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灸感|艾灸時感到酸、麻、脹、痛、癢?這是好事情!




灸  感

就是艾灸過程中出現的反應。

很多朋友認為這單單只是指艾灸時所產生的溫熱感,其實這種理解不夠準確。具體來說,艾灸產生的熱有很多種(這個我們下面會具體談到),還有些人在艾灸時會出現酸、麻、重、脹、痛、癢等感覺,這也是灸感。

而且,

灸感

跟我們艾灸後出現的紅、腫、癢、起水泡等「

排病反應」

兩回事


灸感的表現

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灸感通常有十種表現:

酸、麻、脹、痛、癢、冷、熱、風、寒、涼。

具體的感覺可能有時像蟻爬,有時像流水,有時像冷風吹,有時忽隱忽現,冷時會有冰凍的感覺,熱時又會讓人全身汗出,還有時會癢到讓人難以忍受。


為什麼會出現灸感呢?

0

1

因為艾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艾灸是通經絡的,在「通經」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產生一些感覺。

0

2

艾灸的熱力和藥性通過穴位進入人體,如裸體內有「邪氣」,此時與艾灸補進去的「正氣」相遇,正邪相搏,難免會引發一場「惡戰」。這樣就會在正邪相遇的那個地方產生一些影響,你感受到了,這也是灸感。


產生灸感的部位

灸感並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會沿著經絡傳導。

也就是說,我們艾灸某一個穴位時,會覺得有溫熱感由這個穴位,沿著一定的經絡軌跡向其它的穴位行走,我們稱之為

感傳


灸感感傳路線的寬窄通常與施灸面積的大小有關,有時可擴散到整個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

感傳所到的部位可見微汗,肌肉震顫以及某些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如胃腸蠕動、鼻腔通暢等。


產生感傳現象且灸感強烈的,說明人體經絡通暢,調理身體不適見效迅速;沒有傳導現象,只是感覺到施灸部位有溫熱的,隨著艾灸進程的深入,閉塞瘀堵的經絡和相關穴位被逐漸打通,氣血循環加快了,可能會逐步出現傳導現象。

常見的灸感類型

1、透熱。

灸熱從施灸點皮膚表面直接向深部組織穿透,甚至直達胸腹腔臟器,如灸中脘時,能感覺整個胃部暖暖的;

2、擴熱。

灸熱以施灸點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如灸關元時,能感覺熱量不僅往裡走,還會向腰兩側擴散;

3、傳熱。

灸熱從施灸點開始向遠部傳導,如灸八髎穴時,熱量一直傳到大腿根,甚至到腳底;

4、施灸部位不熱或微熱,而遠離施灸的部位感覺甚熱。

如灸小腸經上的肩部幾個穴時,能感覺手臂、背部有熱;

5、施灸部位的皮膚不熱或微熱,而皮膚下深部組織甚至胸腹腔臟器感覺甚熱。

如灸腎俞穴,能感覺腹部腎臟處熱熱的;

6、施灸(懸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非熱感覺。

也稱為熱敏灸感,如灸三陰交穴,腳底會發冷,彷彿有風吹過,有絲絲的涼氣在腳趾間遊走。


上述這幾種灸感是在艾灸過程中依次深入的表現,到了第6種類型,說明艾灸的「氣」已沿著經絡感傳開來,艾灸起到了顯而易見的作用。

如果你在艾灸的過程中體會到灸感,那麼恭喜你,這一次的艾灸效果一定很好!另外,灸感的出現意味著人體正氣壯大,開始深入病灶,祛除病邪之氣,是慢慢變好的象徵。

為什麼有的人會沒有灸感?

有人艾灸了一兩個月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有人隻做了幾次艾灸,卻能明顯感覺到陽氣被調動,在體內遊走全身,發生了感傳,說明艾灸在他身上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為什麼會有這麼明顯的差別呢?

原因在於:


1、個人體質的差異。

受灸者的灸感產生快慢,和他的體質、經絡通暢度有關,體質越好、經絡越通暢,灸感的產生就越快,艾灸效果也比較好。

2、身體問題輕重的影響。

灸感與身體出現問題的時間長短及輕重有一定的關係,問題輕者,灸感出現快;問題重久者,各種灸感自然就會遲鈍與減弱。

3、環境的影響。

在溫暖安靜的環境裡,人們心情放鬆,思想集中,更容易感知灸感的發生,感傳的效果也更好。反之,在嘈雜寒冷的環境裡,人們易產生煩躁情緒,思想不宜集中,則灸感多遲鈍或不易被感知。

怎樣才會有灸感?

首先我們要知道,灸感的出現與艾灸頻率、灸量密切相關。除了某些經絡通暢敏感的人很容易有灸感,

正常情況下,艾灸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出現灸感的幾率就越高。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艾灸時務必要保持專註,讓自己進入凝神、安定的狀態,才能更容易地感受到「灸感」。

艾灸的火力有穿透性,如果心不靜下來是感覺不到的,那種感覺非常微妙。


艾灸的時候,停下你手上的事情,擯棄雜亂的思緒,用心體會身體的每一絲變化,調動內部的能量來修復自己。

這樣,才能發揮出艾灸最大的力量。

不過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神經敏感度都並不相同,所以具體的灸感也會因人而異。

最後強調一下:

沒有灸感不是意味著艾灸就沒有效果,或因被灸之人的經絡瘀堵嚴重,才導致灸感的出現緩慢,這種人更需要堅持艾灸,以此來化瘀散阻,疏通氣血經絡。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沒灸感而放棄艾灸!


END



授權作者介紹

經本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艾灸 的健康資訊:

TAG:艾灸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