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洋中藥」變身「正牌中藥」的關鍵步驟

2000年前張騫出使西域,600年前鄭和下西洋,通過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把中國的諸多特色產品輸往沿途各國,帶去了中華古國的文明和友好,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讚譽。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

2016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了《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

「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醫藥迎來了「互學互鑒、文明共享」的發展新契機。對我國而言,引進域外具有長期藥用歷史、具備資源優勢、療效顯著的新藥用資源,符合新時期中醫藥發展需求。

我國引進外來藥用資源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1 000多年的商周時代;至漢代,橫貫亞洲的陸上「絲綢之路」與經南海到印度洋及亞丁灣的「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外來藥用資源的傳入日益增多,在唐宋時達到鼎盛。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外來藥用資源的主要來源地,大量的「胡葯」(「胡」在古代中國專指中原王朝北方、西方鄰人,在中世紀後特指波斯人)從西域而來,因彼時外來藥物中以香料藥材居多,又有「香葯」之稱;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外來藥物,又被稱為「海葯」,以五代十國時期李珣所著《海葯本草》為代表。

歷代傳入我國的藥用資源在經歷了被中醫藥接收、吸納和消化後,補充和豐富了我國的傳統中醫藥。

從歷史上看,外來藥用資源的引入和「中藥化」經歷了長期的反覆實踐和認知過程,並非所有的外來藥物都被吸收入我國的中醫藥體系,而是有所選留。在以臨床實踐為藥物評價主要手段的古代,外來藥用資源「中藥化」的核心標準就是能否「為我所用」。

宋代的外來藥物引種栽培及宋金元時期興盛的「法象藥理」推動了外來藥用資源的本土化和「中藥化」。

進入近現代以來,外來藥用資源的引入保持了積極態勢,水飛薊、月見草、瑪咖、辣木葉等逐步進入我國醫藥、保健品或新資源食品應用領域;已有代表性品種如番瀉葉、水飛薊、穿心蓮等被成功納入中醫藥體系,即被賦予中藥藥性、實現復方配伍和臨床應用;但對中醫科學性認知的滯緩與中藥標準評價的多元,影響了外來藥用資源的引入與「中藥化」進程。

中央民族大學的李志勇副研究員為我們帶來了《外來藥用資源的中藥藥性研究策略》。

論文聚焦外來藥用資源的「中藥化」,提出中藥新資源應滿足的四個基本條件是藥材基原清楚、臨床使用安全、功能定位清晰和具有中藥藥性特徵;其中,中藥藥性是外來藥用資源「中藥化」的關鍵科學問題,其研究策略可概括為「跨醫學體系外來藥用資源的藥性求同解異分析」、「以類『象』中藥為媒介的外來藥用資源辨象取類」和「復方環境下的外來藥用資源『象-性-用』定位研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