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836期)

任某,女,11歲。昨日感冒.頭痛、身痛、腰痛、惡寒、無汗、噁心欲嘔,素有腹瀉腹痛,舌苔薄白,脈浮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桂枝東加味(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程某,男,15歲。近10日來,頭痛發熱、惡寒、欲嘔、納差、口乾、自汗、身倦怠、下肢無力,舌苔薄白,脈弦細,體溫38℃。

與柴胡桂枝東加味:

柴胡四錢,黃芩三錢,半夏三錢,黨參三錢,桂枝三錢,赤芍三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苦桔梗,二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上藥服一劑後,諸症均已,唯感身酸軟無力,體溫37℃。

上方去桂枝、芍藥,服一劑善後。

按:本例頭痛,初診有自汗出,發熱惡寒,為表不解,說明邪勝精卻,欲嘔納差,病已入少陽;因有咽乾、心煩已現陽明證,故為三陽合病,因與柴胡桂枝東加生石膏一劑症大解,因表除而裡、半表半裡證不了了,故再與小柴胡東加生石膏善後。(胡希恕醫案)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來蘇集》: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參、芩、夏,得柴胡之半;薑、棗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併非各半也。取桂枝之半,以解太陽未盡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陽之微結;凡口不渴,身有微熱者,當去人蔘,此以六七日來邪雖不解,而正氣已虛,故用人蔘以和之也。外證雖在,而病機已見於裡,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前,為雙解兩陽之輕劑。

《古方選注》:以柴胡冠於桂枝之上,即可開少陽微結,不必另用開結之方;佐以桂枝,即可解太陽未盡之邪;仍用人蔘、白芍、甘草,以奠安營氣,即為輕劑開結之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