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雲師者癡,誰解執著味

95歲的葉嘉瑩先生最近再次震撼了中國教育界。這一次,與她畢生成就所在的古詩詞無關,而與她垂暮之年慷慨解囊的大愛和義舉有關。

據媒體報導,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今年再次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加上2018年捐贈的1857萬元,兩年累計捐贈3568萬元。幾千萬元絕對算得上巨款,但比她捐贈數字更龐大的知名企業家、慈善家不在少數,為何葉嘉瑩先生的兩次捐贈社會反響尤為熱烈?古今中外,捐資助學從來都是公認的善行義舉,葉嘉瑩先生近期頤之年仍對教育事業癡心不改,仍然像青年一樣保持一腔無私奉獻的熱血,她高山仰止的德行,完美詮釋了一位師者的形象,贏得了世人的格外敬重。“人生為一大事來”,葉嘉瑩先生可謂為詩詞而生,她相信詩詞可以使人心不死。數十載辛勤耕耘,她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無數年輕學子心中,“我太喜歡中國的詩了,我講中國的詩,真是把我的感情都投進去了。”葉嘉瑩先生真摯的話語背後,是她對教育事業的純粹熱愛和對古詩詞文化的深情,終其一生癡心不改。

葉嘉瑩先生身上有著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樂道與堅守,而她並不孤獨。在安徽和縣鄉間,就有一位年齡隻比她小3歲的同道中人——92歲的退休鄉村教師葉連平。他曾從事教師工作40年,退休後仍堅持為學生義務補課,至今已堅持19年。他的事跡被媒體報導後,感動了無數教育工作者乃至年輕網民。不少公眾在為葉連平先生的事跡感動的同時,也慨歎希望身邊有更多這樣的好老師。

同葉嘉瑩一樣,葉連平也有著薪火相傳的濃厚意識和願望。2012年,葉連平同當地烏江鎮政府、卜陳學校三方籌款6萬元,成立了和縣烏江愛心助教協會暨葉連平獎學金。目前,獎學金的規模已達30多萬元,發放了7屆,惠及132名學生。隨著他的事跡被傳揚開,不少學校邀請他去講課,不少人來捐款捐物,他把錢都投入到獎學金裡。

單從款項的數字來說,葉連平先生比葉嘉瑩先生要少得多;兩人一位是普通鄉村教師,一位是名校資深教授,但在對教育事業的癡愛與堅守上,他們可謂不分伯仲。兩位姓“葉”的師者,恰似綠葉把吸收來的全部陽光與養分輸送給一朵朵紅花,並期待它們孕育出豐碩的果實。

世上師者千千萬,癡是眾多優秀教師共同的特徵。尤其是在全社會深受功利主義影響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珍貴。師者對教育事業的癡心,不只是讓我們感動落淚,有時師者的嚴格以求,也會讓學子們汗顏與羞愧。

不久前,一則“畢業生答辯準備不足,論文被扔”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畫面中,老師對站在講台上答辯的學生進行嚴厲批評,指責學生答辯準備不充分,並將學生的論文扔向講台。經媒體核實,事發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學生因論文質量不達標遭一位王姓老師扔論文。

這位王老師對學生“恨鐵不成鋼”式的怒氣,或許是不少高校教師共同的情緒,只不過絕大多數老師遇到這類狀況,選擇了忍耐與克制,通過更平和的方式來處理。但老師們心裡對那些不爭氣、不上進的學生的不滿與失望,則是相同的。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學生浪費的是父母的錢財,荒廢的是自己的學業,作為老師,又何必太較真呢?這或許正是老師們的一份癡心在起作用。教書育人是他們的天職,對不爭氣、不上進的學生嚴加管教是他們的本能,這正是師者的可敬可愛之處。

教師的癡體現在日常教學上,經常體現為對細節的窮追不捨,絕不讓任何一個細小的錯誤知識誤人子弟,這樣愛較真的老師,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不止一位。曾在北京林業大學擔任英語教師的施兵就是一個典型。他曾多次從各類大學英語教材中挑出大量錯誤。近日,他發現有多位名人掛名的一本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用書出現34處明顯錯誤,並把問題反映給圖書的編寫者及出版社。或許有人會覺得和每一個字詞較真有些許偏執,但作為一位教師,就應當有這樣的偏執,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知識及其承載的價值觀不出錯、不走樣。

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多一些矢志不渝的癡勁兒,在教師隊伍中多一些愛較真的老師,往小了說是學生的幸事、學校的幸事,往大了說就是中國教育的幸事。(楊國營)

《中國教育報》2019年5月20日第02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