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減之後,我們的孩子會不會更幸福?

“雙減”政策頒布到現在,已經走過半個學期了。很多教育亂象在雙減下被按下了暫停鍵,普遍公認的是雙減既減輕了家長的教育負擔又保證了孩子們鍛煉、休息和娛樂時間,讓孩子有更多留白。

“雙減”雖然名為減負,但它又遠不是單純學生負擔的問題,媒體“半月談”對政府文件《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解讀中這樣說道:“從前大範圍過度培訓將直接影響教育考試評價結果的真實性,阻礙教育實質公平,擠壓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時間、內容和價值取向,與教育本質相背離。”依照半月談的觀點,教育的大方向擬從“雙減”落地開始,探索一條教育剝離資本亂象後的初心回歸之路。我們先通過一組數據來看看雙減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麽?

家長如何看待雙減

為了解學生家長對於“雙減”的態度,近期,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針對50多萬個家庭的抽樣調查。調查覆蓋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城市和農村的家長,從各省人口比例和全國城鎮化率對數據進行了聯合加權。在調查報告中,我們看到了以下問題的答案:

▲ 以上圖片均來自共青團中央官方網站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雙減確實是為孩子節約了時間,為家長節約了教育成本而受到大多數家長的擁護,同時也有部分家長產生了新一輪的焦慮——孩子成績處於中等、家庭收入處於中遊的受訪家長覺得有所緩解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74.4%、73.7%,而其余成績和家庭收入處在兩極的家庭群體則佔據了新一輪焦慮的主力軍。

“雙減”,像一顆定海明珠,在未來歲月的浮沉中會持續顯耀著它對教育本質回歸的信心,雖然誰也不能預料未來,也許大家會在各自的蟲洞中繼續“焦慮”或者“找到出路”,但是“雙減”卻切實改變了一個根本的現象,以前當我們談到教育的時候,我們規避不了的“分數”和“補課”,現在被更多“教育的可能性”所替代,比如:審美、創造力、充盈、幸福……

那些“無用之用”開始被孩子們和家長所看到,雖然諸如中考、高考這樣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本質並無改變,但是在原野上舞蹈的日子越多,也或許能讓越多的家長重新審視這個達摩克利斯之劍到底是不是“一決生死”的利器。

或許會有更多人回想起,我們教育的終點是培養什麽樣的孩子?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對1800多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8.8%的受訪家長表示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這種期待包括了人格、成績、積極心理等,但最核心的期待是孩子的幸福。

孩子的幸福感來自哪裡?

1. 什麽是幸福?

幸福的古老定義在東方可追溯到佛陀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而最終獲得啟迪,達到了內心的平靜,獲得了一種幸福感。從西方可以追溯到亞裡士多德的理論,美好生活的關鍵是完善的幸福(eudaimo年)與高尚生活相關聯的人的豐盛。這個名詞也包含了對基於有意義的、發展性目標的畢生追求(也就是值得做的事情)所帶來的的幸福感(CR斯奈德,2013)。近年來的心理學理論和遺傳學研究幫我們探究了幸福及其相關的因素——

A.目標的實現。弗洛伊德和馬斯洛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理論家會認為,緊張的減少和需要的滿足會帶來幸福感。簡而言之,我們獲得了幸福是達到了目標。

B.過程的實現。麥克奇克森特米哈伊(Mike Csikszentmihalyi)是20世紀最早提出了過程實現幸福的理論家之一,日常生活中的流暢感以及心流(flow)會讓一個人感受到幸福。

C.人際的實現。進入到21世紀,除了肯定目標和過程中的幸福感,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有一項歷時75年的調查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最後團隊得到的最明確的結論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更加幸福和健康。

2. 孩子的幸福感從哪裡來?

孩子的幸福感從哪裡來?近日的一份報告中,關於孩子幸福感的調查部分剛好不約而同地契合了以上幸福的三重定義。

最近,在江蘇省蘇州市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的《蘇州市2020年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社會版報告》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孩子幸福感的來源。

A、學生感受到的課內教學支持越充分,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越高。(目標實現)

B、有著更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更強的內驅動機的學生,主觀幸福感更高。(過程實現)

C、有著更高人際支持水準的學生,主觀幸福感更高。(人際實現)

▲ 圖片選自蘇州市2020年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社會版報告

根據弗洛伊德和馬斯洛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觀點,緊張的減少和需要的滿足會帶來幸福感,這份報告中有其他一組數據也特別具有啟發性——支持型陪伴的學生更優秀。家長支持型行為多、干擾型行為少,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品質和心理健康更好。

▲圖片選自蘇州市2020年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社會版報告

根據結果,該報告有如下文字說明:學業優秀學生的學習品質更高、人際支持獲得感更強、家庭教育支持更好的學生普遍幸福感更強,成績也更好;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責備型行為多,學生的焦慮感則更強。

同時監測數據顯示,母親是孩子學習的主要陪伴者,父親陪伴孩子學習的比例不足 25%;相較於“祖輩”和“其他”, 學習陪伴者為“母親”或 “父親”的學生,在學業成績、學習品質、心理健康方面均更好,父母特別是父親要避免角色缺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給予更多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如何讓孩子擁有幸福感?

