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的鹽吃對了嗎?

播放GIF

導讀: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那麼我們該怎樣正確攝入食鹽呢?

眾所周知,每天攝入過多食鹽會對身體不利,可是如果每天攝入的食鹽量過少呢?

鹽承擔了體內營養物質的傳送任務,同時可以控制人體內水分含量、收縮肌肉、調節腸胃運行等,如果每天攝入食鹽量過少就會造成肌肉痙攣、乏力、頭暈,甚至昏迷。

身體通過攝入食鹽而獲得足量的鈉,可以幫助維持身體體液平衡,保持神經和肌肉的健康,如果食鹽攝入量過少還可能會導致低鈉血症,從而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嗜睡等癥狀。

因此,鹽的攝入量過少也會對身體不利。

一項涉及全國75個大中城市的調查顯示,以《中國膳食指南(2016)中》每人食鹽不超過6g的推薦攝入量標準計算,有58.2%的居民食鹽量偏高。

那麼6g鹽到底有多少? 一個啤酒瓶蓋,去掉內部膠墊,將鹽放滿瓶蓋,上部與瓶蓋齊平,大概就是6g鹽。

另外有些人群更需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比如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腎炎、肝硬化患者和支氣管哮喘患者等,一般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

1、超市的掛面

掛面在製作的時候,為了能夠耐煮,一般廠家就會加入適量的鹽和鹼,一般是吃不出面有鹹味,所以大家就不會覺得加了鹽,其實在看麵條成分裡有含鈉的成分(1200毫克/100克),這是說二兩面中含有3克鹽(400毫克鈉=1克鹽),佔用全天用鹽量的60%。

所以在買面的時候看營養成分表,買含鈉低的面。

2、調料含有鹽

做菜需要的調味品也是含有鹽的,雞精、醬油、耗油,這些都是含有鹽的,加了鹽再加調料不會感覺菜鹹,是因為在吃的時候,加了調料的菜口感變得好吃,一般加調料的菜口感重,會讓你的舌頭忽略鹹的味道,飯後不久就會覺得口渴要喝水。

炒菜時盡量不加其它過多的調味品,這樣無形中就會吃很多的鹽。

3、加鹽加糖的菜

如果菜鹹了可以加糖,這是因為菜鹹了加糖後可以讓甜味突出減少鹹味感,菜吃起來就不顯鹹味,很多炒菜喜歡糖鹽搭檔,可以讓菜味道鮮美,這樣鹽會加的多些,長期這樣吃就會讓鹽攝入的更多。

4、麵包

麵包製作時,為了保證麵包的筋力和口感,麵包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1%的鹽,很多甜香口味的麵包是加了不少鹽的,因為鹽鹹味會被甜味覆蓋,特別是花樣麵包含的鹽就更多。

在選擇麵包是也可以看看營養成分表,選擇含量較低的。

5、醃製品

醃製食品一般都是用鹽醃製的食物,醬、醬菜、鹹肉等等,醃製品要加入大量鹽醃製一段時間,把鹽醃製入到食物裡,時間一長還有些會越來越鹹,含鹽量就會過高,還有就是加了亞硝酸鹽的火腿腸,加了小蘇打的麵食和糕點都是含有鹽成分。

6、含鈉的調味品

番茄醬、蛋黃醬、沙拉醬,這些都是含有鹽的,這些都是含有鹽的調味品,例如水果沙拉,水果是不加鹽的,可是加了沙拉醬後就會味道好些,但沙拉醬是加甜加鹽的調味品,不知不覺就攝入了鹽成分。

7、冰淇淋

冰淇淋一般大家覺得是甜的,怕長胖,可是在製作時為了口感好,會添加很多的鹽是必不可少的,吃的時候只是濃鬱的酸甜味會覆蓋鹹的味道,讓你吃不出來。

8、爆米花

現在的爆米花不像以前被視作健康食品,現在微波爐爆米花為了提升口感,加入大量的附加成分,其中的含鹽量是超高的,一大袋的爆米花的含鹽量是5-7.5克之多,差不多是一人全天所需攝入量。

試一試減鹽不減鹹的方法

烹飪時晚放鹽

要達到同樣鹹味,晚放鹽比早放用鹽量少一些。

多醋少糖

少量的鹽可以突出大量糖的甜味,而放一杓糖卻會減輕菜的鹹味。但是酸味卻可以強化鹹味。

限制含鹽調料

除了鹽和醬油外,很多調味品和配料都含有鹽分,如雞精、醬油、豆瓣醬、海鮮汁、蝦皮等。可以減少各種調味品及配料的使用。

使用低鈉鹽

既可以把攝鹽量降低,又不影響鹹味感覺,同時有效增加了鉀攝入量。

購買加工食品時看鈉含量

仔細閱讀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找到那些美味同樣濃鬱、含鈉量卻比較低的加工產品。

本文來源:重疾不重

聲明:

部分圖文來源於互聯網及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戳這兒,把健康帶回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