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馬:我渾身難受!一招8S車型未必能解燃眉之急?

遙想當年,海馬與馬自達達成合作讓其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迎來自主品牌的高光時刻。例如323、福美來等經典車型,足以在國內市場稱霸一方,甚至引來長城、吉利等無名小輩的羨慕眼光。如今,時間已過渡10年之久,海馬汽車的不思進取也將自身推向了死亡邊緣。

車市遭遇凜冽寒冬,混吃混喝的日子顯然不能維持太久。參考海馬的財務報表,2017年年度虧損達10億,2018年年度虧損升至16億,連續兩年的受挫直接讓海馬在股市中變更為*ST海馬。而在最新的產銷數據中,6月份生產量4150台,同比增長26.52%;銷售量3702台,同比減少34.16%。同時,1-6月累計生產量13032輛,同比減少64.59%;累計銷售量14425輛,同比減少65.16%。

不難看出,海馬汽車的利潤持續虧損,而產量與銷量也同樣逐步下滑。在相對條件惡劣的大環境下,勉強從牙縫裡擠出一輛8S車型,從意志上講是為了實現絕地求生,但從現實來看尚且不能平定安康。

統籌大局觀

股市不濟,變賣資產

為了彌補財務虧空,海馬於今年4月份和5月份共計出售401套房產,利潤累計可達1.7億元。其目的除了放寬資金的周轉,並盡可能的避免(*ST海馬)退市的風險。然而,於7月6日*ST海馬再次發布《關於全資子公司轉讓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其內容將海馬汽車所持有的海馬物業39%股權以1.16億的價格轉讓給青風置業。因為兩家同屬於海馬投資集團控股,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的資產騰挪無疑是想盤活股市業績,從而實現*ST海馬的“保殼”重任。

新能源受挫,禁燃油恐難兌現

雖說國內市場一片蕭條,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則成了一片欣欣向榮的世外桃源。根據乘聯會日前發布的公告,廠商新能源車批發實現13.4萬台,同比增長98.7%。年度累計狹義乘用車銷量57.7萬台,同比增長65.9%。

早在2018年7月,海馬汽車繼長安與北汽之後同樣宣布要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頗有幾分破釜沉舟之勢。不過與後兩者命運不同的是:本應與老牌電池供應商“科力遠”公布了戰略合作,可惜半路殺出的“金主”吉利卻以11.09%的股權收購成為“科力遠”的第二大股東,至此2018年12月雙方宣告分手。如今看來,海馬距離禁售燃油車已不足6年的時間,且不說傳統車型混攪的一團糟,最主要的是新能源車也毫無建樹!屬實有點尷尬與迷茫....

經銷商退網,轉戰電商

在海馬8S的上市發布會上,官方也將聯手京東打造全新的銷售模式。匯集零售、物流、汽車金融、物聯網、大數據、以及用戶運營等優勢,看似引領新一代服務新潮?但缺乏終端售後的維持,很難讓消費者在後期維修或保養上得到保障!顯然,4S店的線下業務終究難以被取代。

海馬之所以開拓新的銷售渠道,無疑是想彌補4S店數量的嚴重不足。在個人看來,沒有強勁的明星車型以及過硬的品質把控,寥寥無幾的銷量只會讓經銷商無奈退網,實屬咎由自取。除此之外,一汽海馬與海馬汽車由於兩大基地生產的車型不同,渠道各自劃分,至此各自授權的4S店也“各司其主”,這一舉措無疑是讓企業發展負重前行。

代工小鵬,未能平地青雲

一個連自身都沒有造好新能源車的車企,來代工新能源品牌的生產?現在想想實屬有點難堪。雖說蔚來汽車近期的表現並不受看,但是頂著高端品牌的光環多少也會讓江淮汽車從中受益。而小鵬汽車則不同,定位於中低層消費階段從屬於走量形式,不過市場銷量的不佳無法發揮應有的連帶價值,至此海馬汽車得道升天的機會也從而破滅。

細究8S車型

品質有待考證

雖說海馬8S基於全新的HMGA模塊化平台打造,但歷史遺留的“質量反饋”依然讓人心有余悸。以最為經典的海馬S5為例,截至到2016年巔峰銷量突破10萬台,足以在同級中傲視群雄。不過積憂成疾的投訴量讓其在2017年銷量形成斷崖式下滑,直至今年5月份僅賣了73台。

縱觀車質網海馬S5的故障數,2014款為732個投訴量,2015款為1066個投訴量,2016款為363個投訴量。後期由於銷量斷崖式下滑,投訴量也隨之變低。

叫好不叫座

新車於7月8日以7.99-12.59萬元的價格正式迎來上市,而全系搭配自研的1.6T發動機(最大195馬力,扭矩為293N·m)則成了海馬8S最大的賣點。觀其品相,雖有各種的拚湊嫌疑(例如寶駿前臉、比亞迪唐的車身以及標致的內飾等),但整體設計還算耐看。如果再配上較低的售價,確實擁有不俗的產品力。

值得一提的是,海馬8S的功能配置主要集中在頂配之上。這就意味著官方是想以頂配車型走量,其競爭區間基本鎖定在13萬左右。如此一來,這個價位不僅涵蓋了自主品牌的主流車型,而且在合資車領域也有涉及。諸如哈弗H6、吉利博越以及本田XRV等車型,在強有力的競爭之下海馬8S未必能討得好處。

寫在最後:

在市場下行的大環境下,諸多車企除了比拚強有力的產品力,其品牌價值的塑造也變得尤為重要。回顧以往的海馬汽車,自身的不思進取導致銷量下滑,財務持續虧損以及新能源受挫等可謂內憂外患,至使品牌價值的缺失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

如今瀕臨死亡邊緣,海馬汽車想依托一款8S車型來拯救市場?很顯然,即便是表現的誠意十足,但失去了品牌價值終究是單騎難以救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