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象變冷膝痛關節風濕痛,祛濕消痛常用它

進入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氣溫忽冷忽熱不斷地變化,家中有些年長的父母或者體質虛弱的父母因增添衣物不及時會受到風寒濕氣的侵襲而出現關節風濕酸痛的情況;此時作為子女,可以教父母在空閑的時候按揉陰陵泉穴祛除寒濕,每天按揉2-3次,每次3分鐘;如果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幫父母艾灸此穴,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祛除寒濕、消除疼痛, 緩解和減輕父母關節酸楚現象(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朋友,經常按揉或者艾灸此穴也可起到一定的輔助緩解作用。)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的內側,從膝關節內側向下摸,至脛骨內側髁下方,有一凹陷處,就是此穴了,被稱為可以祛濕的要穴大穴,在中醫裡經常提到:「艾灸陰陵泉穴,可以健脾利濕、理氣調經、調補肝腎、通利三焦。」簡單舉些例子講講這句話的含義:

在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們會遇到因受風寒而感冒咳嗽發燒的情況,發燒呢是一件好事,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通過發熱後可以調動身體的各種防禦功能(如吞噬細胞增多)來消滅侵入的病菌;咳嗽呢,也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通過咳嗽可以將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排出體外;所以不要遇到感冒發燒咳嗽就馬上吃退燒藥和止咳藥,可是呢事實相反,我們現在經常用大量的藥品、打針點滴將病情壓製下去,雖然馬上不發燒不咳嗽了,可治標不治本,體內的寒濕病邪卻滯留身體內部,當寒濕沉到脾後就形成脾濕,從而一些朋友就會出現早上起床頭暈疲勞沒精神、全身乏困、關節酸痛、身體後背困疼、關節炎、皮膚癢濕疹等,特別是女性脾濕後皮膚差、體質差、容易發胖,導致內分泌失調和早衰。所以呢,遇到脾濕就要調理脾經,祛濕就要用到脾經上的陰陵泉這個祛濕要穴,並且只要和脾臟相關的病症都也可以運用陰陵泉穴來解決。通過艾灸、火罐、刮痧、按摩等方式來刺激這個穴位,既可健脾利濕,又可補腎固精,像大多數的陽氣不足的陰症(水腫、小便不利、下肢瘺軟等)都可以通過刺激此穴來緩解和調理。

1、從事長時間站立的職業(如老師、銷售人員、導購人員、工人等)下肢的血液循環較差會出現下肢腫脹現象;有些老年人因勞累、長時間走路等下肢氣血不順導致小腿腫脹、水腫時,都可以通過按摩或者艾灸陰陵泉穴來消除緩解腫脹,每天刺激此穴3、4分鐘或者按摩 2、300次(兩腿均要按摩),可促使氣血循環;如果艾灸,可點燃艾條後直接對準此穴施灸10分鐘左右,每天1次,每周3、4次。

2、有些老年人因慢性攝護腺炎經常小便不暢、小便排不乾凈,可以堅持按摩或者艾灸此穴來緩解和調理,方法如上。

3、南方氣候寒濕重,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後會更加重,所以這個時間飲食上朋友們就會多吃一些溫補溫熱的食物,同時想祛濕化濕就可以在空閑的時候按摩或者艾灸刺激陰陵泉穴來消除,方法如上。

4、有些朋友肥胖症,找中醫診斷後是因為脾虛造成的,那麼如果想減肥就要先調養好脾臟,怎麼做呢?不妨試試按摩、刮痧或者艾灸陰陵泉穴。

5、有些女性朋友脾濕嚴重,會引起臉上起色斑、濕疹、腹痛、月經不調等情況,可以堅持經常按摩或者艾灸刺激陰陵泉穴,可起到健脾理氣調經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