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灸感」全講解,弄清楚,事半功倍!

艾灸產生灸感原來這麼重要!

很多艾友在艾灸的時候,都會感知到一種「氣」的變化,這種感覺就是灸感

唐孫思邈所撰《千金翼方》中指出:「凡孔穴者,是經絡所行往來處,引氣遠入抽病也。」可見灸感的重要性。

根據不同的體質,灸感通常有十種表現:酸、麻、脹、痛、癢、冷、熱、風、寒、涼。具體的感覺可能有時像蟻爬,有時像流水,有時像冷風吹,有時忽隱忽現,冷時會有冰凍的感覺,熱時又會讓人全身汗出,還有時會癢到讓人難以忍受。

——《備急灸法·騎竹馬灸法》

出現這些感覺就表示艾灸在對身體發揮調理作用。

灸感並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會沿著經絡感傳的。古籍《備急灸法·騎竹馬灸法》記載:「灸罷二穴……其艾火即隨流注先至尾閭,其熱如蒸,又透兩外腎,俱覺蒸熱,移時複流足湧泉穴,自下而上,漸漸周遍一身。」

灸感感傳路線的寬窄通常與施灸面積的大小有關,有時可擴散到整個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感傳所到的部位可見微汗,肌肉震顫以及某些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如胃腸蠕動、鼻腔通暢等。

——《中國針灸學詞典》

當艾灸時出現灸感甚至感傳時,表示人體經絡通暢,更有助於調理。

常見的灸感類型

一、透熱,灸熱從施灸點皮膚表面直接向深部組織穿透,甚至直達胸腹腔臟器,如灸中脘時,能感覺整個胃部暖暖的;

二、擴熱,灸熱以施灸點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如灸關元時,能感覺熱量不僅往裡走,還會向腰兩側擴散;

三、傳熱,灸熱從施灸點開始向遠部傳導,如灸八髎穴時,熱量一直傳到大腿根,甚至到腳底;

四、施灸部位不(或微)熱,而遠離施灸的部位感覺甚熱,如灸小腸經上的肩部幾個穴時,能感覺手臂、背部有熱;

五、施灸部位的皮膚不(或微)熱,而皮膚下深部組織甚至胸腹腔臟器感覺甚熱,如灸腎俞穴,能感覺腹部腎臟處熱熱的;

六、施灸(懸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非熱感覺。也稱為熱敏灸感,如灸三陰交穴,腳底會發冷,彷彿有風吹過,有絲絲的涼氣在腳趾間遊走。

——《針刺研究》2010年04期

上述這幾種灸感是在艾灸過程中依次深入的表現,到了第六種類型,說明艾灸的「氣」已沿著經絡感傳開來,艾灸起到了顯而易見的作用。

根據灸感的不同變化,可將施灸過程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為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體內的經氣被推動循環起來了;

第二時期為正邪相搏:多表現為酸、麻、脹、痛、癢的感覺,這表明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邪氣相搏鬥;

第三時期為開門驅邪:多表現為寒、涼、冷的灸感,這表明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外邪驅除體外了。

——《備急灸法·騎竹馬灸法》

由此可見,灸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不同的灸感,我們可以了解到身體機能的基本狀況,以及施灸的進展情況。

沒有灸感,是不是艾灸不起作用?

當然不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產生的灸感反應也不同,刺激量的蓄積、年齡與性別的差異、個體素質的不同、時間和環境的影響、操作者的態度和信心等,都會對灸感產生影響,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1

個人體質的差異

由於人體經絡的情況不一樣,並不是所有人在艾灸時都會出現灸感的,很多人在接觸艾灸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灸感,但身體機能明顯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與人體的經絡有關。

一方面,某種意義上來說灸感的強弱是人體經絡是否通暢的表現。灸感強烈的,說明人體經絡通暢,調理起來見效迅速,灸感微弱的,說明體內經絡不暢,瘀積嚴重,需要持續艾灸,艾灸時間長了,堵塞的經絡就會被逐漸打通,艾灸也會更有效。

另一方面,循經感傳現象分為顯性感傳和隱性感傳。顯性感傳是指受灸者能通過大腦明顯感知到灸感及感傳;隱性感傳則剛好相反。據醫學統計,顯性感傳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產生,顯現率較低,而隱性感傳普遍存在於人群中,可達90%以上,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隱性感傳者。

《中醫針灸學詞典》稱:隱性感傳是顯性感傳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顯性感傳。就是說隱性感傳是可以激發為顯性的,只要堅持用正確的方式進行艾灸,就會發現身體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越來越健康了。

2

艾灸手法的不同

灸感的產生需要操作者熟練的手法和穩定的心態,用以保持艾灸時均衡持續的火力,因為如果火力中斷,已經出現的感應也會減弱、退縮、消失。操作者急躁生疏,還會影響受灸者的心情。

3

環境的影響

在溫暖安靜的環境裡,人們心情放鬆,思想集中,更容易感知灸感的發生,感傳的效果也更好。反之,在嘈雜寒冷的環境裡,人們易產生煩躁情緒,思想不宜集中,則灸感多遲鈍或不易被感知。

灸者,久也,從火從久之意,《醫宗金鑒》曰:「凡灸諸病,要持之以恆,必火足氣到始能愈。」艾灸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只有持之以恆,才能使五臟六腑陰陽調和,經絡通暢,從而提高免疫力,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

註:文章刪改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