最近市場有兩個現象,一個是公募REITs集體下跌,另外一個是地方債務風險有所抬頭,這個會不會為固收產品收益埋下風險隱患?

  吳姚東:公募REITs的確今年7月之前都是單邊下跌,無論是中證REITs價格指數,還是全收益指數。現在28隻產品,除了3只是正收益以外,其他全都是跌的,7月應該有所回升。

  整體來看,下跌是因為底層資產。因為目前保租房好一點,高速類的、生態環保類的、能源類的,可控收益比較低。28隻REITs的回報率,只有管理人預測的一半。所以,下跌的本質還是底層資產的經營、它背後的宏觀經濟、房產地產表現不及預期。

  整個市場也是因為缺乏流動性,機構比較單一,機構行為的博弈造成了單邊下跌。REITs規模不足千億,在銀行理財的配置比例並不高。從整個銀行理財來看,對理財的收益率目前來講沒有大的影響。

  地方債務風險。地方債務分兩類,一類是地方債,這個是政府信用背書應該風險不大。一類是城投債,城投債相對複雜一點,因為涉及到企業。今年的商票違約、技術性違約、非標違約、債券信貸違約都在出現,所以大家會關注城投債的風險。而且城投債因為佔信用債市場的1/3,所以對整個資本市場,對理財的收益都有很大的影響。

  今年7月24號政治局會議要求有效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發展方案。目前我們還在觀察,未來地方債務風險如何化解,取決於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取決於地方政府的介入力度和及時性,也取決於各個投資機構行為的調整和博弈。對我們來說,城投債還是要看信用資質和久期,要做適當的、有效的組合搭配來防範風險。

  主持人:固收產品是不是也是孫總比較關注的一類產品?

  孫娜:剛剛說到國人還是以儲蓄為主,其實也能看出來對風險承受的壓力還是比較低的。銀行理財也是教育國人把儲蓄進行多資產配置很好的一個教育產品。特別是理財產品的出現,包括理財產品回歸淨值化等等,都是很好的教育途徑。即使理財現在有大幅的波動,仍舊是客戶從儲蓄邁向投資理財最關鍵的一步。所以,大家選擇理財作為固收的產品,相對來講接受度還是蠻高的,我們也會在這方面針對客戶的特點,先讓大家每天邁出一小步。

  三年定開基金為什麽大面積虧損?

  主持人:說到理財,我還想問問基金,吳董曾經在券商和基金公司工作,您對資本市場比較熟悉。前幾年的明星產品三年定開基金,最近紛紛開放贖回了,很多沒有達到預期收益,甚至收益率不如定期存款。有人調侃說封三年封了個寂寞,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您覺得投資人應該從中吸取什麽樣的教訓,或者應該秉持什麽樣的投資理念?

  吳姚東:三年定開基金的設計初衷是好的,也希望客戶能夠長期投資。它本來是希望把客戶的資金封閉三年,然後找一些業績比較好的投資經理去管,這樣不受市場短期的干擾,通過較長期給客戶比較好的回報,初衷是好的。

  主持人:有點類似剛才孫總說的γ,限制快進快出的投資行為,減少摩擦的損失,結果事與願違。

  吳姚東:β不行。主要是因為它起點時機選擇不太好。2020年發行時股市相對高一點,在4000點以上。3年過去了,滬深300的年化收益率都是負的。這是一個牛短熊長的大環境,它恰好碰到這三年。

  主持人:這是一個熊市。

  吳姚東:從高點到低點,從相對好的到不好的時間段,可能市場行情會受到影響。第二,這三年的投資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三年前的主題跟現在的主題有很大的不同,歷史上業績好的現在業績不一定會更好,或者表現也同樣好。

  主持人:有時候都是反轉的,當年的明星產品或者明星基金經理現在都虧得很厲害。

  吳姚東:中間還換了投資經理,這些都不確定的。所以,我只能說這個方向是對的。盡量多發3年5年,盡量把投資周期拉長。做股票投資更需要有長期主義的理念以及長期的耐心。我們還是要對這類產品保持信心,客戶要做好資金的規劃、合理的配置。

  主持人:孫總,您怎麽看這個產品?您是不是不太傾向於向客戶推薦這樣的產品?

