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胃部癌變的5個信號要認清!

編 | 長春腫瘤醫院

——

正文共: 2063 字 | 6圖

預計閱讀時間:6 分鐘

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迅速轉變成癌細胞,從最開始的胃炎演變到最後的胃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

全球胃癌患者近一半是中國人

所謂「十胃九病」,說的是10個人裡面9個都有胃病!

同時,中國也是胃癌的發病大國,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4全球癌症報告》,全球42%的胃癌發生在中國。胃癌成為國人癌症發病率前三甲的癌症!

不過,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從最開始為胃炎到最後發展成為胃癌,是一步一步的過程。

2

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

得胃癌就像出車禍,雖然幾率不高,但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車撞的可能,而開車在高速發生車禍的風險要更高。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

腸上皮化生

非典型增生

胃癌

步步都有風險,就看你如何應對。

第一步:非萎縮性胃炎

非萎縮性胃炎又叫淺表性胃炎,你可能會胃痛胃脹,有時候伴有反酸,燒心。這種胃炎並不嚴重,胃黏膜正常,並沒有出現萎縮。所以被診斷為非萎縮胃炎,不要太過擔心,對症治療就好。

但是如果你有胃癌家族史、生活在胃癌高發區,就需要上點兒心了,避開胃癌高危因素。

它的形成原因很多,比如病原體感染,煙酒刺激,精神壓力過大等,都會使胃黏膜發生炎症。

第二步:萎縮性胃炎

這時的癥狀就比之前要重了,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欲不振,或消瘦、貧血等。

如果診斷出這種胃病,必須馬上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如若出現感染,必須馬上清除,還要定期複查。

第三步:腸上皮化生

腸上皮化生就是胃粘膜上皮細胞被腸型上皮細胞所代替,但這時的癥狀可能與之前相似或並不會癥狀加重。 腸上皮化生分為不完全型和完全型兩種,不完全型化生跟胃癌關係更深。

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定期做胃鏡監測病情。

第四步:非典型增生

它分為低級別非典型增生和高級別非典型增生,其中高級別的進發為胃癌的概率為60~85%。高級別就需要在胃鏡下進行治療。

如果是低級別,只需定期監測病情既可;

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術患者經過慢性炎性過程可以轉變為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這時候就是「癌前病變」了。

如果您還不當回事兒,可能就會發展成為最後一步胃癌。

3

患有胃炎的你,該怎麼辦呢?

如果您已經是胃炎患者

如何阻止它向胃癌轉變呢?

你只需要這樣做

...

1. 正常用藥:

如果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通過吃藥來清除細菌,緩解癥狀。

2. 改正不良習慣:

除了吃藥外,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比如三餐規律,定時吃早餐,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些都可以減少胃部損傷,緩解胃不適。

3. 戒酒:

播放GIF

酒精會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嚴重還會引起出血性胃炎。所以,戒酒是養胃護胃的重要一步。

4. 謹慎用藥:

藥物不止會傷肝,還會傷胃。如一些西藥對腸胃刺激性比較大,服完後胃會特別不舒服,這時可以改變飯後服用。不要隨意服用偏方、秘方,否則也會傷到胃。

5. 飲食規律:

播放GIF

不要吃過燙、過辣的食物,切忌狼吞虎咽。如果經常覺得胃脹,可以少吃多餐。

6. 注意飲食衛生:

飯前飯後洗手,減少外出用餐,就能大大減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7. 保持好心情:

細心的人會發現,經常處於不良情緒中的人,不僅食慾會下降,還易出現腹脹、腹痛等消化道反應。所以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減壓,不要陷入「心情不好→胃部不適→心情更不好→胃部癥狀更嚴重」的惡性循環中。

「病從口入」,不僅是胃癌在吃上要講究,其他消化道癌症同樣都要「管住嘴」。

龐主任說,平時常吃熱、燙食物容易使食道黏膜發生炎症,誘發食道癌;常吃辛辣、醃製食物會誘髮結直腸癌。

播放GIF

由於食道癌、胃癌及結直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等到癥狀出現大多已是中晚期,所以定期進行胃腸鏡的檢查對於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4

沒有胃病的你,應該如何

預防消化道腫瘤的發生呢?

第1步 管好嘴是主要手段

播放GIF

禁煙、少酒,合理膳食、少食鹽、少吃醃製、燒烤、過燙食物;水果、蔬菜在預防大腸癌以及胃癌中的作用非常得大,考慮到目前大家的飲食結構,推薦蔬菜、水果的量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倍。

第2步 樂觀、積極的心態

播放GIF

社會心理因素,包括應激、慢性的抑鬱和社會支持的缺乏是腫瘤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當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製時,這些外來抗原就會逃過「監管」肆意妄為。建議遠離嗔恨、發怒、指責、怨恨、嫉妒、苛求他人等負面情緒,將愛的能量充填在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第3步 內鏡篩查早期診斷

隨著內鏡技術的提高包括食管癌、大腸癌在內的部分早期腫瘤,在內鏡下已經基本可以治癒,所以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有相當的結直腸癌是由結腸息肉轉變的,從息肉到癌的轉變至少需要5到8年時間,所以結腸癌最好預防,只需隔3—5年檢查一次,如果發現潛在病變,及時處理就可以避免。

另外,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跟年齡有密切關係,45—60歲之間屬於高危年齡,這期間無論有無家族史都應進行胃鏡和結腸鏡的檢查。

在消化道腫瘤的篩查中,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30歲以後就要定期檢查。非高危人群40歲以後胃鏡腸鏡檢查就得做,如果沒有病變等3—5年以後再複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