著名美國心理學者沙恩佩洛斯在他的新著《積極心理學》中整理了20世紀多位心理學專家的觀點,提出了讓孩子擁有幸福感的三重根本方法:

1. 心理幸福感的種子:自我效能——“我認為我能”

心理幸福感的首要是自我接納,一個自我接納的孩子普遍擁有幸福感。因為他能對自我持積極態度,承認和接受自己的多面性,研究普遍認為一個自我接納的孩子自我效能通常較高。

在1977年的一期《心理學評論》上,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發表了題為《自我效能:關於行為變化的綜合理論》一文。在此之後,自我效能概念快速傳播開來,書中曾用一個兒童故事《小火車頭做到了》的感人故事來概括自我效能:一個小小的火車頭想到如果他不努力的話,山那邊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就得不到玩具,它不停地說著對自己那句勵志語:“我認為我能,我認為我能,我認為我能 ”最終成功地翻到山的那一邊,,把貨物送到。他相信自己能夠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

自我效能指的是讓孩子在特定情境中,從事某種行為建立取得預期結果的能力和信心,簡單來說就是培養孩子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這個概念在70年代首次提出之後,在20世紀末已經成為教育界一個關鍵理念,廣泛用於醫療健康,管理、運動包括一些極為棘手的社會問題的領域。

雖然大家潛意識會認為,孩子首先要有“能力”,才能擁有“自我效能”,而事實上大量的研究顯示,人們通常是先認為“我能行”,然後才通過努力實現了能力的提升,以下諸多研究表明了“信念”與“能力”之間的辯證關係或能在緊張焦慮的育兒生涯中給大家警醒。

(國外文獻關於“自我效能”與“成就”引用說明)

▲英語教師雜誌2015年第9期刊登的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的散點圖

《英語教師》雜誌中認為從以上兩個變量的散點可以看出兩個變量存在線性關係,於是他們又用Person相關分析法對兩者的相關程度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數據:

▲ 摘自英語教師雜誌2015年第9期

文章至此得出結論:自我效能感比較高的學生,通常能夠更好地使用學習策略,從而成績更好,能力更強。

其中學者劉豔菊總結道: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多處於主動狀態。這類學生語言分析歸納能力比較強,會不斷地對學習活動進行反思,會主動對學習進行計劃和監控。在課內自我效能比較高的孩子會主動接受老師講授的書本知識,並按照教師的要求,積極配合學習。而孩子自我效能的提升主要來源於家長對孩子發自內心的相信從而提供正向的鼓勵和支持,這種鼓勵和支持不僅限於學業上,也在於孩子身心情緒的關注和接納。

2. 社會幸福的啟蒙——人際溝通:同理心、感恩、寬恕

我們普遍認為,從小就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內心才會豐盈,日後才會更加容易成為一個高情商、受歡迎的成人。其實社交能力是孩子擁有社會幸福感的基礎。心理學家 萊金•菲利普斯說過:許多人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和諧相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學會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社會交往技能在沙恩佩洛斯看來主要包含三項技能:同理心、感恩和寬恕。

i. 同理心

同理心意味著更友善更溫和的人際溝通,孩子能理解對方的行為,體會到彼此的痛苦和哀傷,以此來幫助小夥伴,同時能夠感受到幫助的過程中的幸福感。而培養同理心主要可以採用以下幾次步驟:

1)發展積極的可共情的親子關係,作為父母我們要嘗試多多理解孩子,用積極和溫柔的語言詢問孩子的情緒和需求,也幫助他們表達情緒和需求。

2)在孩子低齡階段可以利用情緒繪本教小朋友認識情緒,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

3)父母可以帶領孩子參加一些慈善或者關愛活動,例如,帶著您的孩子去孤兒院、動物收容所做志願者,或者去海邊或江邊幫助環衛工人撿起塑料瓶子和垃圾,再例如,跟您的孩子一起照顧蠶寶寶,直到它破繭而出回歸自然等。

ii. 感恩

當我們對一個人有同理心時,我們更可能幫助那個人,對他的行為表示感恩,並能寬恕他偶然的不友好。

▲挫敗和感恩下的心率的變化,源自“The greatful heart”By McCraty and Childre,2004

可以看出培養孩子感恩的心理,能夠產生更協調的心率模式,不但有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還有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而培養感恩的方法非常簡單。根據著名積極心理學家Emmons和MCullough在2003年的研究中,可以採用如下方式:

