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場「微創」手術後患者大便失禁靠吃藥排便,醫院被判負全責賠償27萬元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攝影報導

5年前的醫療事故,給梁麗的晚年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痔瘡手術失敗,梁麗無法正常排便,需長期吃瀉藥,時間久了,又導致大便失禁。

為治病求醫,梁麗和家人四處奔波,期間還前往南京軍區總醫院找權威專家,前後耗費共計60萬,至今仍無對策。醫生給出結論:「無法修復,也無法再手術。」

2018年12月,法院判決涉事醫院擔負全責,需賠付近27萬。錢雖然拿到了,但梁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迄今難以消除。

遭遇意外

「微創」手術後病情更糟糕

意外始於2014年8月,因患糖尿病、低血鉀、高尿素等多種慢性疾病,60歲的梁麗在成都中西結合醫院住院治療。

病情好轉後,梁麗準備出院。一日在電梯裡,梁麗碰到了該醫院肛腸科主任。「我看到他胸前掛的工作牌顯示是主任、教授。」梁麗說自己平時就信任教授,於是上前諮詢痔瘡的事。「醫生很熱情,承諾用微創技術給我做好,叫我來找他。」

就這樣,梁麗放心地從腎病科轉到了肛腸科,9月上旬,在該醫院肛腸科主任主刀下,梁麗完成了肛門「微創」手術,手術結束後,結果卻比手術前更加糟糕。

「大便會自然流出來,上廁所肛門崩不開。」梁麗急忙找該醫生尋求答覆,醫生的回答讓梁麗瞬間憤怒。「他說考慮到我年紀大,擔心我大小便失禁,於是把我肛門口縫小、縮小了。」梁麗當即反駁,「你怎麼知道我大小便要失禁!」該醫生未做答覆。

由於排便困難,梁麗只能藉助藥物,靠吃瀉藥和番瀉葉排便,造成的後果是大便經常漏在褲子裡。9月底,該醫生建議梁麗出院到其他醫院看看。

四處求醫

均無法恢復正常

出院後,梁麗開始四處求醫,希望能恢復正常。「在川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生說這個手術把我肛門正常和異常組織都切了,無法修復,只能局部治療。」住院沒多久,梁麗無奈回到家中。

梁麗後來還找了好幾家醫院,得到的答覆均是因肛門口表皮括約肌被全部切除,導致大便失禁,醫生判斷無法修復,建議去北京治療。求醫過程中,一些醫生對梁麗做這個手術表示不解,認為完全可以保守治療。

鑒定被拒

「病歷不充分、不合格、不合法」

2015年7月30日,忍無可忍的梁麗將成都中西醫結合醫院訴至成都高新法院,要求醫院賠償並承擔責任。高新法院立案後,梁麗需做醫療司法鑒定,奇怪的是,幾家司法鑒定所均稱病歷有問題,無法鑒定,材料全被退回。

2017年9月,西南司法鑒定中心出具報告:「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直到這一刻,梁麗才意識到當初手術竟然是被「強行上馬」,並建立在病歷不充分、不合格、不合法的基礎之上。

法院判決

「病歷資料中無會診記錄」 醫院承擔責任

2018年6月,高新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醫院未能完整提交病歷資料已經影響了醫療過錯鑒定的進行,導致醫療過錯責任無法通過司法鑒定進行認定,根據相關規定,應推斷被告醫院存在過錯。」 高新法院對梁麗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2018年6月,成都高新法院判決被告醫院賠償梁麗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約40萬元。

一審判決後,中西醫結合醫院不服上訴到成都中級人民法院,成都中院審理後認定該醫院存在過錯。「病歷資料中確實沒有會診記錄、術前討論首頁及多種有醫囑的客觀檢查報告單。」

2018年12月,成都中院作出終審判決,成都中西結合醫院賠償梁麗共計約27萬元。

長期吃瀉藥對梁麗身體和心理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致多種併發症,包括尿路感染。「每天都要吃7、8 種葯,降糖降壓,還要泡肛門、敷肛門,幫助排便。」梁麗激動地說,「每天晚上都睡不著,多活一天是一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