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帶你認識腎癌

腎癌是起源於腎實質泌尿小管上皮系統的惡性腫瘤,學術名詞全稱為腎細胞癌,又稱腎腺癌,簡稱為腎癌。

中醫對腎癌的認識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後來的《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外台秘要》、《類證治裁》中都有相應的記載。中醫稱腎癌為「腎積」、「痰癖」、「溺血」、「積」等。《黃帝內經》首次記載本病的癥狀後,歷代醫家從不同的側面對本病的認識和治法作了許多探索和補充,逐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辨治體系。綜合考量諸醫家的論述發現,他們一致認為腎癌發病與腎、膀胱、脾、肝等臟腑密切相關。腰為腎之府,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主水,脾主水濕之運化。本病起因多由房勞太過、損傷腎氣;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或情志所傷,肝氣鬱結;或年老體衰,腎虛不足;或起居不慎,身形受寒,邪氣自外乘之,以至水濕不化,脾腎兩傷,濕毒內生,積於腰府。久而氣滯血瘀,凝聚成積塊。

張中海大夫解釋道:腎癌症見腰痛,少腹脅下按之有物,推之可移。濕毒化熱,下注膀胱,灼傷經絡、血熱妄行,則可見溺血經久不愈。腎為真陰元陽所系,病之初期因溺血不止,而致腎陰虛損,久而陰損及陽,則可見面色恍白,四肢不溫等腎陽虛衰之症。而後日漸食少消瘦,陰陽俱損,終屬敗證。

中醫治療疾病一般分型治療,像氣虛、腎虛等等從分型上治療疾病把根拔起,中醫治療癌症一般都是中藥來調理,能有效的控制癌細胞的擴散,焦作名仕醫院中醫腫瘤科將詳細介紹腎癌的分型治療。1、濕熱蘊腎型證候:腰痛,墜脹不適,尿血,低燒,身體沉困,飲食不佳,腰腹部腫塊,舌苔白膩中黃,舌體胖,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濕,解毒化瘀。2、脾腎兩虛型證候:腰痛腹脹,尿血或腰腹部腫塊,納差,噁心,嘔吐,身體消瘦,虛弱貧血,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或弱。治法:健脾益腎,軟堅散結。3、瘀血內阻型證候:面色晦黯,血尿頻發,腰部鈍痛,腰腹部腫物日漸增大,腎區憋脹不適,口乾舌燥,舌質紫黯或瘀斑,舌苔薄黃,脈弦或澀或結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散結。4、腎陰虛弱型證候:小便短赤帶血,潮熱盜汗,口燥咽乾,腰膝酸軟,腰痛腹部腫塊,舌質紅,脈細數。治法:養陰清熱涼血近年來,中醫治療已經成為多數腎癌晚期患者的選擇。而中醫治療更是深受患者好評。在治療的同時,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飲食調養作為癌症治療中重要的後方保障,在降低消除手術、放化療等常規治療的不良作用方面充分顯示了其獨特的優勢;為癌症患者手術放化療後防止複發轉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