讓孩子在每天結束的時候,列出五件讓他最感恩的事情,然後花幾分鐘考慮每一件事情的饋贈,並完成下面的句子“我感恩——,因為——”,在第一個空內,填入想感恩的人、事件或東西,第二個空內寫出每件事的原因。這樣練習一周後,與孩子溝通感恩之心的效果。反覆三周以後,感恩的心便刻入孩子的人際溝通模式中。

iii. 寬恕

當我們講到寬恕的時候,不僅僅是寬恕別人的過錯,還有寬恕自己,和寬恕一種情境。治療師在面對很多抑鬱的成年人都會發現他們總是有一種“我是一個壞人”的感覺,回歸到這個成人早年階段,一定是一個不能寬恕自我的人,“我做了一件壞事,不值得得到寬恕”,而為什麽不能原諒自己,多半在於他童年時期在犯錯之後,不能得到父母的同理和接納,而形成了自己對自己的憤恨,從而擁有了消極的自我觀。

其實寬恕的方法很簡單,對成人來講就是把焦點從做錯的這件事情上移開,而關注他能為別人做點什麽。對兒童來講,需要父母對孩子犯錯後更加正向的引導,同理和共情,讓孩子區分開來“壞習慣”和“自我”,不要混淆一起,從而對自己全盤否定。

而寬恕情境中,則是當孩子遇到了不可抗力的情境,比如自然災難、不如意的“倒霉事件”等,在這種情境下孩子很容易產生憤恨和怨怒的想法,這種情況下,要鼓勵孩子”納新”,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於知變和應變。

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 利他、感恩和寬恕:從給予者到接受者到其他人,沙恩佩洛斯2015

3. 情緒幸福的密鑰——流暢感狀態

在快節奏的當下,很容易在我們眼皮下流失大量的時間,但其實這些時間中的每一分鐘,都是可以進入的,每一分鐘都有未開發的潛能。家長總是好奇於怎麽才能讓孩子在學業上體會到“心流”的感覺,無疑“心流”是內驅力的心門。大量研究顯示,“流暢感”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幸福感。

而流暢感由以下幾個部分所組成:

-相信我有能力完成這項工作任務。(充分的自我效能感。)

-能夠專注於這項工作任務,不受其他次要的環境因素影響。(保證良好的環境。)

-有明確的目標,並相信它是可以實現的。

-關於進展的及時反饋。(這種反饋是自己或者作品給自己的,並不是來自於其他第三者。)

-深入又輕鬆的工作參與度。(遠離家長逼仄和壓力下。)

-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有控制感。(人們更樂於自己想出如何應對挑戰的策略。)

如何讓孩子的學習生活能夠進入“流暢”的狀態,其實最重要是找到孩子的“流暢區”,只有在流暢區中,孩子才能充滿心流地學習和生活。

▲ From Csikszentmihalyi,M.,Finding Flow,1997

只要能找到“挑戰”和“技能”勝任的區域,並謹防滑入“控制”等其他區域,孩子便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這時大腦處理感覺數據的方式也被改變了,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時間觀念被扭曲了,時間可以通過減慢或加速我們的感知來發生改變。一個小時可以看上去像一分鐘那樣短,一秒鐘看起來可以像一天那樣長。

曾經有過心流狀態的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說,“在時間相對扭曲的這段時間裡,我不僅控制著自己,而且控制著整個比賽,球似乎變得更大,移動更慢,使人更容易看到和接觸到球。”

空不是什麽都沒有,而是豐盈和創造

雙減讓更多的孩子有了留白的空間,可以說相比於雞娃和焦慮的時代,“雙減”的時代為孩子的幸福提供了更多可能。培養孩子的心理幸福感對應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能夠時刻“乘物以遊心”,即借著學習生活中各種經驗和挑戰培養自己的諸如積極心態、自我效能、人際技能、內驅力等底層核心素養。一個人的幸福感,永遠是來自內心的豐盈。

學校的拉丁語是ecole,原本有空閑的意思,“空”其實並不是什麽都沒有,而是豐盈和創造,“雙減”後的留白也是如此,如果家長能用符合孩子生長規律的科學方法和耐心去澆灌和賦能,那麽孩子會注定成長得更幸福。

來源:一土教育

作者:Ivy

來源:教育思想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