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圓滿】白癩病、氣喘諸惡性重病的因果丨受持法華經的近果【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連載 第388)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E2.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普賢菩薩又稱了一聲,世尊!我現在用神通力量的緣故,來保護守持這部《妙法蓮華經》。在如來入涅槃之後,南閻浮提之內,廣遍地令這部《妙法蓮華經》流佈於世間,使令這《妙法蓮華經》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斷絕。

C3.如來述發(分二)
D1.先述護法D2.述其護人
今D1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聽普賢菩薩這麼樣發願,來勸一切眾生髮心受持《法華經》,就讚歎說,善哉!善哉!普賢:普賢菩薩,你真是好啊!你能為眾生來勸發菩提心,令他們受持、讀誦、書寫、解說這《妙法蓮華經》,這是太好了!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你能發心來守護、幫助《妙法蓮華經》久行於世,令所有這些受持《法華經》的眾生,都得到安樂,得到利益。

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你已經成就這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的慈悲是特別深大的,也是不可思議的。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你從很久很久以前到現在,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所以你才能成就發這種神通之願,守護這《妙法蓮華經》。

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我(釋迦牟尼佛)應當以神通的力量,守護凡是能念誦、受持普賢菩薩名號的人。

D2.述其護人(分五)
E1.述示其身教E2.述示以勝因E3.述示以近果E4.述攘其外難E5.述信者功德
今E1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普賢:釋迦牟尼佛又稱了一聲,普賢菩薩!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假使有人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書寫《妙法蓮華經》的法師。

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應當知道這個人,他讀誦這《法華經》,也就是等於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他親耳所聞這部《妙法蓮華經》一樣。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應當知道這個人,他親自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應當知道這個人為佛所讚歎,說這個善男子太好了!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應當知道這個人,為釋迦牟尼佛親身給他摩頂,親自授記。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應當知道這個人,為釋迦牟尼佛的衣來覆護著。忍辱為衣,能忍辱就是佛的衣來覆護著你。

E2.述示以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像這樣的人,不會再貪戀世間人所快樂的這些東西。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他不會歡喜看外道書籍。不單外道的經典他不會歡喜,就是外道手繪的畫或書寫的字,他都不歡喜的,不願意看去。

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不親近外道的人,也不親近這一切作惡的人。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屠兒,就是殺牲畜的,就是那個旃陀羅。或者畜養豬、羊、雞、狗的人;修道的人,不畜養動物。或者獵師,這也是惡人;惡獵師,他是打獵的。或者炫賣女色的人,這是那些個妓女、不正當的女人,以自己的容色去換錢;不是單單女人炫賣女色,有的男人妒嫉女人,他想要變成女人,用女人的樣子去騙人,這都是炫賣女色的。這些人都要遠離,不可以親近。

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因為不貪戀世間五欲之樂、不閱讀外道的書籍、不親近外道和作惡的人,所以這個人的心意非常質直,沒有彎曲心,所謂「直心是道場」。他有正直的思想,憶念經上的道理,也有福德的力量。

是人不為三毒所惱:這個人,不會被貪瞋癡三毒所麻煩、所惱害。為什麼?因為他不貪,所以也沒有脾氣;不瞋,更沒有火氣;不癡,更沒有俗氣──俗氣,就好像傻子的行為,就是愚癡的人、發狂的人。好像你到某一個地方去,他對你發脾氣;為什麼對你發脾氣?他就是這三毒放不下,這三毒支配著他,使令他來發脾氣,來生煩惱。亦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他為什麼對你發脾氣?就因為有嫉妒。為什麼對你發脾氣?就因為他有我慢。為什麼對你發脾氣?就因為有邪慢、有增上慢。因為有這麼多的慢、我慢、邪慢、增上慢,這麼多的妒嫉、邪見,所以他就生煩惱了;不單他生煩惱,而且總是惡人先告狀。

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這個人,少欲知足,就能修行普賢菩薩之行。為什麼你不發脾氣呢?因為你少欲,沒有那麼多的貪、瞋、癡,你又知足。所以少欲知足,這是最好的。什麼也不貪,這少欲了;常常知足,就常常快樂,所謂「知足常樂」。你能這麼樣子,這就是修普賢之行。

E3.述示以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普賢:釋迦牟尼佛又稱了一聲,普賢菩薩!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假使在如來滅度之後,後五百年的時候,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如果有人見到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的法師,應當作這樣的想,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位法師,在不久將來當會坐菩提道場了!能破一切的天魔外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能得無上正等正覺了。