  孫娜:其實三年封閉這件事是沒有錯的,只是可能選擇的時機、選擇的賽道等等有些問題。這一輪其實對資管端也是一次再教育。這是難而正確的事,它是對的事,但走的過程中,起步沒那麽好,我是這麽來看的。

  主持人:時運不濟。

  吳姚東:你看有些偏債基金也同樣經歷了去年11、 12月比較大幅的調整,所以對這一期產品來講,應該說時運不濟,而且是大面積的。77支產品,有55只是負收益,有39隻虧損20%以上。所以整體來講,我覺得既沒做到做到α,也沒做到β。

  主持人:這對於我們教育投資者要秉持長期主義是一個悖論,是一個反向的作用。

  孫娜:所以要多資產配置,不能光押一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吳姚東:從前年開始,銀保監會推動理財做5年期以上養老產品,目前來看收益率還是不錯的。均衡配置在目前中國市場環境下,更多的以債為主適當配置股票。這種策略收益率不是那麽高,但相對的成功概率或者說相對的收益率還是比一般的理財產品要好一點。最近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4%左右。大家目前配置股票比較謹慎,很少超過5%,未來它可能會變化,超過10%,會提高收益的彈性。

  從理財來看,跟公募基金同期比較,從去年到現在,去年基金的配置80%以上是股票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在-20%以上,50%平均收益-17%。理財配置比例更加謹慎,可能是配置5%。我看了一下,到7月年化收益率差不多1.6%,我們自己的產品平均收益是2.85%。

  主持人:您是指的含權產品嗎?

  吳姚東:對,因為理財投資主要一個是FOF、MOM,通過尋找優秀的投資經理分散風險,同時用他們專業優勢來爭奪收益,這是主要策略。還有一些定增,這是傳統的策略,少部分直投。所以總體上來講,理財相對表現的比公募基金好一點點。

  養老保險要不要買?

  主持人:剛才您提到養老保險產品,我自己也買了建行的,收益率還行,至少收益是正向的。孫總對養老理財產品也挺有研究的,您是否讚成投資人去配置這方面的產品?

  孫娜:養老將來要有這麽幾塊。第一,現在推行的試點養老金账戶,每年稅優1.2萬,它購買的產品是圈定的產品,包括5年期儲蓄存款、理財、保險和基金都要有。

  這些產品在平台上,其實監管部門已經篩了一道,準入時就很嚴。這些產品因為考慮是養老,要5年期及以上,所以配置相對來講,回撤會優先考慮,保證一定的收益。理財打底的資產相對也是穩健的,含權的量比較少,基金也同樣是這一考慮,它的整個債和權益的配比也要考慮。所以,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產品可能要比市面上其他的產品更穩健,包括保險。

  主持人:所以,您還是比較建議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配置一下保險理財。

  孫娜:對,養老金账戶裡面還是要完全配足。否則1.2萬元稅優趕不上經濟的增長。如果隻放在活期不進行配置,還跑不贏CPI。所以,我肯定是建議他要用好。

  第二,不管是對歐美還是對現在深度老齡化的日本來講,我們都不只差10個bp的佔比。中國百姓原先養兒防老,到現在這一代應該有所調整,還是要靠一些金融資產的保障。所以,養老產品和保險類產品未來應該作為打底,應該還是要有的。

  主持人:大家這方面的意識可能要建立起來。

  孫娜:對。

  如何應對產品淨值波動?

  主持人:其實不管是固收產品,還是三年定開的基金,波動來到時,客戶都會處於一種不安甚至埋怨的狀態裡。在客戶出現這種情緒時,你們兩家機構是怎麽去應對的?

