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SCI指數基金值得關注嗎?更適合價值投資者長期持有

  MSCI指數基金值得關注嗎?

  《紅周刊》特約作者 王驊

  自去年A股闖關MSCI成功以來,在海外增量資金配置的預期之下,MSCI主題基金成為公募爭相布局的高地。現在距A股首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不到兩個月,3月份以來,MSCI主題基金審批速度明顯加快。

  國際通指數更受關注

  從跟蹤標的來看,這些基金主要跟蹤包括MSCI中國A股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以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等。從成分股個數上看,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大約有460隻成分股,MSCI中國A股指數則有700多隻成分股,與“入摩”進程的相關度都要差一些。其中,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能夠完整表現A股逐步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進度,目前隻包含互聯互通覆蓋的大盤A股,單就A股“入摩”來講,其是最直接相關的。目前申報和已經批複的產品中,國際通指數也佔據了一半的比例,23隻申報的產品中,有14隻跟蹤這一標的(含聯接基金)。

  單獨觀察這一指數,從走勢上看,其與滬深300走勢相似度很高,2016年以來,指數表現略優於滬深300。

  根據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最新成分,共計235隻A股可能被納入指數成分。因為編制方式的差異,指數與滬深300存在區別,但整體相似程度很高。從最新的成分來看,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分股中,209只為滬深300成分股,市值權重達86.93%,另有13隻成分股為中證500成分股,市值權重為4.22%。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在主流寬基指數中介於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之間,成分股平均市值低於上證50,但比滬深300指數更偏向價值風格。在行業分布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和滬深300的重倉行業相同,僅權重有所差異。

  潛藏問題浮出水面

  然而,國際通指數和滬深300類似,聚焦於大市值藍籌、行業龍頭,價值屬性很高。但是滬深300設定的目標是對A股有較高的代表性,並不是為了境外投資者設定的。目前,因為國內一些產業並未對外資完全開放,這些外資比例受限的行業在國際通指數中的權重就會被迫調低。舉例來看,因為外資在金融行業、消費行業開放程度不同,導致滬深300目前第一大成分股為中國平安,且權重很大,貴州茅台成為國際通指數的第一大成分股。此外,國際通指數隻選擇陸股通的相關股票,樣本範圍上也未涵蓋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從指數編制方法來看,國際通指數也很注重成分股的流動性,並對成分股及時維護,相比滬深300一年兩次調整頻率,國際通指數每年有半年度審議和季度審議各兩次;相比滬深300固定成分股的數量,國際通指數採用自由流通市值覆蓋比例70%的標準挑選成分股。而根據MSCI官方資訊,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自由流通市值覆蓋比率會逐漸擴充至85%,風格會和中證800更接近。因此MSCI的選股風格並不是長期一致的,雖然此舉能增大指數增強基金的操作太空,但能否保證基金風格的長期穩定還是存在疑問。

  從公募指數基金市場來看,目前中國市場指數基金類型豐富,基本能夠滿足各種投向的需求,包括各類寬基、窄基、價值風格、成長風格、指數增強等,足夠滿足投資者的需求。雖然MSCI指數是全球指數領域的權威,但是中國資本市場還是存在有效性不足、政策驅動嚴重的問題。

  此外,A股納入MSCI指數後,海外資金將增配A股資產,但增量資金對中國股市的長期實質性影響很小。近年來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途徑不斷豐富,目前已有的路徑包括QFII、RQFII、中港基金互認、滬港通和深港通等管道持股金額超兆,而入摩初期帶來的一千多億人民幣增量資金,與目前已進入A股的外資規模相比並不算多,充其量只是有益的補充。

  目前來看,國際通指數提供了在配置大盤價值風格時的另一種選擇,相關指數基金更適合看重基本面的價值投資者長期持有。MSCI納入A股是個逐步的、動態的過程,A股入MSCI指數的短期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基金產品往往誇大了指數優勢,投資者切忌跟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