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的300天上流社會體驗卡過期了

發生了什麽事?

簡單來說,是這個女孩裝成上東區名媛的詐騙案。她有三個看似矛盾的身份——

首先,她是詐騙紐約名人、酒店及銀行共計27.5萬美金(約190萬人民幣)的女騙子;

其次,她裝作在紐約上東區的德國石油大亨千金,用的是Anna Delvey的假名;

但實際上,她是俄羅斯卡車司機的女兒。

她可能是史上第一位將曼哈頓最高法院變成“秀場”的人。在頭版頭條上,安娜·索羅金穿著麥當娜及Kanye West的造型師Anastasia Walker精心搭配的服裝出現在曼哈頓最高法院被告席,不少美國媒體甚至用上了“出席”這個詞。

造型師Walker甚至還對媒體談到他對安娜“法庭系列”的搭配思路:“本周,安娜的造型重點是輪廓感和經典感。”(……)

她創辦藝術和交友中心、雇傭私人飛機、花4,500美元(約3.1萬人民幣)購買健身課程、住7,000美元(約4.8萬人民幣)一晚的度假酒店、請公關公司在名人匯集的SOHO的Sadelle’s辦生日趴……而剛來紐約的時候,她還只是靠著父母每個月一點緊巴巴的生活費過日子的普通女孩。

她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最開始,安娜“名媛之旅”的啟動資金源自於信用卡。但你知道,如此奢侈的生活,光靠那點可憐的銀行信用卡額度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使得安娜躋身名流圈的,其實是安娜對於名流生活習性的了解,她幾乎摸透了上流社會的心理。

有趣的是,作家、文化批評家保羅·福賽爾寫過這麽一本書——《格調》(The Class),書裡面描寫了關於不同社會等級之間的分異。而安娜索羅金的種種表現,也印證了福賽爾對於上流社會這些特質的描述。

01

古風崇拜

從“法庭系列”以及安娜日常IG發布,不難看出,名媛在重要場合穿衣的要義是:簡約、經典。作為“富豪之女”Anna Delvey,保守又經典的黑色是Anna最愛的衣服顏色。

這條安娜最愛的連衣裙在款式方面並不出挑,傾向保守,但質地良好。

注意一下這個詞——保守。與想象中光怪陸離花枝招展的聚會不同,保守主義是名流圈的重要特徵。

福賽爾曾這樣描述精英外貌:“女人要瘦,髮型是十八或者二十年前的式樣,穿著極為合體的服裝,鞋和提包價格昂貴而低調,珠寶飾物極少。而男人是消瘦的,完全不帶珠寶——對惹眼物品和多餘之物的拒絕成就了男人和女人的精英外貌。”

這一點也不光體現在穿衣上,比如最常見的,大部分老錢(Old money)都擁有自己鍾愛的馬(或馬術俱樂部),他們喜歡舉辦家族之間的賽馬活動,《破產姐妹》中的Coraline也擁有一匹自己的Chestnut。類似的活動還包括擊劍,甚至打獵。

這種“古風”最早源自於真正的老錢家族。對於老錢,傳承家訓、繼承家產、保證血統是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很多時候,他們不要求活出自我或者向外延展,家族越保守,才能越興旺。這一點,其實在《唐頓莊園》和《權力的遊戲》中都有所展現。

而隨著階級流動,新錢(New money)對老錢的模仿和追隨,“古風崇拜”逐漸成為富豪名流的一大標誌。這一標誌能夠暗示對方:我作為家族的後裔,還保留著家族很久以前的生活習慣,因此,我的家族是有年頭的,並不是什麽半路殺出來的暴發戶。

這也延展出,越保守的家族,其歷史也就越綿長,勢力也就越大。

這一點,可以看看目前世界十大富豪家族及其公開資產排名前十位。

在階級分化非常明顯的美國,人們甚至可以通過姓氏直接判斷出他的家族地位。

02

Take It Easy

相反,雖然在穿衣風格或者特定方面,名流圈具有保守主義。但在生活態度上,他們卻是徹頭徹尾的Take it easy信徒。

最先體現的是在錢方面。“名媛”Anna Delvey有一個習慣:隨手給人一百美元的小費。酒店門童也好、餐廳侍者也好、Uber司機也好,基本上為她服務過的人,只要不是太糟,都會拿到一百美元小費。

而在穿著方面,“名媛”Anna Delvey私下則與正式場合完全相反——隨意、舒適。雖然衣服買了一大堆,偏偏穿著那一套Supreme衛衣+短褲+運動鞋四處晃悠,有時候甚至穿著酒店的長袍就出門了。

生活上的隨意性正是名流富賈的一大特徵,安娜對此已經運用地爐火純青。

保羅·福賽爾曾在《格調》中寫到:“煞費苦心達到一絲不苟的整潔,是對於自己社會地位是否會下滑心存憂慮的體現,或者對他人的評價和看法過分在意......系得非常標準的領帶結、過分操心送去幹洗的衣物,這些都會容易暴露你是個缺乏自信的人。”

什麽意思呢?舉一些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

例如川普家族(New money)的一些生活照,就都是一些舒適的基本款。

歷史上,約翰·肯尼迪(Old money)私下裡穿著會更加隨意。

從心態上來說,真正的老錢很少操心未來,也不操心別人怎麽想。They really don't care——這也是為什麽這一個圈子總會出現時髦icon。

已故菲亞特集團董事長Gianni Agnelli(吉亞尼·阿涅利), 就是典型的Old money,坐擁法拉利、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一票超跑的集團巨賈,他被追捧成為意大利的時尚教父,而且還被總結出了一個時尚名詞叫“sprezzatura”風格。