  孫娜:可能首當其衝是渠道,但是後盾應該是產品,所以我們要綁在一起共同去面對。在這時候誰撤了可能都是對客戶的不負責任。

  我們的網點蠻多,作為國有大行也是我們的責任。所以,負責任的看看客戶配的產品,不能等出問題再看。我們現在要求對不同的產品,現在對快要到期的產品提前要有預案,未來是要過程監測。如果快到期前半年這支產品在淨值以下,差的還蠻多,我們會約談資產端的公司過來講一講,這一段時間還有什麽措施能幫客戶提升資產,這是現在要做的一項工作。

  如果真是因為時運不濟,這隻產品就沒趕上大勢,我們也會要求他做一些相應的補救措施。比如,當前正好是一些產品投資的最好時機,是低點,我們會說你抓緊拿出最強的力量,再出一個接續性的產品,保證一定的收益。這是我們給客戶爭取的一些權益。

  再一個,如果現在沒到期的,我們就會請資管端抓緊,我們代表客戶端反推他進行相應的管理優化。到期的,我們就要求他拿出最強力量研發新產品,對這一波受傷的客戶進行彌補。因為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這期產品到期就截止了。我們希望各個公司負責任,我們平台也負責任,基本是這麽一個策略。

  主持人:說得特別好,聽了覺得挺安心的。如果有的客戶覺得很受傷,風險偏好驟然降低,你再給我推別的產品我也不信任了,這種情況,你們還有什麽安撫方式?

  孫娜:的確有些客戶受傷以後會有這樣的問題。如果這家公司的產品讓他受傷了,同類的另外一個公司產品,我們能夠看得到的,我們也會跟他做詳細溝通。咱們的客戶其實還是很可愛的,你跟他把道理講清楚,然後給他一個合理的方案,其實大家還是能夠理解的。如果風險降低,我們就回到確定性的收益,比如大額存單。如果他稍微還能接受一定的風險,如果這家公司本身沒有更好的產品,我們就會從市場上其他的公司給他再做一個對接。

  主持人:吳董,您這邊應該也受到不小的衝擊。

  吳姚東:去年12月我們最緊張,最開始是破淨,然後是贖回。現在破淨在好轉,但是不達基準成了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其實客戶陪伴服務不光是渠道的事,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跟渠道要相向而行,一方面用專業知識、投資策略、對市場的理解幫助渠道,也通過渠道讓客戶理解產品是怎麽回事。

  第二,提供多一點解決方案,包括提供確定性強的產品。比如現金類產品會差別化一些收益,因為它底層是存款,可能會有相對高一點的收益給特定的客戶。

  主持人:所以,今年上半年攤余成本法的產品發得很多。

  吳姚東:對。你這是說了整個體系了。銀行理財經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波以後,大家對整個銀行理財、對投資更加敬畏,對低波穩健的認識更加深刻。

  現在低波穩健不光是投資的要求,包括對風險,對整個產品的全程監控、管理都貫徹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我們對回撤的要求現在都在三個bp左右。像現金和現金+,部分短期的純固收產品,我們都控制回撤,減少波動,保證相對合理的收益。不再像過去一樣,大家盡量博收益。所以,理財公司對客戶的認識,對自己定位的認識,從管理體系產品上更全面。

  第二個,從技術上,攤余成本法是現金產品,大家會用純固收增加混合估值來平滑產品收益的波動,這也是目前采取的手段。

  主持人:我們今天聊了很多,其實結論就是處於低利率的時代,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普遍偏低。這種情況下,你們對於投資人有什麽好的建議嗎?一句話來表達。

  孫娜:最艱難的時候,其實也是曙光在前。現在大家偏好低,其實還是對當前市場不確定性的擔心。我覺得還是要對市場有充分的信心,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在有了信心的情況下,一定是要將自己的產品找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去進行多元化的配置。這是我的兩個核心觀點。

  主持人:好。吳董?

  吳姚東:我跟孫總的觀點類似。我們一直在談利率下行,也在談投資者風險偏好,這兩個現象同時存在。其實總的來看,我還是堅持資本市場有孕育上升發展的條件,所以我會更加支持,既支持財富管理服務機構多元化配置,也支持資產管理機構多元化的配置。因為這是大類資產的輪動和投資風格切換的重要時期。

  現階段肯定對債券投資和現金管理產品都是好時候。未來資產管理機構要走在前面,要主動地、積極地配置股票、商品等多元化產品類別,給客戶更加全面、更有彈性的資產組合(讓客戶更有信心)。

  主持人:謝謝孫總,謝謝吳董,謝謝你們的精彩分享。我們將繼續關注經濟金融界重大政策和熱點話題,邀請資深專家傳遞真知灼見,歡迎大家繼續關注《雨珊會客廳》!

  (本文作者介紹:一個高質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討和行業交流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