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他能轉大法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轉法輪,就是互相輾轉來說法。你說他們也不講經,也不學教,這怎麼能談到轉法輪呢?談不到轉法輪。這簡直是「轉愚輪」,轉愚癡的輪!他就說:「你越愚癡越好!你就這麼聽我的話,學得越愚越好,越學得什麼都不懂了,那就是真的了!」這叫轉愚輪,不是轉法輪。擊法鼓,就是「擊大法鼓,發聾震聵」,讓這個聾的也聽見了,不明白的現在也明白了。吹法螺,再吹大法螺。好像我們這兒現在講經,這也叫吹法螺、擊法鼓、轉法輪、雨法雨。講經說法,這就是雨法雨。

為什麼他不講?不是他不講,根本他也不會講,所以他就不講。不單他不講,他也不歡喜叫其他的人講;不單不歡喜叫其他人講,就是接近他的人,他也不想叫他學著會講。你看,這一愚癡,就叫人人都跟著他愚癡。有智慧的人,他就歡喜人人跟著他有智慧。所以講「人以類聚」那個題目上的時候,我不說過?「善一夥,惡一群,什麼人就找什麼人!」

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這位法師,他應當會在天人大眾之中,坐在師子法座之上,受人天恭敬禮拜,說法度生。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普賢:釋迦牟尼佛又稱了一聲,普賢菩薩!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假使在後世,有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的人,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這個人,也沒有貪心了,也不著住了。不貪著什麼?他不貪求衣服、臥具、飲食,以及一切資生之物。資生之物,資是資助,就是幫助生命的這些個東西。

不是一天到晚想一想:「我今天吃的東西不太好吃,明天我應該吃點什麼?什麼最好吃的?」這想,想了一晚間,覺也沒有睡著。第二天早起,又想:「哦,我想吃牛排!」牛排,就是用鍋煎的牛肉,西方人專門歡喜吃那個東西。於是就去吃牛排了,這就是貪著飲食、衣服、臥具。若不貪著,就不會想要一件什麼好衣服穿一穿,或是再買一個最好的睡袋。你要是說,有個箱子,我坐到箱子裡睡一樣的嘛,這左右都是睡覺!這叫不貪著了。

這個人,他因為不貪著這個飲食、衣服、臥具,以及這資生之物,所以所願不虛:這個人所求的願,不會空虛的,他希望什麼、願意得到什麼,就會得到。為什麼他能得到?就因為他不貪著了。不貪著,有這麼個願,就會成就的;若貪著,有願也不會成就,就變成虛了。亦於現世得其福報:這個人也會在這現世之中,就得到他所應得的福報。

E4.述攘其外難

【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醜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若人有輕毀之言:假使有人,輕看或毀謗這位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或者他這麼樣說,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你真是狂人!你做這種事情,能有什麼用處呢?這簡直一點用都沒有,浪費時間,什麼也得不到!

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他如果這麼樣輕毀你,這樣來對說你,他將來會得什麼果報呢?生生世世都是瞎子,沒有眼睛。你現在知道這個,就知道這種因果了,這就是你有智慧了。有智慧,就不會做愚癡事情了,不會看見人念經就這麼輕視毀謗:「嘿!你這個狂人在這兒乾什麼呢?這能有什麼好處啊?念《法華經》,不吃飯餓不餓啊?」

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前邊是輕毀《法華經》的人,這兒是讚歎《法華經》的人。假使有人,能供養受持《法華經》的法師,讚歎讀誦講說《法華經》的法師。好像這位法師在這兒念誦《法華經》、書寫《法華經》,或者講說《法華經》,他就來供養,這麼讚歎:「講得真好了!講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這個人怎麼樣呢?在現世就會得到好處,不會瞎眼睛,也不會聾,也不會不會說話的。現世就得到好的果報,你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假使有人,看見受持《法華經》的人,又生毀謗的心。這個人本來也沒有什麼罪過,他就說:「嘿,我還不知道他嗎?他念經,根本就是『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呢!」假充,就是不是真的;說他不是真的善人。老虎戴念珠,也可以說貓戴念珠。貓戴上念珠了,老鼠一想:「哦,它現在是念佛了,不會吃我了!」怎麼樣?老鼠一跑出來,這貓還一樣上去,一爪就把它叼住吃了。

若實,若不實:若實,或者所說的罪過真有其事;若不實,或者根本就沒有這麼回事。譬如他根本連迷魂藥聞都沒有聞過,他就說他吃了很多迷魂藥。好像這受持《法華經》的人沒有過惡,他就說他有罪過;或者這個人以前造過罪過,他說:「以前他殺過人,他做過什麼壞事,他還會修行?那可真是豈有此理!不會的。你看他以前盡吃一些個迷魂藥,吃得最多,迷迷糊糊的,這個人不行不行的! 」不管是真有其事,或是虛妄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白癩病,就是一種皮膚病。它這個皮是白色的,揭去一層皮,它又生了一層;這個地方好了,那個地方又發作,皮膚上總有這種東西,這叫白癬、白癩。你們若看見有人生這種白癩病,不問可知,他在前生或今生盡造謠言,來毀謗受持、讀誦《法華經》者的過惡,所以才得這種果報。

