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消融vs化療栓塞,肝癌介入治療該怎麼選

?儘管手術是肝癌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但因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是中晚期或者合併肝硬化,真正能獲得手術機會的患者僅有20%-30%。所幸的是,創傷小、療效確切的局部消融和經肝動脈化療栓塞使那些不耐受手術的肝癌患者亦可獲得根治的機會。

局部消融治療

局部消融治療是藉助醫學影像技術的引導對腫瘤靶向定位,局部採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直接殺滅腫瘤組織的一類治療手段。主要包括

  • 射頻消融(RFA)
  • 微波消融(MWA)、
  • 冷凍治療、
  • 高功率超聲聚焦消融(HIFU),也稱海扶刀
  • 無水乙醇注射治療(PEI)

局部消融通常採用超聲、CT或MRI技術進行引導,有經皮、腹腔鏡、或開腹三種方式。對於大多數的小肝癌可以經皮穿刺消融,經濟、方便而且微創;但位於肝包膜下的肝癌,特別是突出肝包膜外的肝癌,會考慮經開腹消融和經腹腔鏡消融的方法。

  • 單個腫瘤直徑≤5cm;
  • 腫瘤結節不超過 3 個、最大腫瘤直徑≤3cm;

無血管、膽管和鄰近器官侵犯以及遠處轉移,肝功能分級為 Child-Pugh A或 B級的肝癌患者,可獲得根治性的治療效果。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是目前公認的肝癌非手術治療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簡而言之,TACE是利用碘油或藥物洗脫微球栓塞腫瘤的供血動脈和新生血管,達到使腫瘤缺血缺氧壞死的目的,同時將化療葯帶到腫瘤局部而起到緩慢釋放、長期殺傷瘤細胞的作用。

TACE通常適用於可以手術切除,但由於其他原因(如高齡、嚴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願接受手術的較早期肝癌患者。此外,還可以在術前應用,使部分患者的腫瘤縮小後再切除;也可在術後使用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影響 TACE 遠期療效的主要因素包括:

  • 肝硬化程度、肝功能狀態
  • 血清 AFP 水準
  • 腫瘤的容積和負荷量
  • 腫瘤包膜是否完整
  • 門靜脈有無癌栓
  • 腫瘤血供情況
  • 腫瘤的病理分型

局部消融vs TACE?

局部消融和TACE兩種介入治療手段的適應症不盡相同。如果患者的面對選擇只有一個,自然沒有必要糾結用哪種介入治療方法。但如果是面對二選一的情況,兩者差別就值得一提了。

首先,真正需要選擇的更多是單個腫瘤直徑≤5cm或腫瘤結節≤3個且最大腫瘤直徑≤3cm的肝癌患者(病灶太大不適合消融)。對於這一類患者,消融或許比TACE更具有優勢。臨床研究顯示射頻消融(RFA)的無瘤生存率略遜於手術切除;相比無水乙醇注射治療(PEI),RFA 具有根治率高、所需治療次數少和遠期生存率高的顯著優勢。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物理手段或許可以比化學手段更加徹底,同理也見於手術和化療的對比。

其次,射頻消融的精髓是對腫瘤整體滅活並盡量減少正常肝組織損傷。藉助影像學檢查確認腫瘤的實際大小和形態、界定腫瘤浸潤範圍、檢出微小肝癌和衛星灶後制定消融方案。物理治療手段相比於化學治療手段最大的優勢就在直接、徹底以及後續影響小。採用化療藥物的TACE雖然是介入治療,但也同樣會面臨化療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熱、疼痛、噁心和嘔吐等。發熱、疼痛的發生原因是肝動脈被栓塞後引起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消融治療同樣會有),而噁心、嘔吐主要與化療藥物有關。

最後,兩者的抉擇還牽涉到一個遠期的考慮——參加臨床試驗。毋庸諱言,可以通過局部治療根治的肝癌病例只是少數,大部分患者最終還是會接受晚期的全身系統治療。然而,時至今日晚期肝癌的系統治療仍不盡如人意。新型療法如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如K葯(帕博利珠單抗)聯合侖伐替尼和T葯(Atezolizumab)聯合貝伐珠單抗等方案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儘管這些進口藥物的聯合療法先一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真正在國內開展臨床應用的時間並不會比本土藥物的組合更早。目前,參加臨床試驗仍是晚期肝癌患者用上這種聯合療法的主要途徑。如果肝癌患者有意考慮參加這種聯合療法的臨床試驗、提前用上這種最前沿的治療方案,那採用含化療TACE治療前就需要慎重考慮,因為大多數臨床試驗都會排除使用過化療的患者。

當然,臨床上消融治療和TACE兩者的選擇更多是由介入科醫生來決定,無需肝癌患者多操心。但抗癌路是一條單行線,每一次選擇都至關重要。多一些了解、早一些打算,才有可能把握住自己的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