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炎辯證:胃腑邪滯、臟腑失調,自擬調胃湯驗方,專治慢性胃炎

人體為一整體,局部病變的發生,常先緣於整體失衡。慢性胃炎臨床表現雖較複雜,但辯證亦不外乎胃腑邪滯和福臟失調兩類,臨床又以二者兼雜為多見。

治療本病,可遵循「協調整體而突出局部」,即所謂協調療法。調胃湯為協調療法的代表之一。

調胃湯

組成:柴胡15克、黃芩15克,蘇子15克,黨參30克、陳皮30克、生白芍3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川軍5克、大棗10枚。


用法:每日1劑,加水1000ml,文火煎30分鐘夠過濾出第一煎;再加水1000ml,煎煮50分鐘後,過濾出第二煎,兩煎合併,粉3次溫服。

功效:疏肝行氣、和胃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症見胃脘痞滿疼痛或連及脅肋肩背,食少納呆,噯氣吞酸。

方義:小柴胡瀝協調整體,斡旋機體陰陽、內外、上下、寒熱;枳實芍藥散治療局部,開痞散結,柔肝降逆;加大黃瀉下降濁,推陳致新。尤其用川椒代生薑,用蘇子代半夏,用陳皮代枳實,使本方止.痛降氣行氣之功更增,而又可久服少弊。

病案舉例

患者,女,42歲。脘痛10年余,夏天加劇,痛甚則徹背,泛酸,納少,形體消瘦。舌苔薄白,脈弦細。

處方:調胃湯。

效果:8劑後,痛止納增;22劑後,諸症全消。

提示: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老郭健胃微信weichang1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