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說古往今來黃精一直被視為防老抗衰、延年益壽的珍貴中藥?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乾燥根莖。

別名

戊已芝、黃芝、太陽草、野生薑、菟竹、鹿竹

產地

滇黃精主產於貴州、廣西、雲南等地;黃精主產於河北、內蒙古、陝西等地;多花黃精主產於貴州、湖南、 雲南等地。

採收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乾燥。

(採挖後整體形態)

性狀鑒別

我們藥店銷售的黃精一般都是製黃精,生黃精加酒、黑豆等輔料蒸後切片曬乾後入葯。

生黃精一般吃著有點麻辣,現在更多是外洗作為抗真菌葯使用。黑豆加工過的黃精變黑變油,一次蒸曬就可入葯。

還有就是酒黃精,酒和黃精按一定比例浸泡一起反覆數製,九蒸九曬補力驟增。此物蒸後曬乾凡此九次實乃誤解,此九乃泛指也。

所謂九其實是古人表示大和多的數字,不一定就指準確的九次,藥品炮製成功一般以藥材色澤和形態來判斷。

根據原植物黃精可分為薑形黃精、雞頭黃精(頭大尾細形似雞頭,故習稱雞頭黃精)和大黃精三種。三者中以薑形黃精質量最佳。

大黃精

呈肥厚肉質的結節塊狀,結節長可達10cm以上,寬3~6cm,厚2~3cm。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具環節,有皺紋及鬚根痕,結節上側莖痕呈圓盤狀,圓周凹入,中部突出。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淡黃色至黃棕色。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雞頭黃精

呈結節狀彎柱形,長3~10cm,直徑0.5~1.5cm。結節長2~4cm,略呈圓錐形,常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半透明,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mm。

薑形黃精

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結節上側有突出的圓盤狀莖痕,直徑0.8~1.5cm。味苦者不可藥用。

(藥材鮮品)

(雞頭黃精)

《雷公炮炙論》載:「凡使黃精,勿用鉤吻,真相似,只是葉有毛鉤子二個是別認處,若誤服,害人。」

鉤吻與黃精相似,蔓生,惟莖不紫,花不黃為異,葉頭極尖而根細,其根、莖、葉都有劇毒(此處之鉤吻筆者認為應為毛茛植物而不是今之所指斷腸草)。

另萎蕤肥根頗類其小者,肌理形色都大相似,但其多生用。外出旅遊時切不可仗著自己對中藥知其一二而胡亂採挖,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病痛。

如若不察可害人命,當感生死之芒忽,此葯之謹之慎爾。知葯者不知方,知方者不知葯,故醫者之終誤於所治也,當知知葯即知病。

性能功效

黃精味甘而性平,味濃而氣薄,入脾、肺、腎三經。《本草別錄》中被列為上品。

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之功能。甘入足太陰陽明經,甘可益脾,形骸軀殼,悉土所攝,可輕身延年不飢,使五臟豐盈,精完神固。

其得土之沖氣,稟乎季春之令,故味甘平,氣和無毒。土者萬物之母,土得其養則水火既濟。

木金交合而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功專補諸虛,安五臟。

黃精甘潤宜入肺,久服方得其益。風侵而土體失,濡濕泥濘而土用廢,故黃精可祛體內之風濕。

《藥性論》雲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惟其補益中氣潤養精血功力輕緩,比玉竹稍遜一籌,可作久服滋補之品。

蓋總黃精效用與地黃、人蔘、黃芪相同,然其滋而不膩,補而不熱為其之殊。味甘如飴,性平質潤為補養牌陰之正品。

前人經驗認為「黃精可代參芪,玉竹可代參地」可資參考。現代研究黃精可以三降,降糖降脂降壓,亦可補腎治療腰膝酸軟。

葯食同源

黃精既是藥材又是食品,是衛生部公布的87種食用藥材之一。

黃帝問天佬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佬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食之長生,久服升天。

這是黃精可以食用的最早記載,黃精不僅是傳統的中藥材,在以前也是窮人度過荒年的救命植物。

最初發現黃精可以吃或許就是食不果腹的平頭百姓,他們遇到荒年災年跑到山上找些樹葉、草根之類的填飽肚皮,其中碰巧挖到了這種植物,它的塊根又粉又甜便當糧食吃了,人們求生的本能使它後來自然就傳出去了。

黃精甘美易食,凶年可與老少代糧,謂之餘糧、救窮、救荒草。

古往今來黃精一直被視為防老抗衰、延年益壽的珍貴中藥,是很多長壽老人的保養妙方,更有「仙人餘糧」的美譽。

俗話說「富人吃人蔘,窮人吃黃精」。黃精補肺健脾、補腎益氣的效果非常好。

在古代養生學家眼中,黃精是延年益壽的好東西,有「久服成仙」之說。大詩人杜甫有詩雲:「掃除白髮黃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可見其對黃精之酷愛。

主治病證

(1)肺虛燥咳,勞嗽久咳。

(2)腎虛精虧的腰膝酸軟、鬚髮早白、頭暈乏力。

(3)氣虛倦怠乏力,陰虛口乾便燥。

(4)氣陰兩虛,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易助濕邪,故脾虛有濕、咳嗽痰多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黃精養生,不虛人生,更多黃精資訊,請關注「九華山地藏黃精丸」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