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PO審核低空飛行:第二輪檢查將襲 震懾毛利率異常、低淨利

21世紀經濟報導 莊可 深圳報導

下半年第二輪IPO現場檢查尚未開始,監管層的檢查方向在投行圈內已被熱議。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此前獲悉,檢查家數或超過40家。

有投行人士分析稱,毛利率問題、淨利潤低、醫藥、農業等特殊行業可能將是這輪的檢查重點;而據記者查閱,上述問題也是近期發審委關注焦點。

監管層年內頻頻加大IPO現場檢查力度較為少見,業內人士認為其目的在於防止發行人帶病申報。在現場檢查威懾下,企業加速終止,8月已有7家企業撤回首發申報材料,幾乎接近7月全月數量(8家)。

現場檢查審核點熱議

繼7月有44家IPO企業被監管層現場檢查以後,新一輪檢查已經在醞釀。

根據記者此前從投行人士處獲悉,此輪檢查家數同樣超過40家,名單由抽查與定向檢查方式確定。這就意味著兩個月內近百家企業將被覆蓋檢查。

北京一名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只是收到口頭通知,正式通知還沒下來。”根據此前情況,監管層從通知到進場,間隔時間不會太長。

由於現場檢查歷來嚴格,其檢查重點備受投行關注。

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業內推測監管層重點會突破三大方向,包括毛利率異常、淨利潤規模較小,特殊行業比如醫藥、農業、軍工等。

事實上,毛利率一直是重要“考點”。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7月至今上會的16家IPO企業審核情況,發現共有10家被問及毛利率問題,佔比高達63%。

對於淨利規模偏小的問題,多名投行人士也表示注意到“監管偏好”。上海一名投行人士表示,淨利潤低可能會加大現場檢查的概率。“現在要比上半年申報企業更謹慎一些。”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曾出現部分淨利潤較小的企業過會現象,被市場解讀為“主八創五”紅線取消的信號。

但數據統計,今年二季度創業板過會企業中,最低利潤也超過了6000萬。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7月至今上會的7家創業板IPO公司,深圳中孚泰與江西3L醫用最後一個會計年度(2016年)扣非淨利潤依次為3255萬元、3892萬元;廣東泰恩康與上海艾融軟體最新一個會計年度分別為5020萬元、5105萬元。上述四家企業均被否決。

據悉,創業板近期過會率持續下滑,2019年至今,創業板通過率僅為67%。相比較來看,主機板有88%,中小板為91%。

廣州一名券商保代表示,“監管層對盈利規模小的企業有顧慮。畢竟小企業問題要多一些,造假概率要大一點。目前大家的心態是,如果項目淨利潤不高,公司也存在一些問題,那麽最好還是主動撤下來,不要抱僥幸心理。”

此外,投行圈內還提到,在接下來的IPO現場檢查中,會對二次申報企業開展檢查。“有消息稱不是所有二次申報企業都會被檢查。主要是針對曾經被抽查後撤材料,後來再進行首發申報的企業,”一名深圳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消息是否為真,如果是真的,監管意圖可能是防止帶病申報。”

在他看來,屬情理之中,“首次被否企業二度申報,也會被監管層提問首輪問題是否整改到位;首次被抽查然後撤材料的,問題會嚴重一些,監管層如果將此作為重點關注對象我覺得能理解。”

根據記者梳理,關聯問題、客戶集中度高、應收账款大等也是近期發審委的審核重點。

3家券商倆月內撤項目最多

在現場檢查威懾力下,撤回潮已經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8月22日,終止企業共有35家(除科創板外),7月共有8家,8月至今已有7家,兩月合計數量已經佔去43%。

前述廣州一名保代表示,“我們上輪被現場檢查的項目中,有一半要撤材料。”在他看來,隨著現場檢查還在繼續,預計撤回家數還會加速上升。

另一名華南券商投行人士談道,在7月現場檢查中,公司有多個項目在列,最後有2/3撤回。

數據顯示,兩個月內,安信證券、東方花旗、華林證券撤材料家數最多,各有2家。

在監管從嚴後,IPO堰塞湖問題出現一定的緩解。根據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截至8月22日,在會企業共有470家,其中主機板有177家,中小板有98家,創業板有195家。

審核節奏自7月以來有所放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Wind 數據統計發現,6月連續四周出現單周上會4-5家的情況。而在8月,前三周分別依次審核僅有1家、2家、2家,最後一周審核家數上升,將出現4家企業上會。

核準IPO批文速度也在減速。數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監管層保持每月下發13家批文的速度,7月批文家數減少至8家。8月至今,證監會批文核準家數為8家。

增量方面仍然處於低水準。根據官網數據,在8月預披露的IPO企業僅有1家,為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受補中報影響,8月在歷史維度中一直為IPO申報低谷期,2017-2018年同期分別有5家、6家,主要集中在月底,因為財報更新工作和推進審核最快能在月底實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