這個風格的特點就是——不好好穿衣服。阿涅利習慣用牛仔配牛仔,把領帶扯歪(他的領帶基本沒有正常過),或者在該放襟花的地方塞點有的沒的,穿船鞋不穿襪子……

私下裡過於在意自己的穿著,在有錢有閑的上流社會中並不多見,當然,娛樂圈名流還是會更在意自己的打扮的,具體的例子比如卡戴珊一家。

03

無用主義

“名媛”Anna Delvey的履歷中,至少有三個部分是真實的:第一,中央聖馬丁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肄業生;第二,法國時尚、藝術和文化雜誌Purple實習生;第三,她的人生理想:親自創辦並打理一家藝術俱樂部。

前面聊到過,“古風崇拜”是老錢的一大癖好。老錢喜歡歌劇、芭蕾舞,喜歡讓自己的子女上傳統式的男女分校、讀人文學科。他們從不籌劃未來(也沒必要)。因此,可以說,在人生追求上,老錢偏好“無用主義”。

“無用主義”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以追求實際利益為行事目的,更傾向於自我精神的滿足的一種方式。

而念藝術專業、去時尚雜誌工作、以創辦藝術中心為人生目標——正是這條藝術式的“無用主義”道路,使安娜接觸了無數真正的名流後代。而最早為安娜打開交際圈的Purple主編Olivier Zahm與安娜相熟,也正是因為他們共同的志趣所在。

可以說,從生活重心來看,安娜的生活與真正的名媛一樣。來到紐約以後,安娜的主要生活是結識藝術家、策展人,並不斷接觸地產經紀人和金融機構,為自己的藝術俱樂部選址。

她好像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切身投入並熱愛這樣一份事業,逢人便談及自己的藝術俱樂部。甚至,在被揭露之前,她已經聯繫金融機構即將租下第二十二大道的一座古教堂,室內設計師的初稿也即將完畢。

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倘若僅僅懷著對浮華生活的嚮往,安娜絕不會那麽輕易得到名流圈的歡迎。

可以想象,對於老錢而言,追逐更多的金錢對於他們而言早已經失去了意義。享樂於他們而言更是觸手可及的無聊消遣。他們的追求更多轉向內心的滿足,顯示為對文學藝術的偏好和人間疾苦的關心。

他們會更偏好涉足政壇(比如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克林頓家族等等),追尋自己的政治抱負;大部分則開辦福利機構或基金會,促進社會公平……

而對於一些後來的新貴或渴望進入名流圈的人,“無用主義”慢慢演變成為一種身份的強調:對藝術的精通和文學歷史的興趣,早已變成名流圈的最低門檻。

04

人際關係至上

“名媛”Anna Delvey最厲害的一點,在於她精密的人際關係腦。怎麽說呢?就連臭名昭著的證券欺詐犯Shkerli也這樣評價安娜:“她似乎是一個對圈內女人的生活了如指掌的人,儘管我全國聞名,我覺得我在她面前就只是個電腦怪人。”

人脈關係,毫不誇張的說,幾乎是名流圈的核心部分。

最早的老錢家族非常熱衷於交際活動。通過頻繁的交際活動,他們產生家族聯姻,而聯姻則是擴大家族勢力最便捷的方式。例如盤踞歐洲七個多世紀,產生過無數國王公爵的哈布斯堡家族有一句名言:“讓其他人發動戰爭,而你們,快樂的奧地利人,就去結婚吧!”

而到了現今,交際對名流圈的意義不僅僅是家族聯姻。他們不需要明確知道一筆生意的財務怎麽持平,他們也不需要知道一個商品的製作原理,他們需要知道的是:這些人在哪,怎麽才能夠令他們為自己所用。

因為靈通的消息才能夠進行最有價值的投資。相比於用勞動換取金錢,他們更在乎如何用金錢和消息換取更多的金錢。

這就是名流富賈周轉於各個社交場合卻很少出現在辦公室的原因。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他們的父輩更是有意帶著他們出入這樣的場合,發展他們自己的人脈關係網。因此,他們很早就鍛煉出了精密的人際關係腦。

而對於更多的普通人,例如安娜,對人際關係的精通則更像是一種天賦。她能夠記住不同的人的故事背景,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並第一時間判斷出誰能夠為我所用,能夠欺騙的底線在哪裡。

古風崇拜和隨意性,是名流富豪生活的表象。骨子裡的無用主義和精密的人際關係腦,是他們生存的方向和意義。在客觀看待這件詐騙案的時候,你不得不感歎,安娜確實深諳此道。

但聰明如安娜,愚鈍也如安娜——最終,安娜因拖欠巨額酒店账單被美國警方逮捕。經過審判,安娜將面臨最高12年的監禁,支付近199,000美元(約137.5萬人民幣)的賠償金以及24,000美元(約16.6萬人民幣)的罰款,甚至會被驅逐出境。

紐約記者布萊斯勒在對安娜的報導結尾,寫下這麽一段話:“看著紐約的靈魂,安娜意識到,如果你用亮閃閃的東西、大量的現金、財富的象徵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他們幾乎無法看到其他任何東西。”

但那些遠處看起來亮閃閃的東西,雖然吸引人的目光,卻終究經不起時間的考量。

許多人一出生並非是亮閃閃的黃金,但他們知道,冒充黃金並沒有什麽意義。

因為值錢的,未必只有黃金。

編輯:Christopher

撰文:雍璐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