若輕笑之者:假使有人,看見有受持讀誦《法華經》,或者跪著拜《法華經》,或者向《法華經》來叩頭,或者在那兒念《法華經》的,他看見也不說什麼,就這麼笑一笑。這個笑,若是讚歎而笑,那當然是有功德了,但他就是譏諷的笑、恥笑。恥笑就不是真笑,就是在心裡想:「這個人太愚癡了!愚癡到這麼樣子,真是成了一個道迷了。」就這麼樣子。

當世世牙齒疏缺、醜唇、平鼻:你應當知道這個輕笑者,他生生世世那個牙齒,不但生得很稀疏的,牙中間甚至於可以再加上一顆牙;或者根本就沒有牙。疏,就是長得很稀疏的;缺,根本就沒有了。他的嘴唇,總好像吹火那麼樣子;這樣的嘴唇子,也是不好的。他的鼻子,扁平得好像沒有了似的。

手腳繚戾:他的手也彎彎著、腳也曲曲著。手本來可以伸直的,它好多道彎,這個手指頭往這麼彎,那個手指頭就往那麼彎。腳也是,本來也應該直的,它也生了很多道彎,甚至一個腳就有三道彎,好像那個弓似的。

眼目角睞:眼目,就是眼睛。怎麼叫「角」呢?眼睛本來應該是長形的,他這個眼睛生得三角形的。我以前和你們也講過,無論中國人、外國人,你看他那個眼睛如果是三角的,你不要和他做朋友;你和他做朋友,你一定就要吃他虧。不要說是朋友,就是他的父親,他也要欺騙的;甚至於他太太,他也不講真話。怎麼叫「睞」呢?本來眼睛應該直看,但他這個眼珠子跑到一邊去,這麼斜著來看人,這叫「睞」,就是斜眼睛。

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他的身體會有臭穢。身體怎麼會有臭穢呢?就是你用毒氣來毒人,等到受了果報,身體就有一股臭穢,總也不乾凈。而且身體還患有惡瘡、流膿淌水;或者患水腹病,就是肚子得水脹,脹得很大的;或者患氣喘病,氣短,這個氣就是不能長。譬如我們的氣可以這麼很自然,他就「呵哈──呵哈──」這麼樣子,總這麼喘氣,這是氣喘病。這很多種的惡性重病,不能治的病。這些個樣的人,我都見過。

E5.述信者功德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釋迦牟尼佛說,因為這種緣故,普賢菩薩!若有人,見到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你應當趕快站起來,很遠地就歡迎這位法師,應該恭敬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如同敬佛是一個樣的。

C4.聞品成行(分二)
D1.聞品益D2.聞經益
今D1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兆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釋迦牟尼佛說〈普賢菩薩勸發品〉的時候,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兆旋陀羅尼:有恆河沙數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菩薩,都得百千兆旋陀羅尼。旋陀羅尼,就是旋總持,就是由這一個義理,就明白很多義理;從很多義理,又歸還到一個義理。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你一個意義,就明白無量的義;你明白無量義,還是納為一義,還是這一個道理。這叫旋陀羅尼。

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又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麼多的菩薩,都具足普賢菩薩所行之道。

D2.聞經益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普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佛說是經時:釋迦牟尼佛說完《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普賢等諸普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普賢菩薩和諸大菩薩,舍利弗尊者和這一切的大聲聞等,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一切會中的大眾,皆大歡喜,都受持佛所說這部《妙法蓮華經》的道理,依法修行。聆聽《妙法蓮華經》之後,大眾都向佛頂禮,然後退到自己所住的地方,所謂「法歸本位」,這法也都歸本位了。各人歡喜,然後法還本位。

※※※※

這部《妙法蓮華經》,講了二十五個月的時間,到今天(一九七〇年十一月十日)已經圓滿結經。

在西方第一次有這麼長的法會,講這麼長的經典;希望你們學會這部經典之後,到各處去輾轉教化眾生,令所有的眾生都得到《妙法蓮華經》不可思議的這種妙處。你得到這個妙處了,再能令其他人也得到這個妙處,這就是輾轉教化、弘揚佛法,轉大法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這些工作,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把它負擔起來,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法喜充滿。

接下來是講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謂「不讀華嚴,不知佛的真富貴」,佛的富貴,就在《華嚴經》裡邊。這部經有無窮無盡的道理,希望大家不要錯過聽《華嚴經》的機會。再切記,不要錯過機會,丟了找不回來的,因為它太繁複了,那道理太寬廣了,不容易找回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